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9-12
記者 韓維元
“他能吃苦,也不怕吃苦,是能干事的好干部!”
“他點子多,腦子好使,給我們村制定的發展路子可行!”
“他和善誠懇,真心為老百姓辦實事,為他點贊!”
……
這些簡單樸實的話語,是絳縣古絳鎮牛村村民對駐村第一書記苗強的評價。
2023年7月,苗強在絳縣鄉村振興工作第一書記考核中取得第一名,被列入2023年第三季度駐村工作“紅名單”。有成績他不驕不躁,繼續扎根基層、一心為民履職盡責,把村里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把群眾的難題當作自己的難題,用真情和實干溫暖著牛村村民,用擔當作為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角色轉換展擔當
2023年5月,市市場監管局選派有基層工作經驗的苗強到牛村駐村幫扶。
初到牛村,苗強深知打鐵還需自身硬,干事更要本領強。為了更好地開展駐村工作,他狠抓鄉村振興政策業務知識學習,領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相關政策,迅速實現了角色轉換。
在駐村幫扶工作中,苗強“舍小家顧大家”,帶領工作隊堅守五天四夜,走訪入戶,了解村民身體狀況、生活現狀、家庭收支情況,宣傳黨的惠民政策。
苗強深刻認識到,作為駐村第一書記,自己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和使命。他明白,要想帶領牛村村民走上鄉村振興之路,就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于是,他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相關政策法規和業務知識,不斷充實自己。同時,積極向當地的干部群眾請教,了解牛村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為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鄉村振興工作從來都不是簡簡單單一句話,我也是在邊干邊學、邊學邊干中成長。”在實踐中,苗強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記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識、初心使命。他堅持民生無小事,為民真辦事辦實事。
苗強了解到脫貧戶陳石滾是肢體殘疾二級,行動不能自理,便按程序為他申請了輪椅;幫助脫貧戶蘭瑞愛外孫女申請到了幼兒園入園補貼;針對監測戶王丁玲兒子學業進行開發式幫扶;協助村委做好危房改造動態保障工作,有效解決了困難群眾住房難題。同時,繼續做好防返貧動態監測排查,做到應納盡納、不漏一戶一人。他用心用情用力做實做細做好鄉村振興工作,把黨的好政策綿綿密密地落到實處,實實在在增加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
在學習過程中,苗強始終保持著謙虛謹慎的態度,他深知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不斷地學習和進步。他說:“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更好地為村民服務,才能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和重托。”
正是這種謙虛謹慎、不斷學習的態度,讓苗強在短時間內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第一書記。
黨建引領促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農村的事,要靠好的帶頭人,靠一個好的基層黨組織。”苗強深知黨建工作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性,把黨建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協助村黨支部規范“三會一課”制度和主題黨日活動。
為了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苗強積極開展“我向大家講黨課”活動。每次開會,他都帶頭講,并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輪流向大家講,講黨的二十大精神、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這種方式不僅有效規范了基層組織生活紀律,激發了黨組織活力,還教育引導村里的黨員干部增強了率先垂范意識。
此外,苗強還組織村“兩委”干部開展參觀學習,增強黨性修養。帶領村“兩委”班子開展了“牢記領袖囑托,踐行時代使命”走進運城博物館和運城鹽湖主題黨日活動;到周邊縣市參觀學習鄉村振興先進經驗……這些都有效激發了村“兩委”干部、技術能人及村民代表投身鄉村振興的熱情。
在苗強的努力下,牛村的基層黨建工作呈現了新面貌。他嚴格按照新時代黨員標準,幫助村“兩委”培養政治過硬、敢于擔當、有文化的黨員,并將退役軍人納入村“兩委”干部的后備人選。著力從農村致富能手、年輕黨員等群體中,選拔一批思想素質好、業務能力強、干事熱情高的能人充實到村“兩委”班子,進一步優化了隊伍結構,提高了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產業富民譜新篇
產業興則鄉村興。
在調研走訪的基礎上,苗強提出了傳統農業穩中發展、中藥材產業突破提升的產業發展思路,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對牛村產業進行了五年發展規劃。
絳縣連翹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牛村地處絳山腳下,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自然條件,讓這里生產的中藥材連翹顆粒飽滿、有效成分含量高,全村種植連翹面積達到2000余畝。
牛村雖然連翹種植面積大,但連翹種植戶的產量卻高低有別,質量也參差不齊,更談不上深加工。“我算過一筆賬,如果我們能將連翹進行初加工后統一出售,那全村的連翹產值能比現在翻一倍。”苗強告訴記者,要提升連翹的產品附加值,讓牛村的連翹在市場上具備競爭力,建立標準化體系是關鍵,怎么種、怎么管、怎么收、什么時間收,有了統一標準,才能保證連翹的質量。
說干就干,有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苗強立馬行動起來,由村“兩委”牽頭成立專業合作社,解決農戶單打獨斗的問題,可讓全村的連翹種植戶化零為整,形成合力,樹立品牌意識。同時,發揮市場監管部門的職能優勢,邀請省里相關專家來到牛村實地調研、現場指導,結合現有的標準體系,為農戶講解連翹管理技術,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并積極和村里的種植能手開展座談,把他們的種植經驗轉換成可借鑒的標準素材,建立了牛村自己的連翹種植標準。
同時,依托牛村竹林溝依山傍水、空氣濕潤的小環境優勢,協助村“兩委”積極爭取竹林溝鄉村農旅融合發展項目。目前,竹林溝蓮菜池項目正在建設中,運營后可以通過特色產業與觀光旅游實現集體經濟的增收,也將有效發揮聯農帶農機制,增加脫貧戶和低收入群體的收入。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幫扶單位職能優勢,積極協調推進縣域中藥材山西標準標識工作,爭取引進中藥材深加工企業,對牛村連翹品牌進行推廣宣傳,對連翹產業進行延伸拓展,讓牛村的連翹產業在質量、品牌、產值上實現全面提升,為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夯實基礎。”望著連片的連翹地,苗強信心滿懷。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