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1-05
□記者 陶登肖 文圖

隨著冬季到來,困難群眾冬季取暖需求成為黨和政府關注的焦點。如何做好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有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是我市民政部門近期工作的重點之一。
“叔,試一試衣服,看大小合不合適。”“加厚棉被、四件套,都給咱弄好了,冷了就直接能用上。”“上次來,看見咱家窗戶玻璃都碎了,今天,我們專門過來給咱窗戶安上玻璃,這樣冬天屋子里的熱氣就跑不了了。”
“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的關心。”“黨的政策越來越好了,每年都給我發新棉衣,這個冬天一定會跟往年一樣溫暖。”
連日來,鹽湖區民政局聯合鄉鎮辦、社工站、村(社區),根據前期入戶走訪困難群眾時梳理出的問題,為每戶定制了個性化的“取暖禮包”,切實兜住、兜準、兜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底線。
根據我市出臺的《關于切實做好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市民政局要求各縣(市、區)組織動員鄉鎮、村(居)委干部、社會救助協理員(網格員)和社會工作者等,對轄區內低保、特困人員、特殊困難老年人(獨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進行走訪排查,詳細了解是否存在衣食住行醫等方面的困難,是否享受相關社會保障政策待遇等經濟方面情況;了解與困難群眾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是否履行贍養扶養義務,是否經常看望或者問候;了解困難群眾家庭房屋和水電氣暖設施設備是否存在積雪、覆冰、煙囪堵塞隱患等安全方面情況;了解困難群眾是否有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居家適老化改造等服務需求情況等。
《通知》包括組織開展困難群眾的集中慰問、及時發放各類資金和物資、加強困難老年人關愛和探訪等,體現了“保基本、兜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特點。
“走訪過程中,如發現其他需要救助的困難群眾,要做到因人因戶施策,統籌各類資源,充分發揮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社會救助政策,實現應保盡保。”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在2023年開展“送溫暖送關懷”的基礎上,今年我市繼續發揚連續作戰、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精神,堅持“嚴、緊、深、細、實”工作作風,確保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進一步編密織牢兜底保障網。
“特別感謝民政部門給我發放了集中供暖取暖救助金,這大大減輕了我的負擔。”家住中心城區圣惠嘉園小區的特困供養人員秦新民說,他平時靠特困費用生活,還有一些基礎病,救助金對他來說就是雪中送炭。
據了解,為確保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進一步編密織牢兜底保障網,鹽湖區結合實際研究制定10項取暖救助措施,積極開展取暖救助工作。其中包括:為城區內集中供暖的低保對象、特困供養對象無力支付供暖費用的困難家庭給予取暖救助;為全區低保、特困供養對象無力購置、維修、更換取暖設施的,協助其安裝、維修、更換取暖設施;對無力承擔取暖電費、燃氣費等費用的低保、特困供養對象,發放臨時救助金等。
在鹽湖區社會福利中心3樓,用于保障低保、特困等困難群眾臨時過冬的100張保障床位已準備到位(上圖)。
《通知》要求,要加大臨時救助力度,充分發揮好臨時救助“救急難”作用,用足用活救助政策,不斷增強救助時效性,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嚴重困難的家庭,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充分發揮縣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作用,對遭遇重大生活困難的,采用“一事一議”方式提高救助額度,確保有難必救、凡困必幫。
同時,暢通社會救助渠道,暢通縣級社會救助服務熱線,積極對接“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及時受理救助申請,及時回應群眾訴求,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我市在保障困難群體溫暖過冬上,具體從哪些方面著手的呢?
保基本上,明確了及時發放各類資金和物資等措施,確保“應救盡救”“應保盡保”。
兜底線上,明確組織開展困難群眾集中慰問、加強困難老年人關愛服務和探訪、加強困境兒童關愛服務、主動排查隱患落實安全責任等措施,及時主動發現潛在困難群眾、及時主動發現困難群眾潛在風險、及時主動發現民政服務機構安全風險隱患并及時消除。
救急難上,明確了發揮臨時救助作用為遇困群眾救急解難、抓好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等措施,通過為因各種原因導致臨時遇困人員提供應急性、過渡性基本生活保障,幫助他們解決一時之難。
可持續上,明確了動員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困難群眾關愛幫扶等措施,形成全社會關心關愛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市民政部門將全力以赴落實落細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保障工作,綜合運用基本生活救助、臨時救助、物資發放等有力措施,切實把困難群眾冬季生活保障到位。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