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縣域>

芮城:凝心聚力 篤行實干
爭當建設“一城兩區三門戶”排頭兵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3-18

匯智聚力謀發展,恰乘春風揚勁帆。3月10日至13日,芮城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芮城縣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勝利召開。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系統總結芮城縣2024年工作,部署安排2025年工作,號召全縣上下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廣泛凝聚“熱愛芮城,共謀發展”強大合力,接續打造“1544”工作矩陣,久久為功推動高質量發展,步步為營深化全方位轉型,滿弓緊弦打好“十四五”規劃收官戰,為接續描繪“黃河明珠·秀美芮城”新畫卷、爭當建設“一城兩區三門戶”排頭兵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芮城黃河生態風光

2024年工作回顧

招強引優、夯基壘臺,經濟大盤更加穩固。全年開復工項目168個,18個省市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達120%。健全“1+8+N”招商體系,全年簽約項目52個、總投資252.6億元。其中,開工項目44個,固投項目到位資金完成率達138%。搶抓政策窗口期,爭取中央預算、專項債等資金9.3億元,爭資額度穩居全市榜首。在項目建設的有力支撐下,主要經濟指標節節攀升、步步向好。

黃河明珠 秀美芮城

錨定特優、強農固本,農業畫卷更加亮麗。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全年糧食總產量達3.49億公斤,實現“十七連豐”,“產糧大縣”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菊花綻放“美麗經濟”,千畝花海引燃鄉村旅游新爆點,菊花小鎮榮膺2025年全國秋季“村晚”示范展示點,全市唯一。黃桃、小米雙雙斬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認證。

芮城菊花小鎮

大抓工業、向新而行,產業優勢更加彰顯。現代醫藥產業鏈式發展成效顯著,獸藥專業鎮建設提速加力,電子信息產業聚星成火,綠能經濟持續“領跑”,低空經濟蓄勢騰飛。風陵渡經濟開發區主陣地作用進一步凸顯,新興產業投資增長36.6%。

乘勢而進、全域提升,文旅融合更加出彩。永樂宮盡顯“頂流氣質”,國慶假期日接待游客量突破1.2萬人次。永樂宮壁畫驚艷亮相位于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永樂宮壁畫藝術博物館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年旅游人數、旅游收入分別激增39.8%和43.1%,芮城文旅迎來高光時刻。

呂祖故里景區

深化改革、銳意創新,內生動能更加強勁。能源革命輸出新樣本,“光儲直柔”技術應用入選全國深化改革典型案例,鄉鎮能源服務計劃先行試點成功并獲全省推廣。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5.9%、14.7%,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家。依托鄉村e鎮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全縣進出口總額完成9780萬元,同比增長254%。

攜程度假農莊芮城黃河灣聯營店

聚力保護、系統治理,生態底色更加鮮明。“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和黃河干流流經縣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完工率分別達到75%、66.7%。兩個入黃排污口水質100%穩定達標。空氣優良天數達到306天,同比增加11天;6項污染物管控連續4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市唯一。小流域綜合治理、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等工作成效顯著,受到全國政協調研組高度肯定。

九峰山純陽上宮

聚焦民需、傾力惠民,民生答卷更加暖心。民生投入只增不減,全年民生領域支出33.8億元,同比增長26%。落實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新增城鎮就業4162人。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監測對象風險消除率達65%。新打造5個精品示范村、23個提檔升級村。黃河一號旅游公路芮城段全線貫通,永樂北路提升改造如期完成,工業東街延長線建成通車。芮城縣人民醫院獲評“全省強醫工程三級綜合服務能力達標單位”,鄉鎮衛生院100%達國家基本標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扎實推進,亡人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開展系列嚴打專項行動,社會治安持續向好。

亞寶藥業丁桂兒臍貼生產線 記者 常 奇 攝

2025年工作安排

積極承接產業轉移

著力擴大有效投資

構建“滾動發展、梯次推進”的項目格局。健全項目滾動謀劃儲備機制,確保謀劃項目年度計劃投資達到固投任務的1.5倍以上,產業項目個數占比不低于60%。用好“四全工作法”和分指揮部包聯機制,確保新建項目二季度開工率達到80%以上,三季度達到100%,全年竣工達產項目60個以上。

突出“量質并舉、以質為首”的招商導向。大力實施“招商引資突破年”行動,加快引進一批鏈主型、標桿型產業項目。謀劃推進縣區一體化招商,組建專業招商公司,探索“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作”招商新路徑,爭當產業轉移優先承接門戶排頭兵。

打造“優無止境、贏在芮城”的良好環境。深入實施“營商環境整體提升年”行動,以當好企業“首席服務官、最大供應商”的決心,推動營商環境取得實質性改善。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用好涉企政策“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落實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加強融資、環評、用地、用能、用工等綜合保障。

宏光醫玻醫用玻璃生產線 記者 陳方斌 攝

鞏固農業基礎地位

著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落實耕地“三位一體”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確保糧食播種面積保持在95萬畝以上、產量達到3.49億公斤以上。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確保全縣肉蛋奶年總產量達到7萬噸,生豬出欄56萬頭以上,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打造特優農業品牌。深入實施蘋果“優果”戰略,加快北斗七星示范區的新優品種引進和果園現代化設施提升。發揮斜口菊花產業園示范帶動作用,重點建設標準化示范基地2000畝。積極推廣“獅子頭”“晉椒1號”等花椒優勢品種,年底實現良種新栽、改造面積1萬畝,更新示范面積1萬畝。

推進農業融合發展。積極申報創建以糧食和菊花為主導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力爭首創首成。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重點抓好總投資1億元的玉米、紅棗等加工項目,促進農產品就近就地轉化增值。推進農業與旅游休閑、農耕體驗等服務業態深度融合,讓果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增強幫扶車間就業吸納能力,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和收入。常態化開展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健全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密切關注易返貧致貧人口收支變動、“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等狀況,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陜煤運電廠區

精心培育新質生產力

著力加快工業轉型

促進傳統產業煥新。煤電綠色轉型方面,加快推動陜煤運電總投資2.95億元的煤電機組“三改聯動”、全中水利用、粉煤灰和爐渣綜合利用項目建設,致力清潔高效發展。化工產業升級方面,重點抓好紫羅藍、同濟兩家企業硝化改造;積極推動投資1億元的紫羅藍顏料后處理項目開工建設,扎實做好南通星辰重點監測點申報工作,確保1萬噸PPE新材料生產線項目順利落地。獸藥專業鎮建設方面,充分發揮產業聯盟作用,引導企業拓展并深耕市場細分領域,真正實現差異化發展。

促進新興產業壯骨。現代醫藥產業方面,加快推進亞寶、宏光、楊森等企業總投資超10億元的7個轉型升級項目,力促全產業鏈營收突破5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方面,堅定不移推動“百千工程”,加快建成投資4.3億元的二期園區,啟動實施投資4.9億元的三期園區建設,確保14家已簽約企業有序落地,力爭全年完成工業投資4億元、產值達到8億元。低空經濟方面,積極爭取省級發展基金,加快實施投資0.6億元的機場改擴建項目,謀劃建設低空經濟產業園,向低空裝備制造業挺進。鋰電池產業方面,抓好總投資14億元的物科金硅、證道負極材料、環途鋰電池隔膜等項目,加快推進投資5億元的中科院正極材料項目落地建設,積極對接陜煤鋰電池整裝板塊,做大做強涵蓋鋰電池正負極材料、整裝與回收的閉環產業鏈條。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力爭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突破1.5億元,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專精特新”企業1家。強化科學技術攻關,推動亞寶省級“揭榜掛帥”項目落地,組織維爾富生物、康壽藥茶、金冠機械立項實施市、縣級科技計劃項目。優化提標人才引育政策,“一站式”做好住房、教育、醫療等綜合服務保障,讓各類人才在芮城創新有平臺、創業有機會、創造有回報。

大禹生物技術研發中心

推動文商深度融合

著力提升消費能級

激發消費市場新潛力。搶抓國家加力擴圍“兩新”政策機遇,全力推進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裝廚衛“煥新”等消費擴容,讓真金白銀的政策惠及經營主體和消費者。搞活做強消費載體,提升城隍公園、壽圣公園、東茂購物廣場、鐘秀廣場等服務業集聚區活躍度。持續豐富農產品(菊花)交易中心商業功能,布局建設全國菊花智慧交易平臺、農產品數字化展銷館、土特產品牌孵化基地等,打造綜合性商務新地標。謀劃舉辦鄉村振興大會、產業融合投資峰會、產銷對接會等多元活動,賦能展會經濟發展。

提升文旅產業吸金力。做強核心景區,加快永樂宮5A級景區創建步伐,積極申報文旅部景觀質量評定,同步啟動永樂宮申遺工作。有序推動風陵渡“好運角”項目,確保年內觀景臺主體工程全部完工,古渡、古街達到開放條件;加快推進呂祖故里景區功能業態“微改造、精提升”,年內正式開門運營。抓好全鏈配套,實施“吃住行游購娛”提質行動,讓更多游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重點抓好永樂宮游客中心、壁畫博物館、壁畫臨摹館等項目。在持續推廣“四大名吃”“四大名菜”的基礎上,積極打造“黃河魚宴、李記牛肉宴、陽城鹵肉宴、芮城菊花宴”等特色美食“名宴”。深入開展“文創出圈年”行動,攜手頭部企業組建芮城文創管理運營公司,新開發文創“爆款”50種以上,年內實現重點景區高品質文創商店全覆蓋,銷售收入翻番。加強多元營銷,聯合攜程等OTA平臺,實施旅行社引流分類獎補,開展全媒體文旅宣傳,高標準辦好菊花小鎮旅游月、全國秋季“村晚”等活動,加大與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文旅發展聯盟合作力度,全方位引客入芮,爭當文商融合旅游熱點門戶排頭兵。

鍛造現代服務業硬實力。鞏固提升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著力培育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現代會展、中介咨詢等生產性服務業。堅定不移做好“康養+”文章,不斷豐富體養、文養、食養、藥養、宿養“五朵金花”產品體系,構建全域康養大格局。推動原頭村精品民宿“五一”前開門迎客,加強攜程度假農莊與縣域各景區景點的聯動營銷,持續放大高端民宿的牽引和帶動效應。培育壯大首發經濟、夜間經濟、銀發經濟、低空旅游、航空研學等新業態、新模式。

海沐星新能源科技產品檢測中心

因地制宜補齊短板

著力促進城鄉融合

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加快公共區域充電設施建設,年底樁車比達到1∶6。謀劃實施總投資10.6億元的城區地熱井供暖項目,加快推進豐蘊熱力集中供熱鍋爐改擴建工程,讓群眾幸福感持續“升溫”。加快補齊垃圾收集處置設施短板,建設建筑垃圾清運處置中心、飛灰垃圾填埋場各1座。深化地下管網攻堅行動,完善防洪排澇體系,加快推進投資3億元、總長度24公里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打造韌性安全城市。

持續改善鄉村面貌。采取競爭立項、公開評選方式,新建3個精品示范村、20個提檔升級村。扎實推進“三線”整治和農村基礎設施完善。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行動,重點推進生活污水治理,抓好2.8億元的沿黃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接續開展清潔取暖改造,實現海拔400米以下區域全覆蓋。扎實推進投資2.9億元的芮西220千伏開關站建設,鞏固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

強化縣域輻射帶動。持續建設縣鄉村三級政務服務網絡,推進村級便民服務站規范運行。健全完善鄉村快遞物流體系,推動農村寄遞物流全覆蓋,助推電子商務和訂單農業發展,有效破解農村“買易賣難”問題。嚴格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增收。

紫羅藍新材料科技廠區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著力厚植發展動能

縱深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加快推進總投資10億元的現代化灌區建設試點縣項目,努力探索高揚程、高泥沙灌區集約節約灌溉的“芮城模式”。加快“光儲直柔”技術推廣應用,年內新建4個村鎮能源服務站。深化金融改革,引導金融機構專注主業、穩健發展,強化對“三農”、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實體經濟支持服務。

持續打造開發區升級版。圍繞主導產業開展補充式、填空式招商,力爭3年至5年內電子信息、新材料等產業挺進全省領先方陣。突出“三率”“三度”導向,滾動開展“三個一批”活動和“三未”項目攻堅,推動開發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以上,力爭畝產強度突破220萬元。深化“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強力推進總投資110億元的51個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固投增長20%以上。

提升開放協作質效。加快推進國道522線芮城至風陵渡段改擴建工程、風陵渡黃河大橋及連接線(G5518)項目以及永濟至芮城(晉豫界)高速公路項目,力爭年內正式開通至太原航線,“陸空并進”暢通開放大通道。深入挖掘和培育跨境電商,推動全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1億元以上。

芮城縣人民之家

深入踐行“兩山”理念

著力推進全面綠色轉型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道路揚塵、露天焚燒、餐飲油煙專項整治,推動6項污染因子穩步向好、優良天數穩定在300天以上。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扎實推進生態項目建設,確保12個“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年底前全部完成,黃河干流流經縣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完工率達到75%以上,實現兩個入河排污口持續穩定達標排放。加大環保執法力度,抓好中央和省、市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實。

持續打好生態修復保衛戰。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重點抓好總投資1.6億元的大禹渡小流域治理、黃土塬生態修復工程以及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項目。深入推進林長制,持續開展“綠滿芮城”行動,年內完成荒山造林(草地生態修復)3000畝,建設森林鄉村3個,不斷推動林草生態提質增效增匯。加快推進3座整合保留露天采石場公開出讓,完成8座關閉退出的礦山生態治理修復。

堅決打好低碳轉型持久戰。加大清潔能源供給力度,推動總裝機容量36萬千瓦的陜煤、昊瑞等4個風電和光伏項目建設,加速推進中能國域、展源、陜煤3個新型儲能項目建設,爭取總投資80億元的抽水蓄能項目列入國家“十五五”規劃。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把固廢資源“吃干榨凈”、變廢為寶,重點抓好投資兩億元的早富有新型建材項目。

大禹渡灌區

堅決筑牢發展屏障

著力維護社會穩定

精準化抓好風險防范。嚴格落實政府債務管理要求,堅決遏制違法違規新增隱性債務。強化縣級財政運行監測,兜牢基層“三保”底線。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有效維護金融安全穩定。持續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系統推進“好房子”建設,堅決打好保交房攻堅戰,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

常態化抓好安全生產。堅決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三管三必須”要求,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確保責任落實到最小單元和操作層面。突出抓好危化品、燃氣、消防、建筑施工等重點行業領域和人員密集場所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減少一般性事故。強化農用車違規載人專項整治和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加快綜合應急救援大隊組建工作,切實提高應急處突能力。

系統化抓好社會治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提高信訪工作法治化水平。強化社會治安立體化防控,全力守護城市安全、社會安定、百姓安寧。實施鄉風文明工程,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綜合治理高額彩禮、大操大辦等突出問題,促進鄉村和諧發展。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著力增進民生福祉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優化調整基礎教育學校布局和學位供給,有序推進學府幼兒園、芮中教學樓等項目建設,推動教育資源擴容提質。堅持用AI技術賦能教學全流程,重點抓好投資0.6億元的智慧教育項目。深化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支持職校圍繞低空經濟、電子信息、文旅康養等優勢產業動態優化專業設置,促進職業教育與縣域經濟協同發展。培育高中名師骨干團隊,提升辦學水平,提高育人質量。

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繼續實施鄉村醫療衛生固本強基行動,完成大王衛生院“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加快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共享。嚴厲打擊欺詐騙保等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守好人民群眾“看病錢”“救命錢”。實施中醫藥強縣戰略,加快中醫館和中醫閣標準化建設,確保縣中醫醫院通過三級醫院服務能力驗收。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大力開展技能培訓,優化人力資源、零工市場服務,力爭全年新增就業4000人以上。擴大普惠性養老服務供給,加快陌南養老院建設進度,優化家政、養老、助餐等服務設施布局。深入開展殯葬領域專項整治,加快縣鄉村三級公墓建設,年內實現公益性骨灰堂建成投用。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落實好低保、臨時救助、殘疾人“兩項補貼”等政策。加強退役軍人服務保障,不斷鞏固省級雙擁模范縣創建成果。

繁榮公共文化事業。抓好黃河文化、西侯度文化、大禹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力爭舞劇《永樂未央》年內實現展演。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謀劃實施總投資2.5億元的西侯度考古遺址公園項目,讓歷史文化更加可感、可知、可參與。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高標準舉辦健康生態跑、公開水域游泳等賽事,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