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2-05
記者 邢智軒
運城是一部濃縮的中華文明史詩,是一張充滿生機的發展藍圖,是一幅表里山河的壯麗畫卷,是一塊宜居宜業的創業沃土……奮進的運城對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11月12日至28日,“人到山西好風光”人才宣介專場活動再次拉開帷幕。我市組織部門及有關企事業單位先后奔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吉林省長春市、遼寧省沈陽市和大連市、浙江省杭州市的高校開展人才宣介活動,架起運城與高校學子“雙向奔赴”的橋梁。
“唯才是舉、惜才如金”
471個優質崗位誠意滿滿
巍巍太行山,滾滾黃河水,難阻運城招才引智的信心和決心。
當前,我市正處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深化全方位轉型的窗口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求人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成就人才。
“發展不必去遠方,家鄉就是好地方。這次,運城誠意滿滿,從5所高等院校、22家醫療機構、28家重點企業遴選471個優質崗位,誠邀各位青年才俊來運施展才華、追逐夢想,成就多彩人生、譜寫青春華章?!笔形M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運城展位前門庭若市,學生們與工作人員就崗位薪資、工作環境等展開交流。
“我學的專業是工業智能與自動化,請問有適合我的工作崗位嗎?”“我是運城人,想回家鄉發展,能不能給我講一下具體的人才政策?!薄?/p>
“高素質青年人才在戶籍遷入、住房保障、人才津貼、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方面都有政策,同學們來了解一下。”……
雙方一次次的交流對接,一步步推動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
“一座城市和人才的最好關系,就是共同成長、互相成就?!睎|北大學學生指導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看到運城市出臺的人才政策和提供的工作崗位,充分展現了運城的愛才之心、引才之切、用才之誠。
“我們把最好的地段用于建設創新平臺,把最優越的環境留給科研人員,把最精干的隊伍用于服務人才。我市出臺《柔性引才實施辦法》,首次注入人才購房基金3000萬元,建成人才公寓500余套,擁有國家級和省級眾創空間17家、科技企業孵化器9家以及黃河金三角(運城)創新生態集聚區科創城等創新平臺162家,為各類人才干事創業提供良好平臺?!痹谛榛顒蝇F場,慷慨激昂、誠意滿滿的盛情邀請獲得了高校學子的熱情回應。
大連理工大學學生李文琦說:“目前運城市的各項工作都在高速發展,比我想象得還要好,人才補貼力度也很大,更加堅定了我回到家鄉就業的想法?!?/p>
“我學的是土木工程專業,這次來參加宣介活動,主要是了解一下就業情況。在和運城市委組織部工作人員溝通后,希望有機會能回到家鄉發展?!惫枮I工程大學學生張瑞苗說道。
在浙江大學,與我市有深入合作的專家教授專程前來了解人才引進政策和崗位,紛紛表示,將積極搭建合作橋梁,推薦自己的學生到運城就業創業。
浙江大學博士研究生張良告訴記者:“運城提供的崗位比較多,也比較適合自己,尤其對博士研究生會根據專業一對一開發崗位,待遇也特別好,非常符合我的心意?!?/p>
當前的運城,政策紅利疊加釋放,發展勢能強勁迸發,未來前景潛力無限;當前的運城,求賢若渴,愛才如命,惜才如金,唯才是用。
“人間煙火,最撫凡心”
文旅和美食吸引學子前來打卡
精美絕倫的永樂宮壁畫、珍貴的元代官式建筑模型,吸引著路過的學生駐足觀看。在吉林大學(前衛南區)圖書館內,漫天神祇的身影穿梭在每一個參觀壁畫的學生腦海中。
“壁畫上人物眾多,他們的服飾、發型、面容、姿態各不相同,或端莊優雅,或豪放灑脫,或輕盈靈動。定睛細看,筆觸細節滿滿,人物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會從墻壁上走下來,靜立遠觀,給人無盡的遐想。”一名參觀的學生表示。
“人到山西好風光”人才宣介專場活動期間,來自運城的人文歷史和美食,“沖擊”著吉林大學、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高校學子的腦海和味蕾。
關鄉扯面、金絲千層餅、蜜汁風葫蘆、河東軟麻花、運城羊肉泡饃、晉南綠豆餅、油糕等一眾美食,吸引高校學子紛紛前來打卡品嘗。
“我們計劃是在11點邀請學生們品嘗運城美食,但是學生們太熱情了,10點半就來排隊了,排隊的學生都拐了好幾個彎。”運城美食進校園活動負責人表示。
“我來自江西”“我來自四川”“我來自湖南”“我來自遼寧”……來自五湖四海的“胃”,紛紛享受著運城美食的“溫暖”。
來自運城的美食不僅征服了高校學子的“胃”,也勾起了運城籍學子的思鄉之情。
吉林大學學生吳柯瑩說:“看到家鄉的美食在校園里出現,我感到十分開心。每次回家我都會讓我媽媽做鹵面、孜然炒面等等。希望運城美食能夠像蘭州牛肉面、沙縣小吃一樣,在外地多開一些店,讓在外的運城人也可以吃到家鄉的味道?!?/p>
除了美食和歷史文化,還有令人難忘的文創產品。
“通過這次宣介活動,使我深刻了解了運城悠久的歷史文化,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和人文氣息,讓人有一種歸屬感?!奔执髮W學生于曉霖說道。
“這次人才宣介活動,我們為大學生準備了運城市的旅游景點門票,希望他們能夠深入運城、了解運城、選擇運城,為運城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笔形M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賦能產業創新發展”
教授與企業家“面對面”交流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濟濟多士,乃成大業。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急需新技術、新產品。面對科研成果轉化,高校期盼企業能夠推廣應用。
在吉林大學、東北大學、遼寧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高校的各個院系,來自我市的優秀企業家和各縣(市、區)相關部門負責人登門拜訪,了解前沿科技,尋求合作共贏,并簽訂了一系列產學研合作協議。
市科技局帶領我市優秀企業家代表,赴東北大學、遼寧大學等4所高校,先后召開多場產學研深度融合學術交流會,旨在借助高校的科研優勢和人才資源,推動雙方在金屬材料、信息技術等領域的深度合作。
來自東北大學的王向杰教授、徐禮勝教授和唐正友教授分別就“高性能鋁合金棒線材產品”“基于雷達信號的智能監護系統”“鎂合金研究進展”等課題進行成果路演;
來自遼寧大學的婁振寧、范曉星等15名專家教授分別介紹了自己的科研成果,企業家代表提出了各自的技術需求和發展愿景,雙方期待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共同攻克技術難題,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
運城市恩光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天行創意科技有限公司與東北大學徐禮勝教授分別就“人體大數據模型算法分析”“虛擬仿真技術和數字孿生技術在康養及醫療服務領域的合作”等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山西建龍實業有限公司與東北大學唐正友教授就“鋼鐵少渣冶煉、連鑄拉速與質量關系”等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稷山縣與東北大學材料學院簽署合作協議;
……
一場場座談,一次次交流,助推校地雙方在推動產業發展、培養專業人才等方面走得更遠更實。
山西宏安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經理郭中明說:“這次走進吉林大學,與相關專家教授達成深度合作,并為企業在煤礦智能化建設、安全檢測等相關領域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撐,對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p>
東北大學材料加工系主任丁樺表示,在與企業的接觸中,能夠感受到企業對高素質人才和新科技的渴望,希望雙方能夠在新材料研發、應用等方面加深合作。
近年來,我市以市校合作為抓手,持續加強與浙江大學對接交流,在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等方面開展了全方位、多領域的深度合作。浙江大學茶學系副教授李博表示:“通過前期和運城市的合作,我們充分感受到,運城不管是自然環境、資源稟賦還是人文環境,都是一個非常適合人才發展的地方,非常期待雙方能有更多更深層次的合作。我也將積極推薦身邊的老師,將科研成果在運城落地轉化。”
表里山河、無限風光,轉型發展、活力十足。我市將以“不拒眾流、方為江海”的開放氣度,以“唯才是舉、惜才如金”的真摯情感,以“如魚得水、如鳥歸林”的良好環境,為各類人才提供施展才華、建功立業的舞臺,讓更多的人才扎根運城、愛上運城、圓夢運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