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稷益廟飄來五谷香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2-03

■衛世新

千年前,后稷、伯益教民稼穡、喜慶豐收、驅趕野獸、撲滅蝗蟲、祭祀神靈的足跡已無從考究,但你可以從稷益廟的壁畫中尋覓到當年刀耕火種的情景。

稷益廟位于離新絳縣城15公里的陽王鎮,俗稱“陽王廟”。廟宇南臨稷王山,北望汾河水,環境優美宜人。

稷益廟的精妙古韻不僅是建筑上的懸山式屋頂和琉璃瓦飾,還有廟里的一幅幅精美的壁畫。壁畫線條流暢瀟灑,色彩古樸厚重,布局嚴謹有致,格調獨樹一幟,為明代寺觀壁畫的珍品。壁畫上繪有文武百官、農民朝圣、稷益傳說、燒荒狩獵、伐木耕獲、山川園林等故事,在我國現存壁畫中可謂獨樹一幟。

稷益廟壁畫(局部)(資料圖片)

稷益廟還是供奉后稷和伯益的廟堂。后稷被堯舉為農師,傳說他是開始種植稷和麥的人,世人尊他為農神。伯益發明了鑿井,遠古人類用水,離不開河流和天然水,鑿井的發明開創了人為取水的先河,便利了生活又為農業的起源創造了條件。

稷益廟坐北向南,原山門、獻亭、兩廂房已毀,現僅存舞臺和正殿。舞臺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檐下施大額枋,臺口寬近10米,稍間空間較大,這種形制是我國戲曲發展史上的重要實物資料。

進入稷益廟正殿,只見殿頂三彩琉璃光彩照人。大殿為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所建原構,正殿東、西、南三側繪滿彩色壁畫,總計130平方米。壁畫的內容多為我國古代神話傳說,歌頌大禹、后稷、伯益教民稼穡為民造福的事跡,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征服自然災害的堅韌不拔的精神。

東壁繪“朝圣圖”,以三圣殿為中心,以群山為背景,展開壯闊的畫面。三圣神身著帝王袍裝,左右兩旁有侍女奉立,前側有文武百官云集,文臣手持笏板,武將手握刀劍兵刃。壁畫重點突出,人物尊卑有別,姿態各異,栩栩如生,再現了古時規模壯觀的百官朝拜場面。稷益廟壁畫大面積刻畫農夫形象,有的肩挑獵物樹枝;有的捆縛蝗蟲精;有的手抓螞蟻害蟲;有的手持五谷肩扛鋤頭。

西壁以大禹、后稷、伯益為中心展開畫面,包括后稷、伯益的傳說故事。左上部畫教民稼穡圖、燒荒圖、耕獲圖、伐木圖、狩獵圖。東壁右上部畫后稷降生、祭祀天地、牲口圈中、樵夫發現、母親抱回、鄰里探望等內容。

南壁西側畫豐都獄門、陰曹地府,是封建社會教化眾生,宣揚因果報應的形象說教。傳說故事以連環畫形式分東西兩壁,畫面生動活潑,內容豐富多彩,生活氣息濃郁。壁畫還有大帝羽扇綸巾率眾宮出行朝圣的畫面。

稷益廟全部壁畫有人、神、鬼共計400余個,以山水、樹木、花草、鳥獸穿插相間,渾然一體,層次清晰,藝術構思新穎別致。

據壁畫題記,整個壁畫創作者為山西翼城縣畫士常儒及其兩個兒子常耕、常耜,門徒張捆,絳州畫師陳圓和侄子陳文、門徒劉崇德,完成于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九月十五日。稷益廟壁畫雖為明代所繪,但色彩方面更多繼承元代壁畫遺風,以墨線勾勒人物服飾,多使用朱砂著色,間配石綠、石青、白色、黃色,注重人物冷暖色彩搭配、對比和映襯,尋求變化,鮮艷而不失協調,隨類敷彩。稷益廟壁畫既不同于佛教題材的敦煌壁畫,也不同于道教內容的永樂宮壁畫,是研究中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文物。

稷益廟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稷益廟壁畫是明代工筆重彩壁畫的典范之作,被譽為是“畫在墻上的農業史詩”。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曾出版了《稷益廟壁畫》專集。

稷益廟數百年來屹立在峨嵋嶺上,人們祖祖輩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老的稷益廟使萬千善男信女虔誠地頂禮膜拜,那遠古去還的白云,到如今仍被那金碧輝煌的廟宇招來飄去,把天空擦得更藍。

我沒有經歷過移山造河的轟轟烈烈,卻從稷益廟的壁畫中領略到祖先們辟地開天的偉大壯舉:我沒有見過敦煌壁畫,但卻從稷益廟中感悟到壁畫驚人的藝術魅力。那一支神來的彩筆,仿佛使稷益廟世代都飄出淡淡的五谷芳香。

所有關心民生、體貼民情、為民造福者,不論是傳說中的神還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古今異代,人們的懷念永遠永遠。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