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0-18
“楊醫生,我家姑娘班里同學痛經厲害,多方求醫效果不佳,她看我女兒痛經接受中藥穴位貼敷膏膜治療后明顯好轉,也想找你給看看。”
“楊醫生,你只給我做了一次穴位埋線,這個月我月經就按時來了。”
“張醫生,我上次喝了你的中藥,婦科問題很快就好了,也沒有復發。這都半年了,我想找你再給調理調理。”
……

自2023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婦科患者慕名前來臨猗縣中醫醫院,沉浸式體驗中醫特色療法的神奇,他們口口相傳,媽媽帶來了女兒、女兒推薦了姐妹、姐妹介紹了鄰居……每天,門診的、住院的、術后恢復期的患者集聚該院婦產科中醫治療室,一人一床一隔簾,開啟治療模式。雖然,她們的癥狀不同,但治療后的感受就兩個字“舒服”,特別是草本的香味彌漫開來,讓人身心放松。數據顯示,目前該院婦產科住院患者的中醫治療參與率達100%,門診患者中醫特色診療人次逐年增加。
據了解,該院婦產科成立38年來,一直注重發揮中醫藥特色治療優勢,與西醫醫院差異化發展。2023年,新一屆院領導高位謀劃、長遠布局,借著創建三級中醫醫院這一難得機遇,大力推進中醫婦科建設,向市級重點專科邁進。
2023年,中西醫出身的研究生楊華,擔任婦產科主任,為科室注入新鮮血液。上任伊始,她決心帶領科室團隊在中醫治療婦科方面闖出一片新天地。經過充分調研、多方請教,組織科內大討論,制訂了中醫婦科3年發展規劃,確定采用以中醫為主、西醫為輔的方式治療婦科常見病和多發病。如月經不調、痛經、月經前后諸癥;外陰陰道炎、盆腔炎;妊娠腹痛、先兆流產、產后身痛;外陰白斑、盆腔臟器脫垂、卵巢囊腫、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宮頸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等。為此,她和科室人員主動外出取經,引進中醫新技術、拓寬服務范圍,讓廣大婦女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簡、便、驗、廉”的中醫藥服務。
楊華說,在研究生學習期間,她跟隨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賀豐杰教授學習,讓她對中醫治療婦科疾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賀教授治療婦科疾病強調,不同月經周期根據其特點結合患者自身情況進行調理。同時,特別注重心理疏導,尊重每名患者。這一診治理念讓楊華深受啟發,診療中,她和科室人員一以貫之,在用藥物減輕患者痛苦的同時,不斷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另外,嚴格遵守九項準則,絕不濫用治療,而是根據患者的不同表現把脈問診、辨證論治,選擇最適宜的“中藥+中醫外治法”為患者診療,減輕患者的就醫負擔。

醫護的有效協同,讓中醫婦科步入快速發展軌道。“學習中醫基礎理論,對中醫護士至關重要,只有打好基礎,才能更好地應用中醫治療患者。”曾參加山西省護理學會首期中醫專科護士(師資)培訓班暨鄉村振興助力培訓班的婦產科護士長董潔深有感觸地說,中醫理論基礎知識的系統學習,以及中醫特色護理技術(包括耳穴貼壓、拔罐療法、中藥灌腸技術、穴位敷貼技術、灸法技術、中藥涂藥技術、刮痧技術等)的實地操練,讓自己的中醫護理技能大幅提升。回院后,醫院組建了新的護理團隊,她義不容辭地擔任了授課老師。從此,傳授新的中醫理念和中醫技術成了董潔的必修課,定穴、磨藥、刮拭、淋漬……她的每一次示范都很用心,希望用專業和熱愛為更多的婦科患者解除病痛。

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定期派婦產科專家,對該院婦產科進行業務指導,以及一對一幫扶,全面提升了該院婦產科的中醫藥服務能力。另外,該院重點完善中醫治療,增加科室診療病種,突出中醫特色在臨床的應用。同時,該院采取手把手教學模式,為科室增加中藥濕熱敷、督脈灸、藥物罐、穴位貼敷、穴位埋線等治療,拓寬了科室的中醫治療范圍及種類。截至目前,共接診患者4000余人次。
該院院長常衛全表示,醫院婦產科將進一步優化中藥調理,學習中醫經典及名家經驗,關注臨床有效的經典方藥的治則治法,積極推動經典名方在婦科的臨床應用,不斷提高臨床療效。同時,完善中醫外治法在婦科疾病方面的治療,增加中醫養生理念在日常診療中的宣教,為婦女全生命周期健康撐起一片綠蔭。
(楊崇義)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