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6-12
□記者 劉凱華 樊朋展 張蕊彤
熱熱熱!這兩天,市民都感受到了空氣中的灼熱氣息。近日,我市發布高溫預警,預計12日至14日,我市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超過37℃。

“一盔一帶”安全常在
隨著氣溫逐漸攀升,有人在騎乘電動自行車時怕憋悶,把頭盔當成了累贅,有的掛在車把上,有的干脆不戴,這給安全出行埋下了隱患。
數據顯示,當事故發生時,頭盔可吸收大部分撞擊力,起到緩沖、減震的作用,可使受傷者的比例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不戴頭盔,頭部損傷率是戴頭盔的2.5倍,致命傷是戴頭盔的1.5倍。頭盔對于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駕駛人來說,是遇到危險時的最后一道防線。
6月11日,在市區沃爾瑪崗,鹽湖交警大隊四中隊和指揮中心民警在高峰期,都會雷打不動地走到路口,揮舞著手臂疏導車流,勸導并記錄未佩戴安全頭盔的騎行者。
“頭盔要戴好,不是為交警戴,是為自己戴。”當看到一個騎著“小藍”的市民沒有佩戴頭盔時,該中隊民警閆軍立即上前糾正,并向他講解了不佩戴安全頭盔的危害。
雖然每天不知道要說多少遍佩戴頭盔的重要性,但閆軍還是不厭其煩。
“這段時間好多了,佩戴率一下子就上來了。”閆軍說。

整治勸導齊頭并進
隨著夏季的到來,部分市民就把安全拋在腦后,不想佩戴頭盔。為此,鹽湖交警大隊在市區主要路口、路段設置查糾點,集中優勢警力,對騎乘電動自行車、摩托車人員不規范佩戴安全頭盔的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嚴查嚴管嚴處。
“整治中,大隊要求全體執勤民輔警步子邁起來、哨子吹起來、著裝靚起來、違法管起來,下大力氣整治不戴安全頭盔行為。”閆軍說。
如今,在市區的各個路口,都有執勤民輔警和閆軍一樣,堅守崗位,傳遞著佩戴安全頭盔的重要性。
從7時30分到8時30分,經過一個小時的觀察,記者發現市民騎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佩戴安全頭盔的比例已超過90%,但還有少數沒有佩戴,不過他們在執勤民警的勸導下,也都能積極配合,戴上安全頭盔后再騎行。
家住市區槐東路附近的王女士,每天騎電動自行車上班都要經過五六個路口。“幾乎每個路口都能看到交警在執勤。”王女士坦言,自己現在不戴頭盔都不會出門。
和王女士有相同感受的還有市民李靜。李靜是市區一所小學的教師,談起近年來交通秩序的變化,她深有感觸。“回到運城的這幾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戴頭盔出行的市民越來越多了。”李靜說。
鹽湖交警在做好整治工作的同時,提示廣大駕駛人,騎乘摩托車、電動自行車規范佩戴安全頭盔不只是法律法規的要求,而且安全頭盔作為電動自行車的防護用具之一,規范佩戴能將交通事故死亡風險大幅降低,對保護群眾生命安全有重要作用。因此,即便氣溫升高,佩戴安全頭盔也不能“含糊”。天熱可以選擇半盔或鏤空等式樣的合格安全頭盔,既涼快又能保障安全。
4步走 戴好安全頭盔
第1步量好頭圍或試戴后確定頭盔尺碼,佩戴時需將后部調節器開至最大;
第2步水平佩戴頭盔,不可前仰或者后翹,頭盔前仰會導致無法保護前額的安全性,頭盔后翹會遮擋視線,無法保護頭后部的安全性;
第3步調整束帶置于耳朵下方,將調節器旋緊,直到頭盔不晃動并感覺舒適。調整兩側織帶黑色分叉扣的高度,使耳朵正好位于前后兩個織帶中間;
第4步將下巴插口的位置調整好并扣緊,以下顎處留有一指空隙為安全又合適的佩戴方法。用雙手試著左右轉動頭盔,以基本不能轉動為佳。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