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1-10
記者 霍虎成 通訊員 武詠梅
民生之要,學有所教,病有所醫。
家門口的學校辦得如何?看病就醫方便不方便?一教一醫,是老百姓最關注的“硬核”民生問題。
群眾期盼處,就是民生保障的發力點。2024年,河津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民生關切,深化改革創新,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高質量書寫教育和醫療衛生兩張答卷。
堅持教育優先
交出家長“滿意卷”
嶄新的教學樓拔地而起,教室里安裝了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適齡兒童實現就近入學,名師名優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充分顯現,學子們在教育均衡發展的陽光下盡情逐夢……
教育是民生之基,寄托著每個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一年來,河津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滿足民生所需,狠抓教育教學質量,用責任和愛心托起學生的美好明天。
堅持以項目建設為牽引,不斷優化教育資源。陜西師范大學龍門實驗學校小學部的建設內容已全部完工投用,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教育改革蹚出了新路;中學部正在進行主體施工。8所標準化公辦鄉鎮幼兒園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第五幼兒園基本完工,優化了學前教育布局,滿足了孩子們就讀“家門口的好學校”需求。綜合托育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全部完工,設施陸續配備到位,即將試運營,為該市0歲至3歲嬰幼兒綜合托育服務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聚焦民生需求,持續強化為民服務成效。按照該市6件民生實事要求,為668名認定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低保家庭等特殊困難學生資助食宿費用99.15萬元。開展暑期愛心托管服務,開設籃球、足球、花樣跳繩、閱讀與寫作、播音主持、航模等十多個課程,設立服務站點28個,服務學生近4000人,解決了家長的“操心事”,讓孩子們享受到繽紛的假期生活。集中整治校園食堂和規范教育收費行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69個。嚴抓校外培訓機構整治,排查非學科類培訓機構,進一步規范培訓機構收費、課程等辦學行為。
狠抓質量提升,促進教育優質發展。推進93所義務教育學校優質均衡創建工作,已接受運城市市級復核、省級督導評估。開齊開足開好各年級體育與健康課程,舉辦中小學生足球、籃球聯賽。高中教育實施優生培養、邊緣生轉化,5所高中文理兩大類應屆生高考一本、二本達線率分別提升3.8%、2.8%,600分以上高分段學生人數42人,比2023年增加22人,創歷史新高。叫響職業教育品牌知名度,承辦運城市第十三屆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山西省第十八屆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賽項,職業中學斬獲國家級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新型電力系統運行與維護”賽項銅獎和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教師教學設計與展示交流活動藝術學科二等獎。
創優醫療服務
提升群眾“滿意度”
“檢驗結果互認這項舉措確實好,減少了看病環節,大大節省了費用。”近日,享受到檢驗結果互認便利的高先生連連稱贊。
醫療衛生是民生之需,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一年來,河津市加大改革力度,緊緊圍繞抓項目、提能力、強服務、優環境的工作目標,強化服務舉措,辦好惠民實事,全心全意護佑人民群眾生命健康。
堅持資源下沉,全力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按照“特色立院、一院一品”工作思路,通過河津市人民醫院、河津市中醫醫院、河津市婦幼保健院3家市直公立醫院,幫扶基層醫療機構進行特色科室建設,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和水平,讓基層群眾在家門口看病更有“醫”靠。清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河津市人民醫院幫扶下,創建了口腔科、中醫科特色科室。小梁鄉衛生院在河津市中醫醫院幫扶下,創建了中醫科特色科室。
堅持需求導向,全力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河津市人民醫院二期工程建設項目,已完成工程量的80%。河津市婦幼保健院新建門診住院綜合樓項目,已完成框架工程總量的70%。河津市人民醫院改造提升配套工程建設項目,已完成地下車庫主體工程驗收。這些項目的實施,對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推動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堅持規范服務,全力抓好醫療衛生領域民生實事。做好農村婦女“兩癌”免費篩查及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已完成上級下達的農村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免費篩查任務。有序開展初中在校適齡女生免費接種HPV疫苗項目,目前已完成第一劑接種1303人,完成第二劑接種630人。實施上消化道健康免費篩查項目,已有200名40歲至69歲居民完成檢查。推進檢驗結果互認,河津市4家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12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57個村衛生室檢驗結果互認項目已落地執行,共有11507人次享受檢驗結果互認政策,減少重復檢驗費用155.51萬元,有效解決了群眾看病重復檢查、費用高的問題。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站在新起點上,河津市將聚焦人民群眾在教育、醫療衛生領域的新期盼,構建更加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提供更優質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推動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行穩致遠。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