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3-14
□記者 薛麗娟
蔚藍的天空下,巍巍中條映襯,鹽湖如詩如畫。
若說人文是時間的厚賜,山水是自然的恩賞,那么鹽湖便是時間和自然共同饋贈給河東大地的珍貴禮物。
鹽湖的美,不止于夏日的七彩繽紛、色彩斑斕,秋天的落霞余暉、異彩紛呈,更美在歷史厚重、圣賢聚集,美在人文璀璨、世代相傳。黃河浸潤、條山孕育、南風熏吹,造就了盬鹽結晶,地寶天成。于是,山水秀美的一座鹽運之城應運而生。
這里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8000年前就有不少原始先民部落在此生存;堯舜禹繞周邊建都興業,將文明之火點燃;湖畔臥云崗,虞舜手撫五弦琴,吟唱了古老的歌謠《南風歌》;禹鑿虞坂,為運鹽之便,開鑿了虞坂古鹽道;這里有始自唐代、史上唯一“鹽池封神”的池神廟;這里孕育了關云長的俠骨豪情、忠義仁勇;這里有全世界最大的關帝廟,也是“天下武廟之祖”——解州關帝祖廟;文學泰斗田漢先生為之驚嘆,寫下了“千古中條一池雪”的精美詩句;現在的鹽湖更是吸引了多種珍禽飛鳥為之陶醉,不遠萬里來此棲息。
如果你是游客,你若來,你不能只看鹽湖。你可以沿湖畔而行,去池神廟看一看,體悟廟宇與鹽池渾然一體的壯美。去登一登當年舜帝撫琴吟唱《南風歌》的歌薰樓,也可站在海光樓前,將山色湖光盡收眼底、一覽無余。穿過林立的碑廊、宏偉的奏衍樓,望著池神廟三大殿,即使不懂歷史,也能感到古人殷盼風調雨順的那份美好愿望。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你也能沿著阜財解慍牌坊中軸線走一走,如是黃昏黑夜時分,燈光亮起,這里夜景也很震撼。你也可到薔薇花墻去拍照打個卡,跨過火車鐵軌道,看一看修復后的中禁門。你想象不到,中禁門內有乾坤,城墻里還藏著一座博物館,這里處處有故事。走進河東池鹽博物館,一朝看盡華夏五千年用鹽史。館內一件件承載鹽池歷史的文物,一個個生動的名人故事,一張張精美的鹽池照片,讓人沉迷。在這里,除了了解國之大寶的形成、歷史演變、產銷四方等之外,還可到知鹽學堂,手工制作一個專屬于自己的鹽雕藝術品。
走出博物館,你還能上城樓看一看。向南遠眺,中條山連綿起伏,鹽池銀波萬頃,天地間一片朗朗。往北而望,廣場上游人如織,高樓聳立,一種古代文明與現代風格交融、碰撞的反差之美。
不遠處有河東歷史文化展示中心(河東名人館),你可以和朋友、孩子約著與河東先賢來一次穿越時空的邂逅,沉浸式聆聽先賢故事,領略先賢風采。舜歌南風、大禹治水、嫘祖養蠶、后稷稼穡在這里;一代武圣關云長、白袍將軍薛仁貴、河東先生柳宗元、智慧砸缸的司馬光是這兒的人;瞻仰河東名門風采,領略王勃的絕世才華,學習裴氏優良家風,還可跟著衛夫人學書法、跟著楊玉環學舞蹈,跟著關漢卿體會蒲劇藝術的精妙。正是這一個個河東人創造了這座城的歷史,見證了這座城的變遷。如果你的時間比較充裕,可以去離其不遠的解州關帝祖廟領略千年忠義文化。
長過百里的環池禁垣和古老渠堰,以及環繞鹽池周邊的名勝古跡,這里集歷史探尋、觀光游覽、文化體驗、主題活動、科普教育、觀光祈福、特色購物為一體,絕對讓你不虛此行。
“我們是從南京來的,我姐們兒是運城稷山人,專門帶我們來鹽湖領略厚重的歷史文化。這里真好!”
“離開運城50年了,這次我們幾個戰友約著來看看大運城、新運城,變化真大,越來越好了。”
“我們老哥仨,站在這里吹吹風,回憶當年鹽湖的情景,天地之大,聊聊天,心情好。”
“我今年八十,老伴七十五,專門從北京趕過來看鹽湖,去年就來過一次,感覺河東名人太多了,看不夠。”
日月新天,星漢燦爛。新時代的鹽湖正以獨有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滋養著每一個遇見的人,次第花開,熠熠生輝。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