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1-09
漫漫冬日,何以解憂?唯有美食,治愈人心!
今天為您盤點一下,運城冬天最難抵擋的舌尖美味,一起解鎖到運城的N種過冬姿勢——

一碗湯 讓您滿血復活
俗語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在運城,羊肉被視為冬天進補的最佳選擇。羊肉味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
寒冷的冬日里,來一碗熱氣騰騰、味美肉嫩的羊肉泡,碗大湯滿。
泡上揉開的餅子或餅絲,撒上蔥花、香菜、羊油辣子,湯清肉爛,香味十足。
趁熱下肚,唇齒留香,可抵御風寒、滋補身體,讓自己的心情在美好的一天“滿血復活”,絕了!
一碗面 溫暖一個冬天
“老板,來一碗油潑面!”
每到中午飯點,運城街頭的面館,無論大小,都坐滿了人,等著那一碗碗香氣四溢的油潑面、臊子面、炸醬面、酸湯面……
在運城,享用一碗面,最好再來上一盤涼拼,把舌尖美味湊齊。
當然,最不能少的,莫過于那個“點睛之筆”——幾瓣大蒜。正如運城市區一家老字號面館寫在墻上的口號:“吃面不吃蒜,味道少一半。”
您如果能夠吃辣,油潑辣子可是靈魂之選,開胃又增香,正所謂“油潑辣子上等菜,搭配面吃美太太”。
“三劍客” 留存家鄉記憶
運城美食“三劍客”——饃夾菜、餅夾肉、大盤雞,是多少身在異鄉的運城游子刻骨銘心的家鄉味道。
運城街頭,饃夾菜攤位隨處可見。攤上盆盆一大片:涼拌黃瓜、炒土豆絲、涼拌韭菜、小蔥拌豆腐、涼拌豆腐皮、蛋炒青辣椒、炒青西紅柿、蘑菇炒雞蛋、油潑辣子、蒜泥拌茄子、蔥椒炒醬……老家調調,應有盡有。
至于怎么夾、夾幾樣,隨便你!散發著“自助餐”的氣息,流露著“中式漢堡”的情懷。是鄉情,也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翻面、抹油、“叭叭”撒鹽……還有哪里比運城擺攤打餅子更普遍、歷史更久遠?據記載,稷山油酥餅早在明朝就有了,萬榮火燒也是。

運城人說的“餅夾肉”用的就是這,流傳在運城的“萬物皆可夾”用的也是這。
夾鹵肉、夾雞蛋、夾雞柳、夾香腸、夾豆皮、夾麻辣串……夾什么,取決于什么能剁剁放進去。
當大盤雞“邂逅”運城,就產生了不一樣的化學反應。
運城人的包容性有多強?活生生把一道舶來品,普及成當地的日常主食。
對外地人來說,“運城的大盤雞不放過每一個嘴硬的孩子”。
如今,運城大街小巷開著不計其數的大盤雞店,流派、品牌、風味不同,但生意都十分火爆。
有一種廣為流傳卻無從考證的說法是:“每10個運城人,就有7個愛吃大盤雞。運城人吃過的大盤雞,盆盆摞起來可以繞赤道兩圈!”
大盤雞之所以深受運城人喜愛,大概是因為它味美實惠,有菜、有肉、還有面,能吃飽吃好,充滿煙火氣,性價比無敵!
遠方的朋友,這些熱乎的運城美食,哪一口是您的心頭之好呢?
這個冬天,即便是為了某道美食,是不是也該奔赴一趟運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