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8-06
本報訊(記者 趙卓菁)7月29日、30日,中華文明起源進程中的生業、資源與技術課題結項研討會暨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發掘現場專家論證會在我市召開。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27所高校及科研機構考古專家學者應邀參加,共同探討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階段的歷史面貌,揭示當時技術與生業的特點和發展演變規律。會議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絳縣人民政府、運城市考古隊承辦。
中華文明起源進程中的生業、資源與技術課題結項研討會開幕式于7月30日上午8時隆重舉行。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范文謙表示,中華文明起源進程中的生業、資源與技術研究旨在探討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階段的歷史面貌,揭示當時技術與生業的特點和發展演變規律。近年來,山西省圍繞“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等重大課題持續發力,為實證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推動中華文明起源與形成研究,作出了山西貢獻。希望以本次研討會的召開為契機,進一步推動山西中華文明起源與形成的研究與探索,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黨委書記陳建立指出,中華文明起源進程中的生業、資源與技術課題研究任務重、研究團隊龐大、管理難度大,在有關單位的指導、幫助下,形成了強有力的科技考古創新團隊,營造了濃厚的多學科交叉研究的創新氛圍,取得了很多優秀研究成果,強有力地推動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整體進展。在中國考古學進入黃金時代的今天,我們要更加團結、更加拼搏、更加創新,為實現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這一宏偉目標而不懈奮斗。
運城文化底蘊深厚、考古資源豐富,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近年來,運城積極參與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著力打造“國寶第一市 天下好運城”文化品牌,持續舉辦“西陰論壇”,全市主動性考古工作全省第一,先后榮獲“百年百大考古發現”1項、“新時代百項考古新發現”3項、“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6項,特別是今年5月15日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進座談會在運城成功召開,與有關機構院校共同簽署了“夏商文明考古研究晉南中心”合作建設備忘錄,在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上不斷邁出堅實步伐。本次研討會,就是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深入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的重要論述重要講話精神。
開幕式后,各子課題負責人分別就研究情況進行匯報,與會專家學者圍繞課題研究質量、研究過程中的問題、解決思路以及下一步工作等內容展開熱烈研討。最后,山東大學教授巒豐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黨委書記陳建立、南京大學教授水濤、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王占魁分別對本次研討會進行了總結。各位專家學者表示將繼續排除各種困難與干擾,共同努力,拿出更有創造力的成果,讓考古研究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展示時代價值。
此前的29日下午,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發掘現場專家論證會在絳縣召開。會前,與會專家學者前往西吳壁遺址發掘現場進行實地察看,觀摩出土遺物。會上,與會專家聽取西吳壁考古工作匯報,對西吳壁遺址發掘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就發掘取得的成果、意義以及對今后工作的建議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充分交流、凝聚共識中形成了更多標志性成果。
西吳壁遺址,位于絳縣古絳鎮西吳壁村南,地處涑水河二級階地上,南距中條山僅數公里,曾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新時代百項考古新發現”“2022年度山西重要考古發現”。西吳壁遺址的發掘,首次在中原地區揭示出已知時代最早、規模最大、專業化水平最高的夏商冶銅遺址,填補了中國冶金考古的一個重要空白;發現了迄今所知二里岡下層階段規模最大的商系墓葬,證實西吳壁遺址是商王朝設在晉南的中心聚落。
近年來,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等單位多次來到運城,和運城考古工作者一道,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開展了晉南考古調查,運城盆地東部區域系統調查,中條山礦冶遺址調查等重要課題,發掘了夏縣東下馮,垣曲古城東關、垣曲商城,絳縣周家莊,西吳壁,芮城清涼寺等重要遺址,構建了晉南地區史前至夏商時期的年代框架。廣大考古工作者開展了大量的考古發掘、文獻研究和跨學科合作,通過多學科交叉的方法,從重要資源、農業生產、家畜飼養、冶金技術、陶器制作、石器制作、玉器加工等多個方面展開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認識資源、技術和生業在中華文明形成與早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揭示文明形成階段的技術與生業的指標性特征提供了重要支撐,為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也為運城文物考古事業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運城文化底蘊深厚、考古資源豐富,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擁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6205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2處、數量位居全國地級市之首。特別是位于夏縣西陰村的西陰遺址,是中國人第一次獨立主持的田野考古發掘,在中國考古史上具有標志性的地位。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