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9-19
新學期伊始,在絳縣冷口鄉中心學校教室,樊慧娟和校領導班子在認真聆聽新教師講課。課后,樊慧娟對新教師不斷鼓勵,勉勵她從細節入手,關注每一個孩子的聽課狀態。

“這是我們開學后進行的常規活動,新老師講得怎么樣,學生們能不能接受,這些都要在課堂中檢驗。”樊慧娟說,希望通過結對子“傳、幫、帶”,讓青年教師早日成為基層教育的中堅力量。
執教32年來,樊慧娟始終將孩子們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贏得了學生家長及社會的廣泛認可。前不久,在慶祝第四十個教師節暨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活動上,樊慧娟榮獲“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面對榮譽,她謙遜如初,繼續扎根鄉村,用愛與奉獻詮釋人民教師的責任與擔當。
堅守山村學校30余年
1992年,19歲的樊慧娟回到家鄉,踏上三尺講臺,手握一支粉筆,在一塊用墨汁涂成的黑板上奮筆疾書。當教師是樊慧娟從小的夢想,但基層教育的艱苦程度遠超她的想象。
“當時學校大門形同虛設,校園圍墻也是殘垣斷壁,村民可以隨意進出。遇到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我要立刻帶領孩子們收拾書本,找臉盆、瓶子來接水。”樊慧娟回憶著,“還有一間教室的墻上裂了兩指寬的縫隙,冬天雪花呼呼直飄進來,好多人手上都生了凍瘡?!本褪窃谶@樣的環境下,樊慧娟堅持每周日晚上提前到校,一個人住在學校里,爭取更多時間批改作業、鉆研教材。
幾年后,樊慧娟結婚生子,迎來了人生角色上的轉變?!昂⒆映錾螅胰讼M夷苋タh城工作,照顧孩子也方便。”樊慧娟坦言,面對選擇,一開始自己也在猶豫,但是一想到那些可愛的孩子們眼里充滿了對老師的信任、對知識的渴求和對未來的憧憬,展現出來的永遠都是活潑開朗、樂觀和積極向上,她便堅定了自己的決心,讓老公辭掉工作回家專門照顧孩子,自己繼續扎根鄉村。
“當初選擇教育的初心,不就是想用知識和愛心去澆灌祖國的花朵嗎?”樊慧娟微笑著說。
憑著這份對教育的熱愛與執著,樊慧娟帶的班級成績總是名列前茅。據當年樊老師的學生樊婷婷回憶,“老師不僅教授我們課本知識,還總是努力培養我們對數學的興趣,經常自己找資料,精選一些思考題給我們抄寫到黑板上,幫助我們拓展數學思維”。
受老師的影響,樊婷婷如今也選擇回到冷口鄉,成為一名鄉村數學教師,和樊老師成為同事。“樊老師經常告訴我,要用孩子容易理解的語言上課,留心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隨時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p>
擇一事,終一生。從冷口鄉的郭堡小學、宋中小學、宋西小學到宋莊小學、冷口小學再到冷口中心校,樊慧娟連續多年堅持帶畢業班兼數學教研組組長,在學困生的輔導上更是不厭其煩、循循善誘。
“家長把孩子送來是給了咱多大的信任,我不能讓他們失望?!北е@樣的想法,即使面對愛人住院、父母離世,樊慧娟在悲傷之余總是將學校和孩子放在第一位。
30多年的寒暑易節,樊慧娟親眼見證著一批批孩子們的成長,也感受著山村學校翻天覆地的變化。
“教學環境越來越好,新學校干凈漂亮,電腦室、圖書室、科學實驗室等功能室設施設備齊全,連校園的小廣場都鋪上了塑膠,學校可以開足開齊音體美勞等各項課程,城鄉學校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狈劬旮吲d地告訴記者,今年還有11名從縣城回來上學的孩子,讓老師們的動力更足了。
用心用情關愛留守兒童
在鄉村學校,留守兒童普遍較多,冷口鄉中心學校的情況也是如此?!斑@就要求我們教師除了上好課,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擔當起父母的角色,給予孩子更多的愛與溫暖。”樊慧娟說,“一次放學后,有幾個低年級的小朋友沒有事情做,我就給他們講《爸爸的臂彎像艘船》的故事,孩子們很感興趣,聽著聽著有一兩個孩子的眼睛紅起來了,可見孩子們都是非常敏感的,需要我們更多陪伴。”
在學生的生活上,樊慧娟可以說是無微不至。校園里經??梢钥吹椒蠋煄秃⒆哟蝻?、洗頭、剪指甲……“她特別關心孩子,總在課余義務給學生補課,家長見到她都特別親。”副校長張曉娜說。
在樊慧娟帶的班級上,學生小文特別頑皮,上課不是睡覺就是搗蛋,學習跟不上節奏。為了讓孩子能養成好習慣、愛上學習,樊慧娟就利用午休時間給孩子補課?!昂⒆硬晃缧荩乙才阒?,帶他到我的辦公室,從最簡單的加減法教起,每天學一小會兒,漸漸地,孩子也能坐得住了,對學習也更有信心了?!狈劬瓯硎?,孩子最近的學習習慣好了很多,上次考試,小文的數學成績有了很大進步。
“樊老師對我很好,希望老師能帶我到畢業?!毙∥母嬖V記者,以前他不喜歡學數學,現在在老師的引導下,覺得數學還是挺有趣的。
2022年春季,學校調整課程,讓樊慧娟教科學課。這對于她這個年近50歲的教師來說完全是陌生的,再加上現在的科學已經不再是原來的死記硬背,而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注重實驗過程。這些對她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從這開始,每一次實驗,她都是課下先做好幾遍,觀察實驗現象,尋找實驗規律,得出實驗結論,確保實驗的準確性,然后再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徹底改變了“老師動口說,學生死記答案”的教學方法。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在多年的任教生涯中,學生小杰給樊慧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杰父母離異后,父親受不了打擊得了抑郁癥,小小年紀的他倍感失落。在接觸過一次網絡游戲后,小杰便被深深吸引,于是偷家里的錢到鎮上的網吧通宵上網,且有愈陷愈深之勢。發現這一狀況,樊慧娟利用休息時間進行家訪,給他帶一些生活用品和零食,生活上關心他、鼓勵他,給他講一些做人的道理,轉變他的人生觀、世界觀。課堂上,多關注他的學習,經常提問他,并讓其他同學跟他結對子,鼓勵他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以增強其自信心。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他對網絡的沉迷逐漸淡化了,學習也步入了正軌。
“我始終覺得,學習成績是其次的,讓孩子有個健康向上的心態,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向陽生長才能有不竭動力?!狈劬杲洺8嬖V自己,教育就是要善于發現每一名學生的閃光點,無論是如米小的苔花,還是奪目的牡丹,在教育的百花園中都同樣重要、同樣美麗。
記者手記:初見樊慧娟老師,她身穿正裝、行事干練,給人一種踏實認真的感覺。了解過后,樊慧娟老師對教育工作幾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更是讓人動容。在多年的教學中,她愛生如子、以德樹人,如園丁一般澆灌每一株幼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留守兒童生活的知情人、學習的引路人、成長的呵護人。
采訪中,我們還看到多年前的老照片,那時鄉村的教育環境還很落后,教師資源也很不足,而如今,鄉村教育有了明顯提高,越來越多的教育資源向鄉村傾斜,隨著國培計劃、優師計劃等深入開展,更多有能力的優秀教師、青年人才走向鄉村一線,相信未來的鄉村教育將迎來更高質量發展。 記者 杜磊 陳怡霏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