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間:2024-08-30
探秘寶藏村
絳縣古絳鎮郝家窯村偏居一隅,如被時光遺忘,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的建筑風格、民居方式、生活習慣等古老印跡,是探尋遺忘記憶的好去處。
去年,郝家窯被評為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
郝家窯地處中條山下、涑水河畔,位于絳縣、垣曲、聞喜三縣交界處。
郝家窯村史簡潔:清朝末年,河南鞏縣郝姓兄弟搬遷至此,挖窯而居,漸漸成村。

美在風景
郝家窯之美,美在風景。
沒有過度開發,鄉野風貌保存完好。
村子緊臨涑水河,200米之遙,河的另一側就是中條山。抬頭見山,低頭有水,風景旖旎,地肥水美。
初秋的郝家窯,掩映在綠樹中。參天樹木遮天蔽日,護佑著寧靜的小村;家家門口都有鮮花綻放;豐收的玉米鋪滿村子,黃澄澄的,引得小鳥成群結隊起起落落嘰嘰喳喳,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村婦女主任陳紅香兼任該村業余講解員,做過鄉村教師的她總能精準地get到每個講解點。她說:“如果早來一兩個月,整個村子被花香包圍,200畝盛開的玫瑰花使空氣都香噴噴的。現在玫瑰花是謝了,但做成的玫瑰花茶、玫瑰花醬、玫瑰純露、玫瑰精油都在……”村里建有玫瑰花加工廠一座,就地取材,產品遠銷各地。
以農林種植業為主的郝家窯村是晉南著名的苗木基地。近幾年郝家窯發展鄉村旅游,還建有鈣果園、親子采摘園、植物迷宮等。
美在古韻
郝家窯之美,美在古韻。
郝家窯,顧名思義,以窯居為主。
村里現存地窨院20多座,分為下沉式、凹字形(坡形)和靠崖式3種形式。
下沉式就是在一個平地上,挖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坑,然后在坑的四周底部打窯為洞;坡形是指靠著一個斜坡挖出一面崖,然后在崖的底部打窯為洞;靠崖式是依據現有崖,直接挖窯洞。
村里從2018年開始打造鄉村旅游項目,修復了5座地窨院,建成了“山西晉堯民俗博物館”。5院在地下相連,分為5個展區,分別展示了明、清到改革開放期間的晉南家具、生活起居用品、農具、古代陶瓷、紅色文化物品共2000多件。
那些早已隱入塵煙的大花轎、馬拉轎車、多道機關的錢柜、四指多長的繡花鞋,以及草鞋、木屐、馬燈等,在這里都有實物展示。每個老物件都是歷史,有文化、有內涵,蘊涵著前人智慧。許多游客從北京、上海等地遠道而來,就是為了追尋歷史,回顧祖輩曾經的生活,撫古惜今,感悟生命。
這里被省市縣多部門、多學校列為科普教育基地、革命傳統教學基地、鄉村振興示范村教學點等。
美在希冀
結合鄉村旅游,郝家窯村為增加集體經濟收入,2019年引進梅花鹿養殖產業。
梅花鹿養殖,不僅可以滿足游客親子觀賞、喂養,還可開發梅花鹿養生產品。
據介紹,梅花鹿全身是寶,鹿茸、鹿筋、鹿鞭、鹿尾等均可作為養生產品研發。
目前的梅花鹿養殖場占地20畝,養著100只梅花鹿。隨著養殖技術的日漸成熟,計劃增加至500只。
春賞花、夏采果、秋觀景、冬養生。
經過幾年的努力,郝家窯已建成以窯洞文化展示、民俗文化傳承、青少年研學教育、生態旅游觀光、蔬果采摘體驗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示范村,慕名前來的游客絡繹不絕。2018年至今,年均接待游客5萬余人次,村民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致富,初享旅游紅利。
針對村里研學旅游發展迅猛的態勢,目前,村里正在建設水耕工廠項目。接下來,將再開發20座民俗院落,新增游客接待中心、蓮花池、涑水河邊露營地等項目……
藍圖已繪就,村“兩委”正帶領全村人,大步邁向鄉村旅游產業致富的康莊大道。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