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縣域>

聚力繪新卷 幸福踏歌來

——新絳縣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綜述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2-12

“喂,喂,村民同志們注意啦,好消息來了!還沒到年底,咱們村今年的集體經濟收入已經突破130萬元了!”新絳縣陽王鎮閻壁村村委會“大喇叭”播報的這條消息,讓冬日寂靜的小村莊沸騰起來,遠近熱議,振奮人心。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溫泉康養+土地托管”的發展模式,讓這個昔日三面臨溝、交通不便的小山村實現了面貌煥新、產業升級、鄉風蝶變,也讓村民們嘗到了黨建引領、改革發展、勤勞致富的甜頭。

閻壁村之變,是新絳縣認真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成效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該縣把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三農”工作的一條主線,高站位推動、全縣域謀劃,出重拳、用實招、下苦工,著力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鄉村全面治理,有力推動人居環境得到較大改善、產業發展更加科學合理、鄉村治理持續走深走實、精神文明建設實現提質升級,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夯基壘臺。

組織保障把方向

11月份舉辦的新絳縣科級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將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作為一個重點研討課題,讓全體學員學有支點、學有落點。

在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過程中,新絳縣堅持黨建引領,加強組織保障,確保工作方向不偏、推進有力。該縣一是出臺《新絳縣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行動計劃》,成立了縣委書記任組長,縣委副書記、縣長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抽調精兵強將組建了村莊規劃、城鄉融合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產業發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黨建引領治理六大工作專班;印發《新絳縣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激勵評價指標任務分解》,進一步明確各部門職責;建立健全了領導包聯、清單管理、定期調度、會議推進、督導考核、激勵表彰等6項工作機制。全面落實資金、土地等政策,因地制宜,分類推進精品示范村、提檔升級村、環境整治村建設取得新成效。二是組織縣四大班子領導,各鎮黨委書記、鎮長,縣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和農村“兩委”主干收聽收看了《“千萬工程”的浙江經驗與體會》講座,進一步明確學好、用好“千萬工程”經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深入農村開展調研,現場辦公解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中的難點堵點;帶隊圍繞和美鄉村建設、基層社會治理等進行多次集中觀摩,互學互鑒、互促互進蔚然成風;實時跟進督導,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四是在2023年組織縣四大班子領導,各鎮黨委書記、鎮長,縣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和農村“兩委”主干250余人分5批赴浙江實地考察學習,提升了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的信心和決心。

環境整治繪底色

近期,新絳縣114個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分赴全縣153個包聯行政村開展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按照全員動、全域清、全面凈的工作原則,緊盯路邊村邊整治難點,聚焦房前屋后易反彈角落,從細處入手、往實處用力,以全覆蓋、無死角的整治,確保路域通暢、村域整潔,讓冬日鄉村展現別樣美。

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新絳縣印發了《新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縣直單位包村工作方案》,貫徹執行縣級領導包鎮、縣直單位包村的包聯制度,對村莊范圍內的環境衛生進行徹底清理,切實解決村莊內臟、亂、差等問題。目前,當地已集中開展14次“村莊清潔日”活動,出動人員4.5萬人次,動用機械6600余輛,清理垃圾雜物7000噸,清理泊池溝渠淤泥400余噸,發放宣傳資料1萬余份,真正讓農村的生態美起來、環境靚起來。

與此同時,該縣相關部門扎實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一是健全完善“村收集、鎮運轉、縣處理”的集中處置模式,堅持縣級領導包鎮、縣直單位包街包村機制,凝聚城鄉環境治理攻堅合力,聚焦交通沿線、村莊巷道、農戶庭院、田間地頭4個重點區域,大力開展農村“拆違治亂”專項行動,重點解決農村的臟、亂、差問題。二是堅持突出重點、有序實施、因地制宜、分類治理、經濟實用、維護簡便的原則,編制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完成55個行政村的污水治理站建設工作,全縣完成污水治理的行政村達到35.94%;為13個村的農村污水處理站采購了運維服務,確保污水處理真正惠及群眾。三是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投資2000余萬元改造農村衛生廁所13600座,使全縣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0%以上。

產業發展夯基礎

沒有穩定的產業特別是經營性產業,一直是農村發展的最大短板和弱項,也是實施鄉村振興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閻壁康養溫泉是新絳縣去年著重打造的一處康養旅游基地,夏天主推水上樂園,秋冬季節主打溫泉洗浴。去年臘月時,溫泉每天接待洗浴人數過千,帶暖了“冬日經濟”。

“依托得天獨厚的溫泉資源,我們打造了溫泉康養中心,并且邀請絳州鼓樂團隊前來表演,挖掘冬季旅游溫泉度假新賣點。”閻壁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楊衛平說。

而對于新絳縣而言,閻壁村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探路。當地希望以建設康養小鎮為目標,發展農文旅融合的特色產業。

新絳是全國蔬菜產業重點縣。為推動蔬菜產業不斷提質,該縣農業農村部門結合全縣主導產業布局,以發展設施農業和改造老舊日光溫室為重點,圍繞新型溫室大棚建造、智能化設備應用、標準化體系推廣、產業化鏈條融合,大力實施設施農業產業帶、示范區和精品園建設。今年截至目前,該縣已積極爭取上級資金600萬元,撬動社會資本5000萬元,新建160座高標準新型日光溫室,并對老舊日光溫室進行了改造提升,有效擴大了設施蔬菜產業規模。

三泉鎮新和村有一個集觀光旅游、田園采摘、茶葉加工、民宿垂釣于一身的生態茶旅休閑農莊,今年,該村在茶葉加工廠的基礎上又投資興建了一座紙杯加工廠。“依托全村茶產業發展優勢,我們不斷挖掘拓展產業鏈條,圍繞基地建設、產品加工、品牌打造、融合發展等重要環節,著力打通從產業種植到茶葉加工、飲茶杯制作的全產業鏈,以創新求突破,變‘個富’為‘共富’。”新和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梁懷明說。

推動產業興旺的過程中,新絳縣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在油桃產業發展方面,該縣在陽王鎮、萬安鎮新建2000畝設施油桃大棚,依托萬安仙果品專業合作社、萬達果業科技專業合作社、菊子家庭農場3家省級出口油桃標準化生產示范園的引領帶動作用,全力做好油桃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工作;在中藥材產業發展上,該縣通過開展品種提純復壯、良種繁育和標準化生產技術集成試驗示范,不斷提升道地中藥材的品質效益,在打造陽王中藥材現代農業示范園的基礎上,新建1000畝中藥材(藥茶)標準化生產基地,輻射示范帶動全縣中藥材生產基地提質增效。

今年4月,新絳縣成功申報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蔬菜),產業園建成后可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壯大產業規模;5月,中國園藝學會南瓜研究分會2024年學術年會暨第二屆西葫蘆種業大會在新絳舉辦,為全國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的創新成果提供了展示與交流平臺,促進了南瓜、西葫蘆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此外,該縣正在建設國家數字設施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建成后可進一步提升設施蔬菜的智慧化、數字化應用水平。

“三資”管理守底線

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是發展農村經濟和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質基礎。新絳縣通過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生活富起來;通過盤活集體“三資”,對閑置和低效“三資”進行盤活或提質經營。

黨支部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以村為單元開展整村托管、成方連片種植,實現土地的連片化和集約化。這種“村集體+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戶”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增收模式,是新絳縣近年來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過程中重點推廣的一種模式。目前,當地已經完成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任務6.85萬畝,為全縣集體經濟增收70余萬元。

該縣還通過實施“村企結對”實現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小農戶互利共贏,依托主導產業延鏈服務,讓村集體在提供交易管理、倉儲物流等服務中實現增收。比如,龍興鎮婁莊村依托水稻產業,對稻稈進行深加工,制作稻稈文化創意產品,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5萬元以上。除此之外,像澤掌鎮光村一樣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村,通過舉辦節慶活動、發展文旅產業,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插上了“金翅膀”。

截至目前,新絳縣村集體年收入超過100萬元的村有3個、超過30萬元的村有27個、10萬元到30萬元之間的村有52個。

多措并舉促振興

人才培養添助力。新絳縣充分發揮人才發展促進中心作用,大力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先后培訓高素質農民7602人;開展涵蓋家政、育嬰、計算機等19個工種的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工作,累計培訓各類人員3319人;組織農林畜衛等領域100余名專業人才到基層開展技術指導、專題講座、上門義診,把技術、政策、服務落到實處;組織70余名農技專家人才在線直播,開展“互聯網+”技術培訓,并提供在線答疑服務。

多彩文化聚人心。為有力有效推動“千萬工程”經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新絳縣廣播電視臺專門開設了“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建設宜居宜業美麗新絳”專欄,宣傳各村的典型做法,推動形成鎮和鎮比學趕超、村與村爭先創優的良好態勢。充分用好9個鎮的鄉鎮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和所有行政村的鄉村圖書館、農家書屋,進一步滿足群眾的業余文化需求;充分發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陣地作用,組織志愿服務隊伍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大力宣傳文明新風,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新型婚俗觀,形成崇尚節儉、反對鋪張浪費的良好風尚;持續推進農旅融合發展,積極發展鄉村旅游,讓健康文明、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進一步溫暖民心、凝聚力量。

鄉村建設增亮點。為了有效解決農村基礎設施薄弱、鄉村建設比較滯后的被動局面,從2020年年底開始,新絳縣委、縣政府通過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先行打造一批生態宜居、文明和諧的美麗鄉村示范村,通過認真摸底、仔細篩選,最終確定26個村為2021年至2022年美麗鄉村建設(一期)項目村;申請專項債2.14億元,支持26個村提升村莊的交通、排水、公共服務等設施,進一步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目前該項目已基本完工。同時,活學活用“千萬工程”經驗,堅持“規劃為先、生態為基、產業為本、治理為要、城鄉融合、典型引路”的發展思路,總投資3億元支持36個村建設和美鄉村,不斷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目前項目已完成立項,正在進行初步設計。

聚力繪新卷,幸福踏歌來。如今,在絳州大地廣袤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熱潮涌動,產業發展風生水起,文明新風蔚然成風。站在新的起點,新絳縣將咬定目標不放松,真抓實干、奮楫前行,讓“千萬工程”燃起的夢想之光,照亮鄉村振興的美好明天。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