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創新驅動 改革領航

?——我市上半年全方位推動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綜述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8-05

記者 范 娜

經濟體制改革是強基礎、促發展、增效能的關鍵,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今年以來,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根據《中共運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24年重點改革工作安排》,成立工作專班,高起點謀劃,對所牽頭的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優化民營經濟發展服務機制、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以及建立健全縣域城鄉融合發展促進機制等,高標準推進,嚴要求落實,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連日來,記者深入各改革領域一線,近距離、全方位了解我市以改革創新為抓手,為城市發展精心繪制的宏偉藍圖。

保生態,護黃河

建設綠色發展示范區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我市流經8個縣(市),全長345公里。

盛夏時節,駕車行駛在黃河一號旅游公路運城段,山河壯美,風景旖旎。廣袤的沃野上一片片青蔥,令人心曠神怡,時不時還有飛鳥掠過天際。一路上,豐富的人文景觀與迷人的自然風貌讓人目不暇接,一幅生態優美的畫卷在河東大地緩緩鋪開……

今年以來,我市在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工作中,堅持以清單化、項目化、工程化方式推動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雙十工程”,制定了2024年行動計劃,共謀劃項目206個,總投資739.68億元。截至6月底,181個項目已開復工,完成投資76.47億元。

以黃河、汾河、涑水河、中條山、峨嵋嶺為骨干脈絡,統籌大山、大河、大湖等重大生態環境系統修復治理,強力推進“五條綠色走廊”建設,打造構建覆蓋全域、具有運城黃河城市特色的空間格局,制定了2024年行動計劃,謀劃項目210個,總投資351.11億元。截至6月底,191個項目已開復工,完成投資47.61億元。

此外,我市還主動對接國家級、省級有關部門,掌握政策支持方向,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和專項債資金支持;扎實推動審計問題整改,深入開展突出問題摸排;以芮城、永濟和陜西潼關、河南靈寶為試點,探索省際交界地區合作發展新途徑,深入推進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按照山西省“一核兩極多點”臨空經濟總體布局,啟動臨空經濟發展規劃編制工作。

一項項精心策劃并全力實施的舉措,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顯著成效。

今年以來,我市完成了《創建黃河流域(運城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規劃》修編,印發了《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運城段)建設保護規劃》,明確“一區十園三帶多點”的總體空間布局,建立了環境資源執法司法聯動機制,以法治方式推進黃河流域運城段生態保護。

與此同時,爭取重點流域水環境治理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永濟市伍姓湖保護綜合治理項目6610萬元,全省唯一;爭取黃河專項省級配套資金1.2億元,同樣屬于全省第一。

優服務,促發展

打造民營經濟新機制

宏明空調“意外”落戶鹽湖高新區;畫寶剛公司落地臨猗并快速投產;大運汽車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產品銷往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把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擺在了突出位置,提出“堅持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

今年以來,我市統籌推動《山西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行動方案》落地見效,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持續完善工作機制,優化發展環境,強化要素保障,狠抓政策落地,持續營造“親商愛商護商”良好氛圍,推動全市民營經濟發展。

全面落實市場“非禁即入”,推動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實施,依據政策調整、法律法規變化和業務開展的申請。截至6月底,組織完成了全市33個單位、7534件行政許可事項的辦事指南標準梳理規范,在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上調整修改事項68個。同時,完成了《商事登記全幫辦服務規范》省級地方標準草案的制訂,并通過省政務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初評;完成2024年運城市標準化實施方案中政務服務板塊的修制訂;組織永濟市完成“基層政務服務”標準、綜合窗口受理工作標準編制規范、現場勘驗核查工作標準規范草案制訂,并申報了市級地方標準。

全力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政策的清理工作,建立了以市縣兩級政府分管負責人為召集人的聯席會議制度,實現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市縣兩級全覆蓋。建立健全公平競爭審查會審、抽查檢查、投訴舉報等3項制度,充分發揮聯席會議統籌協調和監督指導作用,統籌推進全市公平競爭審查工作。按照“誰起草、誰審查”的原則,抓好增量審查和存量清理。截至6月底,共廢止了5份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類文件,修訂6份,抽查政策制定機關涉及市場經濟活動文件232份。

為做好涉企政策“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搭建工作,我市印發了《關于編制市縣兩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清單的通知》,對市縣兩級前期不規范的政策發布和項目上架進行清理規范,對不符合要求的進行下架處理。目前,市級層面的惠企政策獎補事項清單已初步編制完成,已梳理出67項獎補事項,初步形成《運城市本級涉企政策獎補事項清單》。截至6月底,已清理涉企政策946條,項目申報52項。

為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充分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我市建立了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工作機制,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截至6月底,已有運城南山·奧萊歡樂世界、中氯三灘科研種植基地項目引入民間資本3億元。同時,運城禹都水鎮城市商業綜合體提升改造、聞喜經濟技術開發區精品鋼產業園供水廠建設等3個項目正在對接中,進一步鞏固完善了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的長效機制。

我市創新企業“安靜期”制度,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建立完善政企溝通交流機制,發放《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的重要論述及政策匯編》,組織企業家學習相關意見。深入運城非公有中小企業銀企合作促進會、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促進會等,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普法行”活動,為企業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幫助查找漏洞和薄弱環節。同時,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市檢察院聯合召開“護企助合規 安商促發展”座談會,宣講護企案例,推動各項護企舉措落地落實。用好涉案企業第三方合規機制平臺,截至6月底,全市協調推動解決有關涉案問題27起,及時挽救涉案企業,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

抓鏈條,謀低碳

推進能源領域深改革

行走于舜鄉大地,在藍天白云之下,遠方山頂上呼呼轉動的風力發電機葉片,以及順著山勢起伏綿延的黑色光伏板,正是垣曲縣借助新能源產業東風建設的100MW多能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隨著農村“光儲直柔”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在芮城縣莊上村的推廣,取暖不燒煤、農機不冒煙、屋頂能發電、余電能換錢,成為“零碳村”村民的日常寫照。

今年以來,我市在能源領域持續發力,不斷優化供給結構。其中,新能源電力裝機占比呈逐步上升態勢,地熱能的開發利用推進工作成效顯著,儲能項目建設全面提速,“光儲直柔”技術的推廣也進展有力。

國家第一批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加快推進。截至6月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64.7%。

在中深層地熱方面,臨猗縣新建能源島躉熱一期項目,完成鉆井10眼;垣曲縣高級職業中學地熱能利用工程項目,一期項目已完工;中心城區地熱供暖試點項目總投資6322萬元,分3個區塊鉆探6口試驗井進行抽水回灌試驗,目前2口試驗井已開挖。在淺層地熱方面,鹽湖(地源熱泵)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標準化宿舍項目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解州水泵專業鎮綜合服務中心項目已進入運行狀態,兩個項目可供熱面積1.35萬平方米;河津市(水源熱泵)樊村鎮樊村堡村、樊村村節能減碳地熱能集中供熱(制冷)兩個項目地熱井鉆探完成,正進行設備安裝。

垣曲二期抽水蓄能項目順利開工;絳縣抽水蓄能項目已完成項目核準;河津抽水蓄能項目正在協調推進項目前期工作。截至目前,全市重點實施新型儲能項目10個。

在芮城縣10個鄉鎮、20個村開展的“光儲直柔”村鎮能源服務站建設,前期規劃已基本完成。

與此同時,我市大力推動能源領域產業鏈發展,持續構建風電、光伏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加快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全市132個鄉鎮已實現公共充電樁全覆蓋。截至6月底,全市已建成公共充電樁5486個,在建公共充電樁735個。

我市持續推動節能降碳和交通運輸綠色低碳工作。截至6月底,全市新增兩輛新能源公交車,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出租車219輛,全市新能源公交車占比100%,新能源出租車占比69.92%;積極推動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充電設施建設,布局22處122個充電樁,覆蓋黃河一號旅游公路18個驛站和7個房車營地,目前完成立項兩處。全力實施煤電行業污染深度治理,大力推進水泥熟料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促使重點行業實現節能降碳減污目標。

強基建,增保障

完善城鄉融合新圖景

道路平坦通暢,公交服務便捷高效,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共享……城鄉融合發展的不斷推進,為城市居民和鄉村居民都帶來了諸多便利。

今年以來,我市印發《運城市2024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明確市級層面5個方面、17項重點任務、62條工作舉措,并將重點工作納入2024年市政府重點目標任務清單臺賬,定期調度工作進展,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目前各項任務均按序時進度推進。

2023年12月,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行動方案》,新絳縣作為我市唯一的試點縣(文旅賦能型縣城)入選。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新絳縣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持續加大特色文化和旅游資源供給力度,推動白臺寺旅游景區實現對外開放,舉辦絳州古城中國年、萬安桃花觀光交流會、光村旅游文化周等系列文旅活動,文旅市場全域升溫。

城鎮基礎設施不斷向鄉村延伸,今年以來,全市農村公路建設完成里程647.5公里,2147個建制村全部實現客運通車,147個鄉鎮(街道)中,有109個村開通城鄉公交,占比達到74%;持續推進10個縣11個以城鄉供水一體化和農村供水規?;癁橹骶€的供水保障工程建設;打造了臨猗縣、垣曲縣、河津市3個縣級統倉共配一體化運營的樣板示范縣(市),建成125個標準化鄉鎮綜合服務站和84個規范化的行政村便民服務點。

城鎮基本公共服務不斷向鄉村覆蓋,全市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標“基本標準”的基層醫療機構155家,累計達到98.7%;達標“推薦標準”的基層醫療機構數量64家,累計達到41%。全市共17家鄉鎮衛生院申報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規劃建設的216處縣鄉村三級公益性安放(葬)設施已開工162個、完工86個、運營5個,開工率73%,位居全省前列。

城鄉產業協同發展穩步推進。推薦27家企業認定為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新申報綠色食品企業19家、產品27個,已獲證4家企業、4個產品,全市有效期內綠色食品企業累計達128家、產品191個,位居全省第二;新申報圳品6家企業、15個產品,提交省級審核兩家企業、8個產品,全市圳品企業累計達20家、產品71個,全省占比34.8%,位居全省第一;新申報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5個,獲證產品3個(芮城黃桃、永濟黃河鯉魚、永濟黃河赤眼鱒),全市“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累計達50個,全省占比35.7%,位居全省第一。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