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萬榮縣凝聚巾幗力量助推移風易俗、助力鄉村振興——

全能“媽媽團” 文明新風景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8-06

本報記者 李丹鳳

“媽媽們”作為維持夫妻關系、母子關系、婆媳關系、妯娌關系、鄰里關系的重要橋梁紐帶,在農村紅白事操辦、婚戀觀念引導、家風民風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萬榮縣大批婦女自發組建起文藝團體,用舞蹈、戲曲等文藝表演形式,歌頌黨的好政策、贊美偉大新時代,并助推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助力鄉村振興,她們就是“樂善萬榮媽媽團”。

紅白事中的義務助演團。多年來,城鄉紅白事盛行邀請民間文藝團隊,使得婚慶演出價格水漲船高,加重事主支出負擔。通過“樂善萬榮媽媽團”群眾展演活動,萬榮縣200多個社區、村充分挖掘轄區熱情主動、喜愛演藝的人才資源,組建起“媽媽團”文藝演出隊伍,太賈村、皇甫村、青谷村等一些常住人口較多的大村甚至組建起五六支“媽媽團”隊伍。“媽媽團”或吹拉彈唱,或載歌載舞,為本村紅白事義務助興演出,通過富含正能量的“三句半”、鑼鼓、歌曲、廣場舞等文藝節目帶動了團結和睦的鄰里關系,有效減少了農村大搞排場的演出現象,使紅白事簡辦逐漸形成共識。

婚戀市場的紅娘主力軍。“媽媽團”成員大多待人真誠、熱情主動,且年紀相仿,掌握適齡青年資源多。一方面,她們充分利用排練閑暇時間,為身邊青年男女們牽線搭橋,使其實現信息共享。另一方面,由各級婦聯牽頭發揮群團組織的職能優勢,動員熱心公益、熱愛婚戀事業的“愛心媽媽”組建“搭鵲橋 牽紅線”公益紅娘文明實踐隊伍,舉辦“蘋聚賈村 果然是你”“鵲橋牽手 脫單聯姻”等青年聯誼活動十余場,有效緩解了該縣青年婚戀交友困境。

婚喪嫁娶中的“圍裙幫忙隊”。“媽媽們”為辦好村中紅白事自發組建婦女幫忙隊,由各村婦女主席擔任隊長,其他成員由各家“女管事”組成。“媽媽們”精通農村習俗禮數和規定程序,熟悉并掌握村里村外紅白事的規矩和標準,哪家有紅事白事,隊長第一時間到場,并迅速組織隊伍,大家圍裙一戴就開始工作。紅事中,“媽媽們”白天做菜端盤忙前忙后,晚上監督過度勸酒和低俗婚鬧,弘揚婚俗新風;白事中,幫忙隊第一時間幫助料理事宜,安慰家眷,與主事人溝通樂班安排、上香時間等具體事項,考慮周全,讓主事人省心省力。

家風傳承中的橋梁紐帶。該縣充分發揮“媽媽們”在家庭教育中的紐帶作用,通過她們的言傳身教,將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孝親敬老的優良傳統貫穿于生活日常,將新思想、新理念、新型婚戀觀貫穿到子女教育中,以良好家風弘揚婚俗新風。同時,依托家風家訓評選“好婆婆”“好媳婦”“星級文明戶”等,培育群眾身邊可學可信的優秀典型,使其帶頭摒除封建迷信、倡導婚戀新風、簡辦紅白事,讓廣大家庭在踐行移風易俗中學有榜樣、行有標桿。

近年來,通過“樂善萬榮媽媽團”的工作實踐,萬榮縣走出了一條以“媽媽們”為主體、群眾文化活動為載體、移風易俗為內容、文明婚俗引領為重點的覆蓋全縣、帶動全民的實踐道路,把“樂善萬榮媽媽團”逐漸打造成黨在農村的宣傳隊、鄉風文明的“播種機”、移風易俗的帶頭人、產業振興的“助推器”和干群和諧的“連心橋”。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