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7-09
□記者 崔萌 文圖

網格員展示巷道牌
小門牌承載大民生。
“自從掛上門牌后,我們送餐方便多了,再也不用兜兜轉轉了?!别⑸娇h外賣小哥史曉亮說。
6月13日以來,稷山縣社區服務中心民樂社區開展“暖心掛門牌,貼心‘找家門’”活動,為轄區25個小區、85條巷道、533戶居民家懸掛門牌。

網格員與居民(右)掛門牌
門牌是最基礎的地名標志,是識別小區、巷道、居民家最為精準的直觀標志,在戶籍管理、對外交往、快遞送達、緊急救援等方面起著關鍵作用,被稱作“本地人的臉,外地人的眼”。
去年以來,稷山縣扎實推進“村改居”工作,部分村莊改為社區,一些巷道重新編排命名,存在著小區、巷道、居民家無標識的問題。這不僅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還給社區網格化管理,以及外賣小哥送餐、快遞小哥送貨帶來不便。
昆侖小區所屬民樂社區,其建筑形式全部為居民小院?!坝捎跊]有門牌,居民收快遞、訂外賣,收貨地址都沒法寫具體?!毙^物業負責人程鋒直言道。
對于這一點,史曉亮深有體會?!熬用竦氖肇浀刂反蠖鄬懙氖悄硨W?;蚰吵懈浇?,騎手常因找不到送餐(貨)地點在街巷繞圈圈?!笔窌粤琳f,每當遇到這種情況,他得多次和居民電話溝通,若遇到送餐高峰期,極易造成送餐延誤。
為解決居民有門無牌的問題,民樂社區組織工作人員開展“地毯式”走訪,深入小區、巷道、居民家了解社情民意,對門牌號排序、安裝位置、圖樣尺寸征求意見,切實解決居民的“臉面”問題。
增設門牌雖是小項目,卻有大作用。如今,居民生活、親友探親,以及外賣小哥送餐、快遞小哥送貨都方便許多。
程鋒表示,門牌掛上后更便民了,居民若遇到突發情況,只要報門牌號,相關人員可快速到達地點。
民樂社區是稷山縣社區服務中心開展此項工作的一個縮影,該項工作已覆蓋14個社區。截至目前,民樂社區、濱河社區已完成掛牌工作,其余社區正在統計或掛牌中。
近年來,稷山縣社區服務中心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緊緊抓住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提升社區治理效能,為居民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和精細管理。
小小門牌如同一張張名片,是居民生活中的“指南針”,也是便民服務的重要載體。掛門牌是稷山縣各個社區完善基礎設施、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公共服務、社會資源下沉、居民共享的范例。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