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平安運城擰緊“安全閥”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8-05

記者 楊紅義 柴瑜竟

遙控操作的橡膠履帶式排水泵站,高效機動大顯神威……7月30日上午,中心城區舜帝街高速橋積水點,在大型排澇神器“龍吸水”的加持下,僅僅3個小時,積水水位就從2.6米下降到1.3米左右。

投資280萬元的“龍吸水”——3000后雙橋遠程控制子母式大流量排水搶險車,是近年來市應急管理局為提升防汛能力而引進的新裝備。該裝備整體設計緊湊、重量較輕,能夠輕松穿越低矮環境,特別是涵洞隧道、水庫、地鐵站等場地,最大排水量可達到每小時3000立方米。據悉,這是我市“龍吸水”設備首次在中心城區應急排澇中實戰應用。

新裝備全新亮相,“新建制”首次出征。29日晚,市應急管理局派出市應急救援大隊25名指戰員,與5輛配套的運兵車、裝備車、前突車迅速出動,這也是從水域救援、繩索救援到排水救援,功能最為齊備的一支“特戰勁旅”。

指戰員聞“汛”而動、晝夜馳援,指揮長坐鎮一線、靠前指揮。7月29日晚,根據氣象部門發出的暴雨預警和城市內澇預警,全市各級各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高度警覺、嚴陣以待。作為全市汛期實戰的“大腦”與“神經中樞”,市應急管理局指揮中心也首次在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長全程坐鎮指揮下通宵運行。

當晚,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主要成員單位——市應急管理局、市氣象局、市水務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城市管理局主要負責人全部到崗。指揮中心大屏幕上,氣象數據、水文監測信息及重點區域監控畫面一覽無余,形成了一幅全面、動態的防汛實時作戰圖。“每隔一小時,大屏幕會動態更新我市13個縣(市、區)的氣象情況。根據實際降雨量,對于降水超過50毫米的鄉鎮,市防辦會通過電話、視頻或微信群等方式點對點進行重點調度,有效提高了防汛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市應急管理局地震和地質災害救災科負責人裴琦說。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聚焦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健全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體系,完善大安全大應急框架下應急指揮機制,強化基層應急基礎和力量,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以此次汛情應對為抓手,進一步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機制,大力度提升應對突發事件執行力,“平安運城”改革再續新篇章。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我市降水量偏多兩成至三成,防汛形勢面臨嚴峻挑戰。對此,我市提早部署、高位推動,實化細化各項防汛應對措施,形成一套完整的應急響應體系:

提前發布預警。自7月23日開始,市防辦每日向各縣(市、區)發布臺風走向和影響范圍,針對重點地區滾動發送靶向預警,累計發布相關提示信息29期,全市轉移避險1198戶2818人,并在運城廣播電視臺、運城日報等主流媒體及官方抖音、視頻號提前發布預警信息。

全面安排部署。按照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要求,先后組織召開防汛會商調度會議7次,專題安排部署會議6次,印發防汛備汛文件21份,公示防汛抗旱行政責任人和技術負責人1899人,確保每項工作都有領導包保、每個環節都有專人執行。 

強化值班值守。市防指指揮長24小時坐鎮市應急指揮中心對各縣(市、區)防指指揮長進行全面調度和跟進部署,各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堅守崗位、隨時待命,各縣(市、區)分管領導在防汛指揮部值守調度,各鄉(鎮)書記、鄉(鎮)長在崗在位,市防指有關成員單位主要領導在崗值班值守。

強化會商研判。7月26日,市防辦組織氣象、水務、自然資源、城市管理等8家市防指成員單位,召開防汛會商工作會議,對臺風“格美”形勢進行分析研判和部署。鑒于“臺風”格美影響,依據《運城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市防指決定自7月30日3時起,將市防汛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

強化應急保障。備足備齊價值9786萬元的50類防汛搶險應急物資,包括沖鋒舟34艘、排澇設備348臺、應急排水車30輛、搶險車442輛等,組織各類搶險隊伍243支14934人,督促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將編織袋、鉛絲籠等關鍵搶險物料,提前裝好砂石,安置在險工險段、歷史出險點,確保發生災情險情拉得出、用得上、搶得住。同時,作為一支專業應急救援力量,市應急管理局要求所屬市應急救援大隊及時掌握雨情發展態勢,全面清點檢查防汛裝備器材,確保隊伍人員、器材裝備時刻保持最佳狀態。

未雨綢繆,方能從容應對;防微杜漸,才能贏得主動。“這次應急實戰,為‘平安運城’在應急建設方面摸索出一條經驗、蹚出一條新路徑。”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董宏斌說,“下一步,我們還將在防震減災等各類應急實戰中推廣應用這一套做法,全面提升全市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為守護人民群眾安全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提供更為堅實的保障。”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