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8-06
與周邊縣市相比,聞喜話因其優美的韻律、獨特的發音而獨樹一幟、自成一派。聽聞喜話絕對是一種高雅而美妙的享受。如果說聽男人說聞喜話就像是暢飲一碗釀造千年的香醇美酒,令人蕩氣回腸、如癡如醉、欲罷不能,那么聽女人說聞喜話則更像是欣賞一首琵琶彈奏的古曲《春江花月夜》,使人怦然心動、心曠神怡、拍案叫絕。
《聞喜縣志》對全縣各方位人士有過一非常形象的描述:東鄉人愛看戲,西鄉人愛學醫,北鄉人出門做生意,南鄉人守著幾畝地。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聞喜話又分許多流派,即使在本縣域內,北垣話與其他地方話也有非常明顯的區別,說“十里不同音”一點也不夸張。受篇幅所限,下文分析的聞喜話特指縣城周邊的方言。
一、聲調
聞喜話的特點是把普通話的二聲全部念成四聲,把普通話的四聲全部念成三聲,普通話的一聲和三聲發音基本保持不變。尤其是聲調三聲居多,說起來婉轉動聽。
舉例說明:1.聞(wén)喜讀作“問(wèn)喜”,小霞(xiá)讀作“小夏(xià)”,小紅(hóng)讀作“小哄(hòng)”,小明(míng)讀作“小命(mìng)”,老王(wáng)讀作“老旺(wàng)”。
2.吃飯(fàn)讀作“吃反(fǎn)”,吃面(miàn)讀作“吃免(miǎn)”。
3.鍛(duàn)煉(liàn)讀作“短(duǎn)臉(liǎn)”,電(diàn)話(huà)讀作“點(diǎn)嘩(huǎ)”。
4.建(jiàn)民(mín)讀作“儉(jiǎn)民(mìn)”,運(yùn)城(chéng)讀作“允(yǔn)秤(chèng)”,大(dà)同(tóng)讀作“打(dǎ)痛(tòng)”。
此外,聞喜話l和n不分。如奶奶讀作“來(lǎi)來(lai)”,男生讀作“蘭(lán)生”,農村讀作“龍(lóng)村”,拿讀作“拉(lá)”,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二、笑話兩則
1.啊
說到聞喜話不能不提最有特色的一個字——“啊”!“啊”,聞喜話表示詢問的意思,如怎么啦,干什么去,出什么事了,等等。關于“啊”還有一個令人捧腹的笑話。一位運城籍同事有次去診所看病,一進門,醫生對她說“啊!”該同事一頭霧水、大惑不解,以為剛一見面,醫生就要對她朗誦詩歌。
2.妹夫和秘書
一日,與一聞喜哥們閑聊。
哥們:小王是小李的妹夫(聞喜話讀“秘書”)
我:真看不出來小王還會寫文章。
哥們:你怎么知道小王會寫文章?
我:當秘書的肯定會寫文章啦!
哥們:當妹夫的怎么就肯定會寫文章?
說到這里,我才恍然大悟,哈哈大笑。原來哥們說的是妹夫,而不是秘書!聞喜話把ei讀作i,如妹(mei)讀作“秘(mi)”,配(pei)合讀作“癖(pi)合”,貝(bei)貝(bei)讀作“必(bi)必(bi)”。
三、有趣的繞口令
一些特定的詞,用聞喜話讀起來更是妙趣橫生。
舉例說明:1.“誰不服誰輸?”讀作“富(fù)不服(fú)富(fù)夫(fū)?”(“誰”“輸”聞喜話都讀作“fu”)
2.“我端了杯水,拿了本書,來到樹底下,喝一口水,看一下書,你說舒服不舒服?”用聞喜話讀就是“我端了杯服(fú),拿了本夫(fū),來到撫(fǔ)底下(hǎ),喝一口服(fú),看一哈夫(fū),你說夫(fū)撫(fǔ)不夫(fū)撫(fǔ)?”(“書”“水”“樹”“舒服”聞喜話都讀作“fu”)
四、聞喜話的歷史文化底蘊
聞喜話的形成與該縣獨特的歷史地位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聞喜縣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有董夫豢龍、成湯伐桀等優美傳說,是古曲沃所在地,一度是晉國的國都,因“桐葉封弟”而得名桐鄉,即使從“漢武賜名聞喜”算起,也有2100多年的歷史。縣域內各類人才多如繁星,文化遺產星羅棋布,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借用一位智者的話,在聞喜“這片古老神奇的大地上,抓一把黃土,就能攥出文明的汁液;一腳踩下去,或許都是一座豐厚的歷史文化寶藏”。
正是由于聞喜歷史積淀的璀璨和文化底蘊的深厚,才鑄就了這方水土的靈光和榮耀,才鑄就了聞喜話的博大精深、婉轉如歌和回味無窮。聞喜話詞匯豐富多彩,讀起來朗朗上口,以顏色為例:白叫“雪瓜瓜白”,黑叫“烏洞洞黑”,紅叫“圪嬌嬌紅”,綠叫“嬌丫丫綠”。許多聞喜話都是古代語言的活化石,如“不留退路”叫“破釜(fǔ)啦”(現代成語有“破釜沉舟”);熱饅頭叫“噓(xū)饃”,蓋褥子叫“苫(shàn)褥子”。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著名詩句:“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聞喜話“款款”是慢慢、輕輕的意思),大文豪杜牧的《阿房宮賦》開篇“六王畢,四海一”(聞喜話“畢了”意思是“壞事了”“完了”),聞喜人一定會體會得更加深刻。當你腳踩著這片有著幾千年歷史的黃土地,聆聽著滿街地道的聞喜話,就仿佛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穿越時空隧道,置身于春秋時期的晉國古都;抑或是漫步在漢武大帝時代,感受到賜名聞喜時那普天同慶的盛況,一種歷史凝重感和滄桑感會噴涌而出。
進入新時代,在全國推廣普通話的今天,聞喜話這塊非物質文化瑰寶依然熠熠生輝,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美哉,聞喜話!
(薛建民)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