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2-13

“這速度好快呀!我都掌握不了方向盤。”小學生的話音未落,模擬方向盤就停止運轉了,因為虛擬世界中的車翻了。
“你們再體驗一下酒駕。”一旁的工作人員說。
“暈頭轉向的,這怎么開車呀?”坐在模擬車上的小學生驚恐地說。
沒幾秒鐘,模擬車又一次不動了。再看連接模擬車的屏幕,車輛撞到了路邊。
“還有其他模式,如疲勞駕駛、彎道超車等,都是危險駕駛行為。”工作人員說,“你們要從小樹牢安全駕駛意識,到了學校、家里,要講給同學、父母。”
這是12月4日,在運城市指南針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以下簡稱“指南針”)上演的一幕幕場景。
當天是國家憲法日,指南針正式啟運,一群小學生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沉浸式體驗法治教育的方方面面。
“這里配置的滅火器,有干粉的、水基的、泡沫的,看看屏幕上的火情,應該選擇哪種?”
“應該選干粉滅火器。”說著小學生就拿起模擬滅火器滅了火。

“這就對了。不同的火情,要用不同的滅火器,遇到火災,一定要頭腦清醒,否則后果不堪設想。”工作人員說。
這些沉浸式的模擬體驗,只是指南針的一個亮點。這個位于鹽湖區黨群服務中心4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看點還多著呢!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強未成年人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指南針是運城檢察機關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致力于做好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積極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的新嘗試。該基地以法治教育為根本,集知識性、趣味性等于一體,融入《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內容,分為“鹽湖調七色”“夢入時光軸”“護航青春號”“情暖成長季”“鹽梅共鼎生”五大板塊。
指南針廣泛應用智能化手段,采取情感互動、場景再造、影像空間等現代技術,通過沉浸式感悟、體驗式感受、情感式交流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教育引導未成年人樹牢法治信仰,強化法治思維,遠離違法犯罪,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你們在學校有遇到校園欺凌嗎?假如自己被欺凌或看到有同學被欺凌,你們知道怎么做嗎?”
跟隨工作人員的腳步,小學生們開始了解有關校園欺凌方面的法律知識。

“首先,我們自己不能做施暴者。其次,一旦遭遇校園欺凌,一定要向老師、家長求助,堅決不能忍氣吞聲,那樣只會讓霸凌者更加肆無忌憚。”
育人以法,潤物無聲。參觀完指南針,小學生們紛紛表示,要心懷敬畏,守好底線,不斷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養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靠法的思維習慣。
據了解,指南針在市委政法委的關心支持下,由市人民檢察院、區委政法委、區人民檢察院共同承建。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運城檢察機關將以該基地為依托,廣泛開辟未成年人學法懂法新渠道,充分利用指南針未檢品牌優勢,不斷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加優質的法治產品。同時,著力構建“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六大保護體系,努力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法治藍天。
“堅持法治教育從娃娃抓起。”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不僅是未成年人學習法律知識的場所,也是其培養法治精神、塑造法治信仰的搖籃。期待每一位未成年人,都能夠從這里獲得更多有益的法治教育,成為具有良好法治素養的新時代好少年。
記者 景斌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