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9-20
翟冰冰
從8月底開始,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越來越多的人頻繁地打噴嚏,鼻腔中不斷流出像水一樣稀稀的鼻涕,鼻子覺得不通氣,還總鼻癢。有的人是早上剛起床那會兒癥狀明顯,或是天突然變冷、吸口涼氣后癥狀明顯,等天氣暖和一點,能好很多,但鼻子里還總是有鼻涕,能聽見一抽一抽的吸鼻子聲。有的人則更嚴重,不管什么情況下總是打噴嚏、流鼻涕,有的人還咳嗽、眼睛癢、流眼淚,總是覺得頭暈、頭悶悶,晚上睡不好,覺得腦袋不清醒,記憶力下降,嚴重影響學習和工作。
大家就會問,這是怎么啦?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這是鼻炎發(fā)作啦。鼻炎是由病毒、細菌、過敏原,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炎癥,主要表現為鼻塞、鼻癢、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鼻炎類型很多,而現階段出現的大部分是過敏性鼻炎。
是什么原因造成鼻炎的呢?主要是天氣變冷了,冷空氣刺激導致的,也就是人們說的冷空氣過敏。冷空氣過敏的人,都是免疫力低的人。在中醫(yī)的理論中,人體的免疫力來自胃氣。所謂“胃氣”,泛指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脾胃消化吸收能力正常,則人們身體康健,免疫力強。如果平時不注意,頻繁吃雪糕、喝冷飲、吃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食物、大量吃水果、過食甜食等,均會損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那么這部分人的免疫力就低。因為不良的飲食習慣,損傷脾胃,在中醫(yī)上來講,就是“寒痰”“寒飲”。“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脾胃生成的“寒痰”“寒飲”,平時在肺里面貯存著,并沒有排出體外。“寒痰”“寒飲”在肺里貯存的時候,也在消耗肺陽,使得肺陽氣不足,就是人們說的把肺也給弄涼了。
免疫力低的人,對冷空氣的抵抗力就低。當天氣變冷后,外界的冷空氣一刺激,平時貯存在肺里面的“寒痰”“寒飲”,就會“動”“往上跑”,出現頻繁地打噴嚏、流清鼻涕、咳嗽等癥狀。既然是天氣冷后在脾胃功能差、肺涼的患者身上出現的,那么就讓肺熱起來,癥狀就解除了。
用艾灸讓肺熱起來。使用艾灸,可以溫經散寒,讓身體各個臟器熱起來,同時能祛除寒氣。身體各個臟器尤其是肺熱了,對涼天氣的抵抗力就增強了,自然不會因為天氣變化而出現鼻塞、流涕等癥狀。
用艾灸灸大椎讓肺熱起來。大椎是督脈上的穴位,為手足三陽經和督脈的交會穴。在后背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大椎是升補全身陽氣最快捷的腧穴,同時大椎還是治療肺系疾病的特效穴。通過艾灸大椎,能快速讓肺熱起來,肺熱了,抵抗冷空氣的能力提升,自然鼻塞、打噴嚏、咳嗽等肺系癥狀能快速緩解。另外,大椎在督脈上,督脈行經顱腦,通過艾灸大椎,還能改善后循環(huán),改善頭暈、頭悶沉等癥狀。隨著上述癥狀的減輕,自身會慢慢覺得頭腦清醒了,注意力也集中了,晚上睡眠也好了。
在家進行艾灸大椎這些事項要注意:自己在家進行艾灸大椎操作推薦艾條。艾灸分為直接灸、間接灸等,大家自己操作的話,推薦艾灸盒,將艾條放入艾灸盒中進行艾灸,這樣操作簡單易掌握。
操作時需注意:體位是趴在床上,使頸部充分暴露,身體其余部位注意保暖。趴在床上時可以將枕頭墊在下巴和胸部之間,這樣更舒服;將點燃的艾灸條放入艾灸盒中,將艾灸盒放至頸部,頸部會有溫熱的感覺,如果感覺太熱或者不熱,注意調整艾條的位置,使患者頸部始終有溫熱的感覺;每次大概灸30分鐘;艾灸過后,皮膚毛孔處于打開的狀態(tài),拿開艾灸盒后,要保持頸部保暖,不能吹風受涼,不能立刻洗澡,艾灸后,有的患者會覺得口渴,這是正常現象,只需少量、多次飲用溫開水即可;操作全程注意防止操作不當,造成患者燙傷或引起著火;艾灸大椎補充陽氣是一個循序漸進、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若肺涼的程度淺,那么癥狀很快就能得到緩解;如果肺已經很涼了,平時穿衣也比較厚,那么剛開始艾灸,癥狀緩解不是很明顯,需要多灸幾次,才能看到效果。
(作者單位:市中醫(yī)醫(yī)院)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