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千載碑碣精魂在——從張樊村一幢古碑說起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0-08

■張引太 王秉偉

聽說聞喜縣郭家莊鎮張樊村搜集到近二百幢古碑碣石刻,感到好奇,一個小山村怎么會有這么多古碑碣石刻呢?近日慕名前往,果不其然,從所展拓片來看,不僅數量多,而且內容廣,涉及寺廟、功德、懿行、家規、禁令、教育、人文民俗等諸方面,說是“遺珍”,名副其實。

參觀中,筆者發現了其中一幢清朝光緒年間“登仕郎王哲懿行碑”,給人以警醒,很有意義。碑文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登仕郎王公名哲字聯吉,張樊村人,出生一普通農家,家境一般,但勤勞、有志氣,白手起家,生活儉樸,娶李氏女為妻。其妻荊釵布裙,衣著簡樸,不慕奢華,安貧樂道,夫妻同心,風雨同舟,有東漢梁鴻之妻孟光的遺風。后來王哲家資稍積,欲買一遺棄宅院,父老鄉親告誡其說,此宅風水不好,不吉利,一直不生發人口,前宅主因不發后人而遷居別處??赏豕摷獙Υ苏f不以為然,認為普通一宅院咋會藏匿吉兇?事在人為,風由德積,人生吉兇禍福全在人為。王聯吉夫婦定居此院恭行仁義處世,堅守勤儉家風,后來連生三子,人丁興旺,家道興盛。由是樹碑者感嘆說,吉兇禍福怎能拘泥于風水之說,其決定因素全在人之崇德行善,由此覺醒告誡鄉人,人生吉兇禍福不在風水不在天,全在個人所為,倘持身忠厚,治家親睦,處世和平,當“為人生三不朽”“人杰者地自靈”“為善之必有報”。

在中國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乃至近世,人們一直認為主宰人們命運的,一是神靈,二是風水。

先說修廟敬神。“人之所以修神祠者,何心哉?不過曰救苦難,免禍災,獲福報,以求神之永為呵護己耳”。為求免禍祈福,人們大興神廟建設,虔誠祈拜神靈,沿襲成風,多地亦然。

再說風水,風水本為人們依順自然之勢,選擇宜居之地,意在天時地利人和,一生平安順遂,后演變成迷信的教條,無論居家、墳葬都請風水先生看風水。陽宅者,看門論主,八門套九星,多選延年、生氣、天乙三方為吉,主次分明,長幼有序。陰宅者,看山論水,講究“三綱”“五?!?。

講究歸講究,試看歷朝歷代信奉風水擇地定向看風論水之家,幾家富貴幾家貧,幾家和順幾家憂?

一幢碑刻,反映出古代世風世貌,展示了古人的哲思和智慧。筆者進一步了解到,這些村莊的野寺殘碑與埋沒榛莽之中的斷碣均由以退休干部陳玉琪為代表的鄉賢和有關部門組織,號召動員村民參與搜集整理。這才將這些遺珍保留收藏保護,重現于世間。一直以來,他們致力于挖掘鄉村文脈,涵養鄉村文化,讓鄉村有源源不斷的故事可講,讓鄉村的形象更鮮明,讓鄉村更有持久的吸引力。

為了更好保護好鄉村文化,這支文保隊伍把心、情、思均沉到鄉村的石刻遺珍中——用歷史文脈定義鄉村文化主題,打造鄉村碑碣遺珍博物館,承載農村生生不息的文明密碼;將文博故事與鄉村民風民俗有機結合,打開了解鄉村的窗口;用數字媒介豐富鄉村故事的講述手段,塑造富有活力的鄉村形象,賦予了鄉村文化的吸引力;以文化符號擦亮鄉村名片,提升人們的獲得感、幸福感;開啟鄉村發展的新課題,不斷探尋傳統、擁抱未來,講述打動人心的鄉村故事。

平凡中透著偉大,樸實中蘊含著力量,這些新鄉賢無私的付出令人敬佩,老百姓頌贊他們:守住了鄉村文化之根,在保護和傳承鄉村文脈中作出了突出貢獻!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