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2-27
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僅影響孩子個人成長,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諸多影響。當學業壓力過大、家長教育方式不當時,學生就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市人大代表衛華在走訪中發現,目前,學校、家庭和社會在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尤其是叛逆期心理問題上缺乏有效協同,方法手段單一,未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衛華建議:學校、社會和家庭應高度重視,加強三方協作,合力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優化教育模式,豐富課程內容,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幫助學生緩解學業壓力,培養興趣愛好;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學生的心理調適能力;配備專業的心理咨詢教師,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和輔導服務;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
社會方面提供支持保障。加強對網絡環境的監管,凈化網絡空間,減少不良信息對學生的影響;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活動,提高全社會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尤其是向家長普及科學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導家長學會與孩子有效溝通,營造和諧家庭氛圍;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專業心理咨詢和治療資源。 本報記者 陶登肖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