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9-04
本報訊 一方想買木材,一方想賣木材,雙方口頭達成木材買賣合同后,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矛盾,賣方拒絕退還買方起初支付的訂金,怎么辦?前段時間,稷山縣人民法院化峪法庭就審理了一起因退還訂金引發的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經過承辦法官的耐心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調解意見并當庭履行完畢,矛盾糾紛得到徹底化解。
事情是這樣的:2018年,原告想從被告處購買木材,雙方前往現場查看木材質量后,口頭達成木材買賣合同。之后,原告通過微信轉賬方式支付給被告1萬元,被告回復“收到訂金?!焙笤鎻谋桓嫣庂徺I三車木材并實際支付相應價款,未使用10000元訂金進行抵頂。后原告要求退還訂金,被告因為各種原因拒絕。
案件到了法院后,承辦法官分別聽取了原、被告意見,雙方各執一詞,分歧較大。原告稱,被告實際交付的木材與自己當初預定的質量不同,以次充好,存在欺騙嫌疑,并扣留訂金拒不返還,欺負自己是外地人。
被告辯稱,原告在其處預訂的木材數量較多,拉走三車木材后,因行情降價,便不要之前預定的剩余木材了,給自己造成很大損失,不同意退還訂金。
承辦法官在查閱雙方證據時發現,二人未達成任何書面協議,雙方訂購木材的數量、質量均為口頭約定,無從查證,遂采用背對背調解方式分別給二人分析各自證據的欠缺,通過耐心溝通和釋法明理,最終雙方各自退讓一步,達成調解協議并當場履行完畢。至此,一場訂金風波圓滿化解。
法官提示,合同當事人訂立合同時,應盡量采用書面形式(包括紙質及電子形式等),對合同當事人、標的、數量、質量、價款、履行方式、期限等作出明確約定,以便在履約過程中發生糾紛時,有據可查。 (景麗丹)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