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4-05-29
運城日報訊 近日,芮城縣永樂宮舊址活化利用項目(呂公祠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接近完工,即將對外開放,有望成為黃河沿線文旅融合新地標。為推進黃河流域(芮城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芮城縣秉持“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理念,以規劃為引領、項目為支撐、制度為保障,扎實開展生態環境提升年“八大行動”,促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
綠滿芮城行動。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林草區域性系統治理,2023年新增綠化面積19萬平方米,新建園林村20個、鄉鎮公園3座。
污染防治行動。持續抓好污染防治,堅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一泓清水入黃河”12個項目加快推進,地下水水質達標率100%,兩個入黃斷面穩定達標,空氣質量穩居全省、全市前列。
生態修復行動。切實做好河湖“清四亂”工作,加快葡萄澗治理、上田小流域綜合治理等工程建設,全縣水土流失治理率達79%,獲評“全國水土保持示范縣”。推進綠色礦山建設,12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全部修復完成。
化工騰退行動。加強化工企業(項目)管理,對在建項目進行停建退出,原則上不再引進新的化工項目。對保留的12家化工企業,“一企一策”,采取技術升級、產業轉型、關停取締等方式分別處置。
節水增效行動。在農業節水增產上,有序推進馬崖、古賢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建立農業用水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成為水利部確定的第一批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試點縣。在工業節水減排上,加快節水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實行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
環境整治行動。學習踐行“千萬工程”經驗,確定4個精品示范村和37個提檔升級村,“清拆改種建”五治并舉,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文化傳承行動。健全完善“三位一體”文物安全防范體系,編制完成保護規劃5個,申報文物古建筑保護修繕項目19個,清涼寺、景耀月故居等11個文物保護修繕工程穩步推進。加快創建省級古建筑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推進永樂宮數字化展示中心、永樂宮壁畫博物館等項目建設。舉辦第一屆文旅沙龍暨廣仁王廟環境整治7周年研討會、元代道教宮觀遺址群保護和活化利用座談會、永樂宮IP品牌發布會等活動,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和利用。
法治護航行動。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開展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活動,打造了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法治文化陣地,嚴格執行《黃河保護法》和相關規劃,有序關閉6家與黃河堤壩直線距離不足兩公里的建筑用砂企業。 (楊 興 張學晉)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