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陜西網時間:2024-07-18
文明是什么?是鄰里之間的相互關懷,是有人問路時的耐心指引,是公交車上的起身讓座,是斑馬線前的一次禮讓……文明就在一件件小事、一個個細節之中。

文明,是一座城市進步的標志,是一座城市發展的靈魂,更是一座城市亮麗的底色。走進如今的韓城,城市環境風景如畫,文明禮讓蔚然成風,文體活動豐富多彩……每一個細微之處,都彰顯著文明的力量,印證著韓城人民的美麗夢想和幸福追求。
城市建設 人人參與
近年來,韓城市堅持以人為本、綜合治理、綠色生態,不斷提升社區居住環境、設施條件和服務功能。通過外墻改造、水電路修整等,原來“灰頭土臉”的小區披上了“新裝”,不僅大大提升了居民生活的舒適度,還讓整個城市的顏值實現了大提升。
漫步城區大街小巷、樓宇之間,游園綠地隨處可見,改造后的老舊小區,干凈整潔、面貌一新,每一處變化都讓城區老舊小區重新煥發出“精氣神”。

基礎設施是城市的“筋骨”,韓城市聚焦重點難點,打造城市管理新形象。堅持全面清洗與重點清掃并重,常態化對市區道路、公園廣場、公交站牌、基礎設施進行維護保潔;組織對108國道沿線、沿黃觀光路沿線環境衛生進行全面排查整治,徹底清除垃圾堆積現象并常態化保持;加強火車站及客運站周邊、農貿市場、夜市等經營場所的規范化管理,劃定經營區域、明確經營時段,確保流動攤販亮證經營、誠信經營、便民惠民;組織各社區及包聯單位扎實開展整治活動;在全市主次干道、主要交通路口、公園廣場等實地測評點位安裝增設視頻監控,增設停車位,引導市民規范同向停放,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韓城市堅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城市治理全過程,從細微處發現問題、補齊短板、提升品質,以“點”的突破帶動“面”的提升。
文明風尚 人人共享
行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一幅幅公益廣告,猶如陣陣清風撲面而來。一個個紅馬甲,好像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點綴著城市的每一處風景。
7月12日,新城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盤河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趕文明集市 沐文明新風”社區文明大集市活動。愛心義診、就業指導、移風易俗宣傳等攤位前,圍滿了前來“趕集”的居民。

“您好,請禮讓行人。”“請您注意小區衛生,文明養犬?!辈还庠谏鐓^,在城市的主要交通路口,總能看到文明志愿者的身影。在這座城市里,志愿者的身影活躍在每一個角落,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城市注入大愛情懷。
韓城市積極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持續擴大志愿服務覆蓋面,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今年以來,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三級陣地,組織3000余名志愿者走街入戶,開展理論政策宣講、“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文藝匯演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大集市活動”,在市級媒體常態化開設“共創全國文明城 同做文明韓城人”欄目,讓文明之風吹進每個人心中。
與此同時,韓城市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開展“韓城好人”“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選樹活動,并注重發揮優秀志愿者和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的示范帶頭作用,在全市上下營造學習、崇尚、爭當好人的濃厚氛圍。一個個平凡的普通人,用敬業奉獻、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文明光輝樹立起道德標桿,如同點點星光,向社會傳遞道德的無窮力量。
新風蕩漾 內外兼修
近日,新城街道馨苑社區多措并舉組織開展了“倡導移風易俗 弘揚文明新風 ”移風易俗系列活動,引導廣大居民群眾共同抵制陳規陋習,堅決遏制高額彩禮之風,培育文明社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無獨有偶,桑樹坪鎮通過持續開展“倡導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新風”移風易俗系列活動,引導群眾在潛移默化中踐行新風尚、傳播正能量,并加強考核問效,定期開展監督檢查,對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行為要通報問責,不斷推動移風易俗走深走實。
近年來,韓城市把移風易俗作為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按照《韓城市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實施方案》工作安排,通過成立“一約四會”、推行積分制、建設村史館等方式,提高群眾參與集體活動和鄉風文明建設的積極性。并按照“示范引領、以點帶面”思路,重點打造移風易俗示范村、示范社區,積極推行先進典型做法,引導廣大群眾破除陳規陋習、倡樹文明新風,營造了文明的良好氛圍,也得到了村民的擁護和認可。

此外,還組織各鎮(街道)依托文明實踐所站、農村“大喇叭”廣播等載體,開展“破除天價彩禮 提倡移風易俗”宣傳教育活動,創新開展“文明實踐小板凳”“小院茶攤會”“議事亭里議新風”“移風易俗新風尚 人大代表我先行”等宣傳教育活動。
文明生沃野,新風潤心田。如今的韓原大地上,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已逐漸消失,群眾自我管理、自覺踐行移風易俗的長效機制已基本形成,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等文明風尚愈加濃厚。
文明是永不褪色的城市符號。天藍、水綠、路暢、人和……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與現代文明共存的城市,韓城向著文明邁進的步伐從未停歇。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