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9-27
本報記者 李宏偉
彩繩飛揚、筆墨留香、“后稷”稼穡、書聲瑯瑯……這是9月21日鹽湖區后稷小學在新落成的校區開展教育教學特色成果展示的精彩場景,該校師生用藝術的表現手法,以集體的體藝活動,展示了后稷小學辦學六年來在閱讀、書法、運動、勞動四大特色方面取得的一些教育教學成果。

后稷小學師生進行書法特色展示。本報記者 閆鑫 攝
走進新落成的后稷小學校區,一樓教學大廳里展示著學生們的書法作品、手工作品以及勞動教育和書香閱讀成果,呈現該校素質教育教學方面的特色和亮點。在嶄新的操場上,師生們或揮筆書寫,或激情跳起五彩繩,或穿著古裝隨著音樂演繹后稷教民稼穡的故事,校園里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我們和老師一起表演書法臨摹,隨著音樂表演,在現場我感到了書法藝術的魅力,感受到了校園里墨香四溢的氛圍。”該校四年級學生劉子路說。
在參觀作品展示的同時,當日參加該校教育成果展示活動的家長還參觀了學校的后稷像、農耕科技館、農耕文化墻、翻轉式詞牌、書法教室、沙畫教室、夢想教室,領略了該校融合農耕文明和科技未來的校園文化特色,紛紛表達對后稷小學特色素質教育教學和校園文化的贊美。
近年來,后稷小學秉承“順興而育、自然成果”的辦學理念,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平臺和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在教學中,后稷小學以“學歷案”為載體撬動“生態課堂”教學變革。經過三年的教學實踐,后稷小學的學歷案生態課堂實踐,從“無”到“有”,從“教為中心”到“學為中心”,模式正在悄然發生轉變,助推新課程教育高質量發展。在書法教學活動中,該校從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出發,傳承漢字書寫藝術,形成了具有特色“后稷書法”教學模式。
在勞動教育中培育學生感恩之心,這是后稷小學勞動教育的宗旨,也是該校勞動教育的特色。在實踐中,后稷小學以“后稷”為名,以“勤耕文化”為辦學切入點,通過特色勞動教育,引領學生健康成長、長遠發展。在教學中,該校堅持將勞動教育與日常教學工作相結合,不斷豐富勞動教育的方式與內容,創新開展校園豐收節等活動,傳承后稷勤耕精神,培養學生熱愛勞動、懂得感恩的優良品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鹽湖區后稷小學校長許彩麗表示,新的學期,新的起點、孕育新的希望;新的目標、新的征程,實現新的跨越。下一步,后稷小學教育人將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宗旨,結合學校勤耕教育的辦學理念,創新教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讓每顆后稷“小種子”快樂成長,辦好群眾家門口的優質學校,為我市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