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2-10
記者 楊 琳
十余名身穿棗紅色大褂的民間藝人圍著一張大長桌,一個個鼓腮瞪眼,吹拉彈唱,輪番上陣,一會兒從拉胡琴的人口中冒出來高亢的旋律,一會兒吹笛子的人又跳到桌子上面激情開嗓……2月7日,農歷正月初九下午,在運城博物館南門的非遺市集,歷史悠久的地方曲種臨猗桌子戲激情上演。
據了解,該戲名為《心底無私天地寬》,以桌子的特性為創作起點,借桌喻人,將母親對兒子的囑托、桌子上飲食文化的廉政、公堂上依桌斷案的公正廉明3個形態寫照組串,刻畫出做人的無私心底和坦蕩胸懷。
聚焦以商增值,傾力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熱點門戶。1月31日以來,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為契機,市文旅局組織開展2025年“河東春意濃 好運正當時——非遺市集 潮玩運城”活動,讓更多的游客感受、體驗運城深厚的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旅消費升級。
“開市以來,像這樣的活動每天有兩場,早上10點半至11點半,下午兩點半至3點半,主要以絳州鼓樂、高臺花鼓、高蹺走獸、絳州皮影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為內容。”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整個市集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首次推出運城非遺IP形象“運寶”,設置非遺亮寶、特色美食、潮玩體驗、匠心文創等7個區域、38個展位、40余個項目和多個打卡點。游客不僅可以一覽永濟葫蘆雕刻、芮城布藝、絳州刺繡等技藝,體驗掐絲琺瑯釉畫、木制模型、剪紙等制作過程,還可以品嘗聞喜煮餅、稷山餅子、芮城麻片等美食,邊逛邊吃邊體驗,收獲一站式打卡的樂趣。
在潮玩體驗區,一管管釉料在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掐絲琺瑯釉畫代表性傳承人馬金瑞的手中,被拼成一個個精美的圖案,小朋友們用金屬絲仔細勾勒出每一個圖案輪廓,隨后小心翼翼地填充各色的琺瑯釉料,每一步都蘊含著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尊重。
“這些小物件價格從10元至100元不等,開市以來十分火爆,每天最多可收入5000元。”馬金瑞介紹說。
以掐絲琺瑯釉畫為代表,一場場極具特色的非遺展示體驗活動火熱開展。布藝、木雕等傳統手工藝人現場展示技藝,讓游客零距離感受到傳統文化之美。這些手工藝品不僅精美絕倫,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成為游客帶回家的最佳紀念品。
非遺市集,潮玩運城,以商增值露崢嶸。據悉,非遺市集將持續到2月12日。開市以來,每日人流量近萬人次,預計銷售總收入百萬余元。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