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7-04
記者 崔萌 文圖
“同學們,在座的大家都擁有聰明的大腦,怎么開啟大腦‘開關’,讓學習效率更高,讓學習更加輕松愉快?”7月2日,鹽湖區姚孟街道五洲觀瀾社區五洲觀瀾B區的暑期公益課堂上,授課教師賈峰向80多名小學生提問。
課堂上,賈峰通過PPT講解人類大腦構造,讓孩子們認識大腦,了解大腦對新事物的遺忘規律,從而明白“學而時習之”的重要性。此外,他講解的“費曼學習法”“獅子記憶法”,更引起孩子們濃厚的興趣。

暑期伊始,為解決轄區雙職工家庭子女、低收入家庭子女及留守兒童沒地去等問題,五洲觀瀾B區、五洲觀瀾C區、五洲芳華3個小區,再次集結居民中的專業力量,于7月2日啟動第三屆公益課堂。
開班當天,五洲觀瀾B區就有110多名小學生報名,上課地點位于五洲觀瀾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五洲觀瀾C區、五洲芳華共有220多名幼兒、小學生報名,上課地點集中在五洲芳華生活會所。暑期托管時間為期1個月,至7月底結束。
暑期作業輔導、書法、美術、音樂、舞蹈、圍棋、播音主持、電影賞析、戶外籃球,以及黨史課堂、文化禮儀、社會實踐、“五防”安全教育(防意外、防自然災害、防拐賣、防性侵、防校園暴力)等豐富有趣的課程,讓家長不禁點頭稱贊。
五洲觀瀾B區物業經理趙培妮告訴記者,相較于往年,今年的暑期托管在課程內容和服務團隊構成上,更加豐富、更加專業。尤其是在強化孩子的學習力上,更加注重培養專注力、提升抗逆力、強化幸福感,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
其授課教師有畢業于四川音樂學院的,有從事幼教工作且考過鋼琴8級的,有就讀于山西大學漢語言專業的大學生,還有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等。
托管班是雙職工家庭的“剛需”。

即將升入六年級的許子惠,已連續3年在暑期托管班度過。許子惠告訴記者,她的父母在社區衛生服務站上班,每天工作較忙。在托管班,她有喜歡的美術課、音樂課,還可以結交許多好朋友,“比跟著爸爸媽媽上班有意思多了”。
據介紹,在托管班,雙職工家庭的孩子占大多數。對于“上班族”而言,面臨著將孩子“放在家里不放心、帶到辦公室不順心、送到培訓機構不用心”的尷尬處境。小區里的托管班,為他們解決了后顧之憂。
托管班為留守兒童“托舉”。
暄暄(化名)即將升入四年級,她是暑期班的“老學員”了。
“是我主動報名的!”暄暄說,她的父母在外省上班,每年春節、勞動節或國慶節才回運城,她跟著爺爺奶奶生活。而爺爺在小區當保安,奶奶做鐘點工,學習上沒人輔導她。她的暑期生活分為兩個階段,7月份在興趣班學習舞蹈,在小區托管班完成暑假作業;8月份,她才到外省與爸爸媽媽團聚。
無疑,對于留守兒童來說,小區托管班是他們安全、快樂、學習的好去處,不僅解決了、無人看管、作業無人輔導等問題,還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充實且豐富多彩的暑假。
托管班緩解多孩家庭教育焦慮。
居民楊彪給雙胞胎的兒子報了名。“我們工作較忙,孩子無人看護,尤其是同時輔導兩個孩子寫作業更焦慮。”楊彪說,兩個孩子在托管班能結交更多小伙伴,作業有人輔導,還能增長課外知識,他們既省心又放心。
楊彪告訴記者,對于家有一大一小兩個孩子的家庭而言,更是“雞飛狗跳”的存在。家長既要照顧懷里的幼兒,又要輔導上學的大孩寫作業,父母的教育焦慮不僅會影響親子關系,還可能造成暑期家庭氛圍不和諧。
將大孩送進托管班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3年來,五洲觀瀾社區聯合3個小區物業,堅持把“一小”事業作為解民憂的民生工程落在實處,以“家門口”公益課堂的形式解決業主看娃難題,使孩子開心、業主放心,以提升業主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