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3-14
“今天我們進行1分鐘跳繩和300米跑練習,同學們先仔細觀察我的動作,在運動前做好熱身,避免肌肉拉傷……”今年3月份開始,運城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大三學生王雅隆開啟在鹽湖區第十實驗學校的實習期,為初中孩子的體育課提供專業指導。

運城學院大三學生王雅隆為初中生指導 杜磊 攝
3月13日,運城學院體育系實習基地在鹽湖區第十實驗學校正式揭牌。該基地由運城學院與第十實驗學校合作共建,對增強校際交流合作,促進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身心健康、團隊精神和意志品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運城學院作為一所地方高等學府,其體育系在教育教學、科研訓練等方面底蘊深厚。第十實驗學校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陣地,一直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此次兩校合作共建實習基地,正是雙方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體現。
該基地的建立,將為體育系的學生提供一個寶貴的實踐平臺。學生們可以深入中小學體育教學一線,了解基礎體育教育的現狀和需求,將所學理論知識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提升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同時,該基地也將為學校帶來優質的體育教育資源,提升學校的體育教學水平和學生的體育素養,推動學校體育工作創新發展。
運城學院學生王雅隆告訴記者:“此次實習基地落地鹽湖區第十實驗學校,為我們提供了更多實踐機會,讓我們能夠第一時間將所學知識得以應用,為我今后的職業發展打好基礎。”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會更注重用多樣化的方式培養孩子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增強師生互動,增加游戲化教學內容,讓孩子們真正享受體育課,提升綜合素養。”運城學院體育系大三學生董毅說。
運城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依托實習基地繼續深化合作,推動體育教育領域改革創新,打造生動的體育課堂,助力區域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為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體育人才貢獻力量。 記者 陳怡霏
記者感言
采訪中,孩子們在大學生老師的帶領下學習運動技能,快樂奔跑;大學生們則與孩子們親切互動,感受一線教學的獨特魅力……
如何更好地推動學校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高校與基礎教育學校合作共建實習基地,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將體育教學與體育人才培養結合起來,不僅滿足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對優秀師資的需要,更創新了高素質體育人才培養模式,推動體育資源共建共享,激發體教融合新動能。 記者 陳怡霏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