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1-14
□記者 陶登肖 文圖
職場中,企業高管的收入往往非常可觀,被稱為金領。而在農村,也出現了一批這樣的人物,他們就是農業經理人。作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的13個新職業信息之一,農業經理人到底是啥?
農業經理人屬于經營型新型職業農民,經常被稱為“鄉村CEO”“家庭農場主”或“農業經紀人”,是指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經濟合作組織中,從事農業生產組織、設備作業、技術支持、產品加工與銷售等管理服務的人員。
作為鄉村振興的領軍人才,他們是促進農業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的重要力量,在農業科技、農村經濟、農民發展等事業中發揮著引領和帶動作用。
“現代農業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是什么?”“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提高農業生產和經營效率?”……近日,在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進行的2024年農業經理人培育課上,正高級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郝淑英向農業經理人“傳經送寶”。

農業經理人培訓對象是年齡在25周歲至55周歲,高中(中專)及以上學歷,具有農業行業專業知識和經營管理經驗的人員。課程涉及農業職業經理人基礎、法律知識與責任、市場營銷、生產管理、人與生產力管理等內容。
本次培育以課堂教學、現場實訓、社會調研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對學員的綜合素養、專業技能、能力擴展進行全面提升,并精選多名優秀學員上臺交流、撰寫調研報告分享創業故事、分析成敗得失,啟發學員思考。培育旨在擴展農業職業經理人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這次培育針對性強,讓我受益匪淺。”鹽湖區學員車云仙說。車云仙主要做艾草種植和深加工,她想了解深加工的艾條、艾粉泡腳包等艾草產品,怎樣進一步拓展網絡銷售的渠道。
通過這次學習,她對電商平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并結合自己的產品進行了詳細規劃。了解到電商直播人貨場的差異化和創新化,是她此次的最大收獲。
“學習中,我接觸到了許多先進的農業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了解到了國內外農村發展的成功案例。這讓我深刻認識到,農村是充滿機遇和潛力的廣闊天地。我還意識到要擺脫傳統思維的束縛,用創新思路和方法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河津市普生家庭農場負責人郭俊臣說,通過系統學習,他不僅充實了理論知識,還掌握了實用管理技巧和方法。
在市場營銷課程中,郭俊臣學會了如何進行市場調研、分析市場需求,以及制定有效的營銷策略;在財務管理方面,他明白了如何合理規劃資金、控制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他說:“這些知識和技能將對我今后的工作起到重要指導作用。我會結合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努力探索適合當地農村發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徑。”
農業經理人必須經過相關部門專業培訓,并通過職業資質評價認證。
考核內容包括學習過程評價、結業考試和演練考核3個方面。對考評合格的學員,頒發相關證書,記載培訓時間、培訓內容(課程)、學時數、考試考核結果等。符合《農業職業經理人行業職業標準》要求的,經鑒定機構考核合格,頒發農業職業經理人等級證書。
“農業經理人是鄉村振興中人才振興的領頭雁。農業經理人,讓農業擺脫了各自為戰,用現代化的經營管理手段,采用新技術、新方法、新產業等新興的技術和管理手段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從而在這一群體的帶領下開始農業產業融合之路。”負責此次培育的工作人員說,農業經理人不僅學習技術,還學習商業、營銷、管理、互聯網等前沿的知識、經驗、思維,帶領農民種好地,同時還能賣得掉,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據介紹,我市已經培育過多屆農業經理人,這些學員為我市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為農民提供“耕、種、管、收、加、貯、銷”等“一條龍”服務,不僅解決當地群眾就業問題,還加快了產業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
這些懂技術、懂營銷、懂管理的人才,經過培訓、學習之后反哺農業,將進一步推動我市農業現代化發展。
記者手記
農業經理人培育是我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一種。2014年,我市開始實施各種類型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2020年改為高素質農民培育。
2014年至2023年,全市累計培訓高素質農民14萬余人,通過培訓,建立了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不斷增強了農業農村發展活力,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
參訓的學員思想觀念明顯轉變、科技意識和科技素質逐步提高,發展現代農業的信心不斷增強。
這些學員成為我市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在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農業科技試驗示范、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記者 陶登肖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