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1-13
記者 余 果
激情涌動的現場,機聲隆隆的廠區,“拔節生長”的樓房……立冬時節的古魏大地,處處涌動著抓項目、促發展的熱潮。積極紓困解難、完善工作機制、強化質量意識,芮城縣把搶抓項目作為強引擎、硬支撐,著力推動項目建設的數量、質量、體量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來,芮城縣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以創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為總牽引,錨定全年目標任務,夯實項目支撐,接續打造“1544”工作矩陣,奮力描繪“黃河明珠·秀美芮城”錦繡畫卷。
日前,記者深入芮城縣部分重點項目采訪,見證建設者加速跑、爭先跑的奮進姿態,見證芮城縣上下合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搶抓機遇
以凝心之力“拼”出新賽道
芮城縣積極布局建設數字經濟、綠能經濟、低空經濟、康養經濟4個新領域新賽道未來產業,強勢推進電子信息“百千工程”,加快“光儲直柔”村鎮能源服務站項目進度,謀劃實施通用機場低空智聯網項目,建設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不斷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走進芮城新南張機場,機場廣場上的飛機,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作為山西首家由縣級政府主導建設的A1級通用機場,芮城新南張機場項目是全市重點項目之一,于2023年6月9日通航運營。
坐上飛機游芮城,壯麗山河收眼底。近年來,芮城縣積極搶抓全省低空經濟和通航示范省建設重大戰略機遇,大力發展通用航空業,通過“通航+”,開辟出低空經濟新賽道,飛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目前,機場已與16家單位簽約合作,各類通航業務持續增溫,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借助機場發展低空經濟產業,是‘產業騰飛’的關鍵。縣委、縣政府積極規劃布局,研究建設集航空教育、航空產業、航空旅游、航空物流于一體的通用航空產業園,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搶占低空經濟新賽道,打造強勁新引擎,全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高質量轉型發展開拓新的空間。”芮城縣委副書記、縣長余敏說。
規劃中的通用航空產業園分為八大板塊。目前,機場核心區已經投入運營,機場發展區、科研教育區即將開工建設,臨空產業區、商務辦公區、展示體驗區、生活配套區、空港物流區已啟動規劃編制,將為引入公務機制造、飛機總裝、零部件加工制造、飛機維修、無人機制造等產業奠定堅實基礎。
上個月,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芮城輔助運行基地合格審定會在芮城新南張機場召開。中飛院芮城輔助運行基地順利通過聯合審定,這是繼中飛院自貢、永川輔助運行基地合格審定后,芮城輔助運行基地成為學院第三個成功通過審定的輔助運行基地,也是第一個川外輔助運行基地。這標志著中飛院“分院+基地”的訓練運行模式邁上新臺階。
在搶抓低空經濟產業的同時,芮城縣不斷做大光伏、風電體量,強化儲能調峰設施配套,全力構建多能互補綜合能源供給體系,重點推進總投資5億元的中車飛輪儲能、5.8億元的展源儲能、4.7億元的陜煤運電儲能等項目。
9月28日,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首個飛輪儲能建設項目——芮城100MW/50.41MWh獨立儲能建設項目正式開工。
該項目的啟動,是落實“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體現了芮城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堅定決心,旨在加速清潔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努力成為全國飛輪儲能技術應用的標桿。該項目占地2.36公頃。根據規劃,整體工程建設及設備安裝預計將在2024年12月底完成,并將在2025年2月進行并網調試。
據介紹,這一電站的設計充分利用了飛輪儲能技術的高頻次、快響應和大功率特性,以及電化學儲能的長時間儲能能力。這種組合將有助于穩定電網頻率,提高電能質量,優化能源使用效率。項目不僅將提升電網對新能源的消納能力,減少棄風棄光現象,還將為當地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保障,從而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激發活力
以奮進之姿“拼”出新局面
芮城縣地理位置獨特,歷史遺存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文旅資源富集。該縣按照“強保護、推項目、挖內涵、抓配套、搞活動”思路,不斷提升可游度、舒適度、聚集度、知名度,致力把文旅產業打造成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連日來,在“好運角”文旅融合項目的子項目風陵古渡黃河文化建設項目現場,近100名施工人員砌磚、鋪地、焊接、植樹……一派忙碌景象,整個項目的初步形態已經顯現出來。
“‘好運角’文旅融合項目分為3個子項目,除了風陵古渡項目,還有鳳凰咀觀景臺項目,以及風陵渡火車站老街改造項目,共投資1.05億元,明年年底竣工。”該項目負責人說,“古渡項目與老街項目,都將于2025年元旦開門迎客。隨后,將會迅速啟動和推進觀景臺項目。”
去年年底,我市的“水上列車”突然火了起來,而列車的最后一個站正是風陵渡站。
據了解,風陵渡站所在的老街項目遵循“修舊如舊,應保盡保”的原則,在引入場景式消費業態上,植入多元化業態,包括回憶食堂、精品旅社、舊時光特色火車站等,激發游客的休閑消費欲望,構建一個沉浸式旅游綜合服務休閑小鎮,重現風陵渡鎮作為商旅要道的繁華景象。
近日,運城、西安聯合推出“秦晉之好”旅游惠民年卡。此消息一出,令人振奮,網友們紛紛在線留言,表示“相當期待,密切關注,隨時準備下單……”
“這個消息對芮城縣,尤其是對‘好運角’文旅融合項目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芮城縣地處晉陜豫三省通衢,周邊旅游資源豐富,客流量大,旅游惠民年卡的推出,更是加速了游客的往來。為更好地留住游客,我們將盡可能豐富各種業態。”該項目負責人說。
據了解,觀景臺項目占地16.6公頃,采用點狀供地模式,在相對分散的11個點位上,建設2個觀景臺、1個游客中心、1個營地管護站,其余全部布置業態,實施打造山河宿集、特色咖啡屋、休閑書屋、河景餐廳、商務會客廳、黃河文化光影展示廳等,各點之間利用棧道、農耕道路連接。同時,輔以觀賞黃河落日、夜游五谷光影秀,配全“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最大限度留住客人。
文旅資源的宣傳推介也必不可少。10月24日,永樂宮壁畫藝術特展暨數字創意時代人類藝術遺產的保護、傳承與發展研討交流會在位于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此次活動不僅豐富了中法文化交流,也為世界各國的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帶來了中國經驗和啟示。
芮城縣委書記尚玉良表示,此次藝術特展和學術研討交流,以永樂宮壁畫為媒介,對外展現中國傳統文化之美,將進一步加強中法文明互鑒交流,為不同文明和諧共生樹立典范。永樂宮的大門永遠向全世界敞開,愿與各界一道進一步挖掘永樂宮藝術的深刻內涵和獨特價值,為世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貢獻力量。
堅定信心
以攻堅之勇“拼”出新氣象
芮城縣深入落實市委產業轉型“五個行動”,以項目帶動產業提質。持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立足芮城在糧食生產、化工獸藥、鑄造加工等傳統產業的基礎優勢,鼓勵支持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不斷提高先進產能比重。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玉米單產提升、糧食種植基地等項目。支持東來機械、同濟藥業實施技術改造。
山西東來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硬質耐磨截齒、齒座、齒套及鉆頭的制造商。“我們這個工廠大概在12月份進行試生產。”東來機械董事長長有彬說。
長有彬告訴記者,整個工廠的生產基本上實現自動化,生產水平達到國內一流。“工廠目前配備自動化機床23臺。你看,這個機器人專門負責遞送燒紅的產品,價值60萬元。有的企業對產品要求高,需要焊接金剛石,這個是焊接機器人,價值100多萬元。”
據了解,東來機械年產50萬個礦用配件生產線建設項目,總投資1.2億元。目前,一期項目投資5000萬元,即將投入試生產。其產品對標國際一流,實施全面的質量管理戰略,按照國際通用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要求開展質量策劃、控制和改進等工作,加強從研發、供應、生產、品控、銷售和應用服務全過程的有效運行和管控,對生產的每一件產品實施監控和檢查,以確保客戶得到高質量產品。
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芮城縣持續培育壯大戰新產業,毫不動搖地支持生命健康、新型材料、清潔能源、電子信息、綠色建材、農產品加工6個百億級戰新產業集群發展,打造新的增長動能。加快亞寶口服軟袋智能化生產線、陜煤三改聯動改造、宏光玻璃窯爐和醫用管制瓶升級等項目進度。
山西金冠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黑色金屬制造和加工的專業制造商,產品主要涉及空壓機、真空泵、曲軸連桿以及風電等領域,自創立以來已發展成為集科研、生產、貿易于一體的企業,是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和省科技型中小企業以及高新技術企業,市級企業技術中心。
“2022年7月,公司根據戰略發展規劃和市場需求,決定對產品進行縱向一體化拓展,大力發展產品深度加工,提升產品在國內外的競爭力。”金冠機械董事長張國輝說。
據了解,該公司精加工項目于2023年啟動,整體預計投資1億元,2025年年底完成,預計年產值1.2億元。目前,項目一期已投資5000萬元,引進各種國內外自動化設備近50臺,完成產品由精細化到精密化的升級。
該公司可以實現微米量級的尺寸的精密加工,產品廣泛應用于醫療、光伏、芯片、礦業、制冷、機械制造等領域,與國內外知名企業長期合作。張國輝欣喜地告訴記者,工廠現在可以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進行定制化生產,其產品廣受業內好評。
“項目是投資的硬支撐,是發展的主抓手。我們將對標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對表落實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聚焦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搶抓超長期國債支持‘兩重、兩新’等政策機遇,結合芮城實際,圍繞生態環保、產業轉型、基礎設施、民生改善等積極謀劃大項目、新項目,為高質量發展積蓄后勁。”尚玉良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