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7-17
在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的當下,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越來越受到重視。醫養結合,將現代醫療技術和養老服務有機結合,既能看病又能養老,既減輕了經濟負擔又能讓兒女少操心。針對這個重要課題,稷山縣依托醫療資源優勢,探索出了一條縣域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新路徑,并于去年獲得“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縣”榮譽稱號,越來越多老年人享受到幸福的晚年生活。
稷山縣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6萬多,通過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高品質的養老服務,提高他們的晚年生活質量,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意義重大且勢在必行。
要做好醫養結合,首先要厘清底子。稷山有什么優勢?
稷山縣曾是全國衛生領域的一面旗幟,這里召開過全國農村衛生工作現場會,太陽村農村衛生工作經驗也在全國推廣過。這里的醫療衛生事業蓬勃發展,稷山縣人民醫院是全國縣級醫院300強,稷山縣的特色專科醫院也全國聞名,不僅數量多,而且行業影響力強、區域輻射面廣。
稷山縣的醫養結合探索實踐也在全省領先。2012年,全省第一家醫養結合機構——稷山康寧護理院創建,近年來,被評為山西省醫養結合示范基地、全省首批基層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為全省醫養結合機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行業標準。
這些得天獨厚的醫療資源和醫養結合優勢,為開展縣域醫養結合提供了土壤。如何做好醫養結合?稷山縣打出了組合拳,既有高位推動,又有典型帶動,既重視城鄉聯動,又采取多元驅動,既提升養老服務,又實施科技養老。
近年來,稷山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通過黨委領導、政府主導、衛健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高位推動這項工作,并從規劃引領、土地供給、稅費優惠、信貸支持、資金補貼等方面提供支持。
2012年起,稷山縣先后實施了康寧護理院、康寧花園、社會福利中心、社區老年護理院、稷峰鎮養老院及129個村級日間照料中心等項目;2020年投資10億余元打造城東健康醫療城,新建稷山縣人民醫院、婦幼院;2022年啟動清河、翟店、化峪、稷峰4個鄉鎮醫養結合項目,加快提升全縣醫養結合服務水平。
“康寧護理院是集中醫養的典型,現有200多位老年人在此接受醫養服務。康寧花園小區是居家養老的典型,能容納600多戶老年居民在此居家養老。該小區和康寧護理院共享醫療資源,可以幫助老年人實現樓下看病、樓上養老,有病治病、無病療養的居家養老。”稷山縣衛健局相關負責人說。
“翟店鎮、清河鎮的鄉鎮醫養結合建設項目正在進行,建成運營后將與鄉鎮衛生院實現資源融合,為鄉鎮居民就近提供醫養結合養老的場所和服務。在村級醫養結合方面也有不少積極的探索,有的依托村衛生室和村日間照料中心幫助老年居民醫養,有的依托村衛生室和私營養老護理院就近為群眾提供良好的醫養結合養老平臺。”稷山縣衛健局相關負責人說。
縣、鄉(鎮)、村(社區)三級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網絡經過不斷探索與實踐,已在稷山縣初具雛形,形成了醫中有養、養中有醫、以醫代養、共衛助養、智慧促養的醫養結合新格局,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從局部到全覆蓋、從單一化服務到多元化服務,以醫療護理為保障、以康養服務為支撐、以日常照護為基礎的縣域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新路徑。
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縣這一“國”字號榮譽,稷山縣在我市是頭一份,醫養結合的成效也不斷顯現。首先,老年人的養老質量更高了,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高效、便捷的健康養老服務,極大地提升了生活幸福指數。
同時,稷山縣健康養老產業逐步實現全域覆蓋,縣域的經濟結構更“優”了,多元化的健康養老產業帶動了日常消費、家政服務、旅游娛樂、養生保健等“銀發經濟”,拉動縣域消費增長,促進了“夕陽”事業向“朝陽化”產業邁進。
“醫養結合也解放了青壯年勞動力,他們在家務農或外出務工更加安心,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都有所提高,收入也不斷增加。養老服務產業也為青壯年提供了就業機會,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稷山縣衛健局相關負責人說,“醫養結合”的民營醫院能夠使老年人就近獲得健康管理等公共衛生服務,在一定程度緩解了大型綜合性公立醫療機構的壓力,也有效解決了“養老機構不看病,醫療機構不養老”的困境。
(記者 陶登肖 范楚喬)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