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7-30
本報記者 牛嘉榮
8時30分,耿夢璐來到河東書房·黃金水岸館。穿上紅馬甲后的她,從讀者變成了志愿者,陪伴暑期托管班的孩子們。
高銘博、翟佳逸、楊舒好、方紫歌……簽到表上一個個名字被寫上,暑托班的學員們也陸續到場。“本期暑托班由河東書房和黃金水岸社區共同舉辦,暑托班主要輻射黃金水岸社區范圍內的小學生們。”黃金水岸社區居委會副主任李彩云說,暑期來臨,孩子們進入假期,通過暑期班可以緩解雙職工家庭的壓力,讓孩子在一個放心、安全、舒適的環境下閱讀、做手工、做活動,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
除了小朋友,書房和社區還考慮到了“大朋友”,耿夢璐就是其中一員。耿夢璐就住在黃金水岸小區,過了這個暑假,她就要升入大三,這是她第二次在社區做志愿者。“與先前的志愿活動不同,這一次接觸的都是小學生。”面對本次志愿活動,耿夢璐表示需要特別的“守護”,“首先要有耐心,不僅要解答孩子們提出的學習問題,還要與他們一同探討專屬于童年的稀奇古怪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們玩鬧的過程中,確保他們的安全。”對耿夢璐來說,與暑托班學員們的第一面,始于簽到表上一筆一畫稚嫩的字跡,熟悉于一次又一次的相處中。
“平時也不是很忙,孩子們也會自己找到好朋友。”同樣是大學生志愿者的吳澤揚說,孩子們閱讀時,他和耿夢璐會在一旁靜靜關注;孩子們做起手工活動,他們在協助的同時也會關注到孩子們的奇思妙想……
9歲半的方紫歌一進書房,就在書柜前找到自己喜歡的漫畫書,捧起來就坐在書桌前津津有味看起來。除過閱讀,她的書包里還準備著彩泥,為自己的暑期添彩,“我最喜歡的顏色是粉色,所以手工活動我做的都是粉色的。”方紫歌展示著自己的石膏作品,又擺出彩泥準備開啟下一輪的創作。
“我一直都是獨來獨往的。”9歲的楊舒好“人小鬼大”,她說家就在黃金水岸小區,每天自己來書房特別方便,簽退后就騎上自己的自行車回家,“不過我在書房也遇見了好朋友。”
楊舒好的好朋友就是和她同齡的尚琮閔,二人在暑托班相識,一起看書,一起學習,一起做手工,“要是遇到我倆都不會的問題,我們還可以問書房里的其他小朋友或者大哥哥大姐姐。”楊舒好說。
11時30分,學員們陸續簽退。滑板車、自行車、輪滑都是他們的“交通工具”,因為書房的便捷、安全,他們不必非要讓家長接送,就可以自己實現“通勤”。“我不騎車,我跑著就回家了!”尚琮閔簽完自己的名字,風風火火跑出門。
“我們在社區群里發布暑托班消息,家長自行報名,如果錯過報名時間,只要座位夠用,我們都會讓孩子來暑托班。”黃金水岸社區居委會委員杜娟麗說,她也是本期暑托班的主要負責人,“志愿者招募信息是6月24日發布的,社區內的很多大學生報名,有些放假晚的還說要給他留個位置。”杜娟麗表示,書房除了提供豐富的活動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確保孩子們的安全。
生活垃圾分類、暑期安全、科普知識問答、涂色、繪畫、黏土、折紙、讀書分享……暑托班從7月8日開始,一直持續至7月26日。在這段酷熱的時間里,書房組織了種類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孩子們在汲取多種多樣的趣味知識時,還鍛煉了動手動腦的能力。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