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團委書記霍嘉琦:

投身基層實踐 書寫青春答卷

——大學生實習實訓大家談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8-29

大學生的暑假有多精彩?有人寄情山水,于曠野中追尋風的方向;有人舉起“回歸自我”的大旗,高呼“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而有這么一群人,選擇投身基層實踐一線,以沃土良田為“卷”,以實習實訓為“筆”,用心、用力、用情答好“返家鄉”這個命題。

今年以來,運城市實習實訓大學生申請數、達成合作數和到崗數均位列全省第一。在運城市2024年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工作總結會暨成果展上,實習實訓單位代表分享了大學生實習實訓工作經驗做法,實習實訓大學生代表匯報了各自的實習收獲。

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團委書記霍嘉琦:

在實踐中增長經驗


開展大學生實習實訓活動,是落實省、市青年工作相關政策的有效途徑,既可以為運城高質量發展儲備、培育源源不斷的青年人才,又可以推動省校合作縱深發展,引導更多青年學子了解運城、認識運城、扎根運城。

對于學生而言,他們需要借助實習實訓的機會,有效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本領,做好書本與實踐的銜接。對于中院工作而言,“案多人少”,需要廣泛吸收大學生實習實訓。

中院除了按照要求接收在“實習山西”上報名的學生外,還積極接收包括運城學院在內的多家高校暑期實習生的線下報名,并且廣泛發動院里干警介紹親戚朋友家的大學生來我院參加暑期實習。據統計,今年中院通過各種途徑共吸收實習大學生50余人。

嚴格規范大學生實習流程,以“實習山西”報名為例,中院構建起“團市委-院團委-人事部門-業務部門”一條龍工作流程。入職后,對各位實習生進行統一崗前培訓,著重強調規矩意識、制度意識等。中院團委會依據學生專長意愿和各庭室的需要,合理分配實習崗位。此外,中院團委每星期了解一次實習學生的工作表現,便于實習結束后給予綜合評價。

同時,讓法學專業的學生在一件件生動的案件中將已經掌握的基礎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例如,一件案件的辦理不是僅限于開庭階段,開庭前需要聯系雙方當事人提交證據,開庭時需要做好庭審記錄,庭審后要進行案件討論,判決后要做好案卷整理掃描歸檔等。

當然,大學生實習時間明顯不足。我希望加強與運城各高校的溝通聯系,增加日常實習機會;組織“走進法院”的實踐活動,邀請學生來我院旁聽庭審,參與模擬法庭,將學習理論轉化為學習實踐。

新絳縣實習實訓大學生楊儀琳:

知家鄉、愛家鄉、贊家鄉


上崗伊始,我參與了啟動儀式和崗前培訓籌備全過程,接受了縣情培訓、保密教育,了解了辦文辦會、就業政策,學習了文檔協同編輯、團隊云共享文件夾等辦公小妙招,滿滿的干貨讓我的“職場初體驗”豐富又充實。同時,通過“團務百科”小程序學習黨團理論政策、規章制度,不斷給自己“充電蓄力”。

在瑞恒農業,見識了溫室智能溫控、水肥一體化等現代農業高科技手段;在新和村一米農場和艾草加工廠,看到了創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生動實踐;遍歷文廟、龍興寺、絳州署及澄泥硯文化園,對“歷史文化名城”新絳有了更具象化的認識。

參加“反校園欺凌”主題觀影,我堅定了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決心;在“保護母親河”活動中,我化身“河道清潔員”,撿拾垃圾、宣傳環保,用汗水詮釋“熱辣滾燙”的青年擔當;和托管班小朋友一起稻田研學,編織稻稈手環、在水世界快樂嬉戲,驚嘆于新絳的鹽堿地也能種出飄香的水稻。

同時,我積極報名“用心講新絳故事·用情做絳州代言”大學生誦讀展演,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訴諸筆端,改編了《我在新絳等你》文稿,宣傳家鄉。

做活動策劃時,制作“心語共鳴”小信箱,創新撰寫公眾號推文、剪輯視頻,參與大學生文化衫、“青春新絳代言人”聘書、讀書交流會背景、新絳青年發展型城市Logo,以及音響、書簽、明信片等家鄉文創禮品設計……在“共鳴、共情、共振”中滲透愛鄉情感。

與數十年扎根基層的前輩相比,一月實習時間實在太短;但與待在象牙塔里的自己相比,一月實習時間也足夠珍貴。我在這里遇見、收獲、成長,也覓得未來方向。

永濟市杏北社區黨總支書記葛麗麗:

讓社區治理工作更有活力、更具朝氣


通過大學生實習實訓工作,更多的大學生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踏出社會實踐的第一步。他們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幫扶慰問、清潔家園、排查安全隱患等各方面的志愿服務活動,不僅提高了社區的辦事效率,還能讓學生發揮所學,把理論轉化為實踐,讓社區治理工作更有活力、更具朝氣。

杏北社區自2024年寒假起,開展了兩次大學生實習實訓工作,累計30余名大學生參加,讓大學生體驗社區崗位工作內容。同時,利用大學生力量,啟動未成年人寒暑期公益托管班,先后幫助70余戶家庭解決假期托管難題。

一是結合特色專業,以人適崗、以崗育人。杏北社區圍繞轄區“一老一小”重點工作,結合大學生自身專業及特長,精心設計實習實訓工作具體崗位,做到以人適崗。同時,成立社區實習實訓工作領導小組,綜合協調實踐大學生的日常管理、權益保護等問題,保障實習實訓工作規范性開展。

二是創新工作方法,注重實踐、增長才能。針對暑期托管班志愿者崗位的大學生,就崗位服務內容、應急救護、心理健康、如何輔導兒童、志愿者注意事項等方面開展培訓。引導志愿者充分發揮自我特長,精心設計了“七彩夏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讓大學生、小朋友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度過歡樂而又充實的暑期。

三是賦能基層治理,青春助力、提升效能。社區以大學生實習實訓工作為依托,擴大服務范圍、延長托管時間,開辦暑期公益托管班,13名返鄉大學生為35名兒童提供為期30天、每天不低于7小時的暑期集中托管服務。同時,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能動性,動員大學生入戶,開展防電信詐騙宣傳。

芮城縣實習實訓大學生李瑞暄:

以青春之名,不負家鄉


實習期間,我主要負責信息編發與審核、縣長信箱留言處理、政務新媒體內容更新等工作。這些看似瑣碎的日常,為我打開了了解政務工作的大門,使我深刻意識到電子政務在打通政府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推動政府數字化轉型、提升服務效能等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更加堅定了我以所學知識回饋家鄉、服務家鄉的堅定決心。

實習中,我參與環境保護、巡河護河行動,為奮力描繪“黃河明珠·秀美芮城”錦繡畫卷增添青春的活力與希望;跟隨講解員的步伐體驗家鄉文化魅力,在廣仁王廟體會唐代木構建筑的精妙絕倫,于呂公祠感悟芮城聚焦“兩個轉型、文旅先行”的堅定步伐;站在十字路口,一次次指揮與勸導,與全民攜手為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實習期間,團縣委貼合青年實際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讓實習生涯更充實,也讓我深刻體悟到奮斗的青春最美麗。

參加青馬工程培訓班、讀書分享及主題團日活動,我廓清了一些思想迷霧,對完整的理論體系有了更深的認識。在“我和我的家鄉”演講比賽中,我對家鄉有了更深的自豪感。依托“山水學張”直播平臺,我化身助農主播,將青春的熱情與家鄉的發展緊密相連,將家鄉的特產推向更廣闊的市場,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血液與強勁動力。

在這里,我切身感受到了家鄉的文化傳承、觸摸到了家鄉的發展脈搏,也激發了我以身許國、回報家鄉的豪情壯志,不斷凝聚起“熱愛芮城 共謀發展”的磅礴力量。

□記者 陶登肖 文 茹雅 圖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