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金燦燦的事業

——臨猗縣卓氏銀杏莊園主動求變推進鄉村旅游紀實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1-18

記者 蘇黎原 李靜坤

順應大自然四季輪替的變化,于是有了金燦燦的銀杏;順應社會發展的變化,于是有了鄉村旅游打卡地——臨猗縣三管鎮卓氏銀杏莊園。

又逢秋盡冬來,卓氏銀杏莊園里,在熙熙攘攘的游客中,多了一些靜靜繪畫的身影,添了些許天真無邪的童真。站在銀杏樹下,記者仿佛看到一個農民從種樹到“種風景”、再到“種文化”的變化,感受到在激烈的社會變革中,唯有變才是永恒不變的真理。

一變

種下搖錢樹

“滿地翻黃銀杏葉,忽驚天地告成功?!薄罢l憐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未必雞頭如鴨腳,不妨銀杏伴金桃。”……

古人留下許許多多的唯美詩句,讓銀杏樹成為美的化身。近年來,隨著綠化工作逐年推進,讓銀杏樹身價不斷上漲。

種蘋果、種梨、種桃,上世紀八十年代,臨猗人利用水肥條件較好的優勢,引領著全市經濟作物的發展。在這個大種經濟作物的潮流中,銀杏也躍入人們的眼簾。

銀杏樹形優美,春夏季葉色嫩綠,秋季變成黃色,頗為美觀,可作庭園樹及行道樹。銀杏的果實被稱為白果,是上等干果,營養豐富,味道甘美,食用歷史已有1000余年。

宋朝時期就已把白果列為貢品、圣品,深受皇帝贊賞。種銀杏,能賺大錢。

為了實現種銀杏、賺大錢的夢想,1996年,臨猗縣三管鎮三管村農民卓晉剛,在自家的承包地里種滿銀杏樹,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他自己都沒有想到,此生會因為這個舉措而揚名立萬。

十年樹木。

十余年后,卓晉剛的銀杏樹成材了:2007年,有綠化公司看上了這個銀杏園,大的樹干直徑10公分,一棵可賣一兩千元;小的三四公分,一棵可賣50元上下。

從那年開始,他靠出售銀杏樹,好的年景可以掙兩三萬元,差的年景也能掙七八千元。

但是很快,銀杏樹作為一個珍貴的綠化樹種,各地都緊急搶種,市場很快就飽和了,銷售形勢每況愈下。

卓晉剛的心情,從剛開始掙錢后的興奮,變成了賣不出去的苦惱。

怎么辦?與他同時栽植銀杏的鄉親們紛紛砍掉,改種其他經濟樹種。

“再等等,讓它們再長幾年,樹大了也許市場形勢就會變好。”經過思考和權衡,卓晉剛有選擇地忘記了這片銀杏林。

蘋果、梨、葡萄等樹、藤連根刨掉……想想改革開放這么多年,有多少農民因為一年市場行情不好,就輕易否定過去的方向,令人唏噓。

卓晉剛沒有砍掉效益不佳的銀杏樹,為后來的文旅發展留下了寶貴的風景。

二變

裝點風景林

又過了幾年,卓晉剛的這片銀杏樹悄然成景。

2015年秋,首批攝影愛好者走進銀杏園,看到滿樹、滿地金黃,流連忘返,頻按快門。后來,這批照片在臨猗縣乃至全市廣為流傳,曼妙的風景引來陣陣喝彩。

這個現象引發時任三管鎮政府領導的注意。他們充分認識到這是全市首個成林的銀杏園,極其稀缺,應搶抓機遇,大力提倡把銀杏園打造成鄉村旅游的支點。

在鎮政府的支持下,2016年秋,銀杏園舉辦首屆攝影大賽,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乃至一些頗有名氣的攝影家。結果是爆炸性的,卓晉剛和他的銀杏園一舉成名。

2017年秋,銀杏園舉辦首屆銀杏文化節。卓晉剛僅收門票一項就收入十萬余元,成為臨猗縣乃至運城市鄉村旅游的探路人。

首戰成功,卓晉剛從零開始學習旅游景點的經營方式,以“裝點”為主要手段,讓這片風景林更有欣賞價值。

卓晉剛通過流轉周邊土地的方式,逐漸把規模擴大到10公頃。這里有紅的楓葉、紫的矮櫻,與銀杏黃并生;還種下蘋果樹、山楂樹等各種水果,讓游客入園采摘。每到深秋,核心景區里滿冠金黃醉深秋,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呈現出醉美的秋色,成為撫摸秋天的好去處,成就了“美麗鄉村·風情三管”的美譽。

機遇總是在前方的路邊,能不能看到機遇,考驗的是眼光;能不能抓住機遇,考驗的是魄力。

三變

建設文化園

銀杏園風景獨好,但要養心,文化是靈魂。

每到秋季,卓晉剛在三管鎮黨委、政府支持下積極舉辦銀杏文化節,向文化方向轉型。

他首先想到發展飲食文化。2017年、2018年、2019年,卓晉剛連續三年登上三晉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為銀杏園策劃的視頻節目,宣傳“銀杏果燉雞”等特色飲食。每年,他邀請各類小吃經營者到銀杏園擺攤,讓游客在此能吃上一頓熱乎乎的地方特色小吃。

接著,他積極發展演藝事業。最先走進銀杏園的是接地氣的鑼鼓隊,后來是兒童游樂項目。2017年,這里被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欄目報道。2023年以來,卓晉剛邀請關公大刀隊等全市有名的網紅團隊,以及市廣播電視臺“第一時間”節目組到銀杏園直播,唱歌跳舞,聊天猜謎。一時間,銀杏園里好不熱鬧,線上線下引人注目。

銀杏搭臺,翰墨助興。卓晉剛主動加強與書畫藝術界人士的聯系。這幾年,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范志軍組織20多名學生來此寫生;楊振生、仇官有等我市文化界名人紛紛組織學生前來研學;運城學院美術系的幾名老師也帶領學生前來游玩;運城幼師高專老師段志勤組織100余名學生到此實習;臨猗本地畫家徐大虎也帶著學生多次前來寫生……

管子曰,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

這幾年,卓晉剛把注意力放到組織孩子們到銀杏園研學上。前些日子,臨猗縣某幼兒園組織孩子們到銀杏園游玩。秋游活動開始前,各班老師對小朋友們進行了外出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意識。同時,孩子們也列出了詳細的計劃和思維導圖,為秋游工作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秋風輕舞葉兒旋,踏秋尋夢入林間,落葉鋪成金色路,小手牽牽話秋天。盡管預備了千般設想,來到銀杏園后,孩子們還是被這里的美景震驚了。

孩子們在大自然這間神奇的教室里嬉戲奔跑,追逐飄落的銀杏葉,仿佛在和秋天一起玩耍,在快樂的游戲中擁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包容和恩賜,增進彼此間的情感交流。

孩子們拿著各式各樣的小鏟子,在老師們的引導下,有的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用鏟子撥開泥土;有的則直接上手,感受泥土從指間滑落的奇妙感覺。興奮地摸著自己挖出的紅薯,孩子們的歡呼聲此起彼伏,仿佛它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寶藏!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銀杏園只是一座鄉村旅游的小園林,倘若能夠在培育孩子們上盡一份力,就是為祖國的未來負責。在這方面,卓晉剛正在積極探索。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