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1-18
衛世新 楊建義
入冬前的一場細雨,將新絳縣古交鎮永豐莊村剛露頭的麥苗“染”得郁郁蔥蔥,放眼望去,苗勻根壯,長勢喜人,充滿勃勃生機。
近段時間,62歲種糧大戶李小毛時不時就到自家的小麥地里跑一圈,用心記錄麥苗生長變化,累并快樂著。他說:“鎮農科站從新疆選育的種子就是好,苗齊苗壯不拉胯,只要管理到位,明年的小麥收成肯定不會差。”
長期以來,永豐莊村村民把種好糧當作頭等大事,精心耕種著自家土地。特別是近幾年,鎮村兩級著力在良種播種、托管便農、水利保障三方面下功夫,使村民們多種糧、種好糧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科學種田成為許多村民茶余飯后聊天的重要話題。大家口中的焦點就是誰家用良種又奪得了高產,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農業托管后的身心無憂。”李小毛說。
李小毛家的秋糧田今年產了2萬多公斤玉米。李小毛說:“前些天糶了一些,我又買了5個貯存玉米的專用鋼絲糧倉,把剩下的玉米存起來。”
村民朱金安在外做生意,多年前搬到縣城居住,可是他仍丟不下家里的土地,平時總要抽空回村看一看莊稼的長勢。到了秋播季節,老朱不管生意多忙,都要回家種小麥。“咱是農村人,什么時候都不能忘本呀。”朱金安說。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古交鎮黨委、政府狠抓糧食生產,用好糧食生產托管“關鍵一招”,實行耕、種、管、收、加、儲、銷等全程“保姆式”“菜單式”托管服務,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
“農業托管就是好,到時候收獲的小麥、玉米直接拉到家里,非常省勁。要是不想在家囤糧食,合作社就能出售,直接點錢就行了。我們村的糧田全部實現了托管。”村民王文英提起農業托管贊不絕口。
與此同時,該鎮以各村成立的農業合作社為載體,統籌全鎮小麥收割機、谷物收割機、玉米播種機、拖拉機等各類農機具149臺套,農忙季節合理調配資源,利用時間差,組織農業機械轉戰各村,搶收搶種,既加快工作效率,又減少機械“窩工”,一舉兩得。
糧食生產的根本在耕地,而命脈在水利。
連日來,永豐莊村四級提水點工程施工現場挖機轟鳴,20多名工人加緊作業。古交揚水站站長王肖峰現場鼓勵大家:“這幾天下了幾場雨,誤了些工,咱們趕時間加把勁,力爭提水點工程按時完工”。
今年,古交揚水站實施改造提升工程,其中永豐莊村四級提水點工程涵蓋抽水泵、地埋管等設施建設,該村糧田直接受益。施工團隊搶抓主汛期結束至年底前的黃金施工期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加速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
近期,古交鎮黨委、政府組織機關干部和農技人員下鄉入村,開展政策宣傳和技術培訓指導服務,指導農戶落實好小麥適時精播、澆水整地、施肥除草、防病治蟲等田間管理措施,防止過早播種導致冬前旺長,確保苗壯、苗勻、苗齊,全鎮3000余公頃糧食種植面積做到應種盡種,為明年夏糧豐產夯實基礎。
“我們要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堅持底線思維,守住耕地紅線,嚴格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全力做好良種播種、托管便農、水利保障等三篇文章,將保豐收、端飯碗、盛好飯的主動權抓在手里。”古交鎮黨委書記靳瑞年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晉公網安備 1408020200042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