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杏花白 邀春來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3-06

武青山

杏花白,邀春來。

驚蟄至,萬物初蘇,河堤下紫煙穿柳剪春,阡陌上老農扶犁開田,是春雨催花開,是花蕊邀春來?春光點點,她在該來的時候就一定會來。

“不待春風遍,煙林獨早開。”海棠未語,杏花已白。只待杏花把粉白的顏色鋪展,三月就芳菲起來、熱鬧起來。最早讓你察覺到春天氣息的,也就是杏花了吧。

杏花是盛開在生命里的。杏白雨疏,是我成長歲月中的樂事。

兒時,老院,兩棵茁壯的杏樹,枝葉在老屋青瓦上繁茂。小村外,田壟崖畔各處的杏樹林,隱沒著小伙伴們鬧騰的身影,渾小子用土坷垃砸杏樹上的馬蜂窩,被馬蜂追得四處逃散的情形和青杏酸爽的滋味,一直縈懷。

每年春上,我會在杏花遍野的時候漫步林間,讓花粉肆意灑落在發上、肩上,喜悅于在花叢中孩童歡快的激情,賞目于美麗姑娘們花下婀娜的身姿。

此刻,綿延的中條山山坡上,杏花開得爛漫,掩映在杏花林的各村,都開始忙碌自家的杏花節。北吳村的杏花節,算是最早、最紅火的。

置身于粉白的花叢間,熟悉的模樣在記憶里勾引著思緒,欲著筆杏花,自己卻躊躇起來。文人大家筆下的杏花已是出神入化,對于熟悉的她,不知如何用墨了。北吳的杏花,會有什么特別之處呢?

查閱資料,知曉吳村有二,北吳、南吳,均隸屬夏縣廟前鎮,算是老村落了。與各村一樣,東依中條山麓,陽光溫暖,丘陵溝壑間,層層梯田杏花浸染。杏花圍攏的吳村,蒼翠古木間有座千年古寺——柏塔寺,薛麗娟老師有一篇探尋古“寺”的美文,認真拜讀過,神往不已。

春來賞花,當地的人文古跡是順腳探訪的,故而柏塔寺是必須去的。

老寺古廟是心靈朝圣的地方。

看過許多仿古建筑,如廟、塔之類的,竊以為就是磚石木料堆積起來的房子,總感覺沒有老建筑蘊含的靈動雅致。而柏塔寺如那些老建筑一樣,千年雕梁畫棟間,仿佛置身于前朝時空,斑駁的青磚路上先賢的腳步依然回響,恍惚可以看到他們長衫儒雅、笑談風月,自己好像嗅到了他們的詠嘆氣息。閉目深思,感受歷史長河中沉淀的那份古樸的風味,這種滄桑會不由得讓你有一種尊敬,甚至于敬畏。

夏縣是人類居住較早的地方,自然環境宜于人類生存,祖先們在幾千年生活過程中,創造了獨有的華夏黃河地域文化,這與中華文化一脈相承,厚重了華夏民族的歷史。

《夏縣志》所云柏塔寺:“古柏千株,上聳無枝,離奇天矯狀似龍蛇。林中建寺,寺后建塔故名。中一柏琦瑰磊落獨大于眾,號柏母。一邑奇觀。”

據史料記載,彼時,柏塔寺內尚有諸多古跡,如蠻公祠,又名威神寺、風神廟,“在柏塔山因有風洞,故之祀”“同治間令陳世綸奉憲檄訪其碑,字得于寺后古洞中,遺像猶存,須眉如生”。

文學大家劉禹錫、夏縣籍詩人王瀚均有詩文贊譽。

其一:“靈籟聲回驚殿鐸,雨花香散滿禪床。遠公化去誰同話,月落空庭塔影長。”這描述的大概就是春風里杏花飛舞,香溢寺院,月夜下塔影曳長,墻外翠柏搖風的畫卷。只不過,千百年來杏林穿行的是緇衣翩然的方外之人,古寺燈影更多的是一份禪意雋永的心靈修行。

柏塔寺是夏縣諸多古建筑的一個,歷經千年風雨,內置所建在戰火紛飛中諸多被焚,能夠有片瓦遺存,算是萬幸。恰逢華世新榮、國之強盛,近年來,有好事者聚合眾之力,修復了柏塔寺,山上古塔肅穆,晨鐘暮鼓,四圍杏花掩映,翠柏蓋天,給予現今的杏花節深厚的文化底蘊,彰顯千百年來人文思想,千年故地再現當年的鼎盛榮耀。

漢唐以來,在文人筆下,杏花是抒發情懷的美景,畫師亦借杏花描繪春色。時代變遷,杏花不僅僅是春天的使者,她還肩負了對美好生活的愿景。

柏塔寺的杏花越過山墻,裊裊香火化為禪意。憑借這優越的地域特色,遍栽杏林,把杏做成了產業,口袋鼓了起來,生活好了起來,萬畝杏林也惹得萬人矚目。一時間人潮涌動,賞花者絡繹,花海間跳躍著春的韻律,自然地,文化活動也應運而生。政府搭臺,為賞花的人們提供各方面的方便,戲曲名家、歌唱演員悉數亮相,畫家作家踏步采風,攝影師捕捉著最美的鏡頭。

在花海間,在縱橫交錯的田間地頭,當地農戶早就準備好了各色小吃。你逛得累了,可以坐在小木凳子上,品嘗一下夏縣的特色美食。厚實的王婆燒餅、香噴噴的皮脆里酥的棗蛋饃,還有上過中央電視臺的粉漿飯泡蒸饃,一樣不會落下。風華正茂的青年人自然不會浪費美好時光,以花為媒,談成了對象。

北吳杏花節以節會友,廣交天下朋友,文化唱戲,發展旅游,做大旅游產業,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穩定發展。

在中條山山麓的夏縣,有諸多如北吳的埝底、山底、文德這樣的村子,杏子不僅成就了村民的產業轉型,它也成為夏縣作為國家級旅游文旅地域的金字招牌。

昨夜點點春露,花蕊濕香,古禹之地已是草綠柳長。山寺杏花相映紅,紙鳶依舊迎春風,我們共赴這一場春光盛宴,去淋這一場杏花雨,這份美景必會愈加靚麗。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