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市民政局全力推動我市社會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

織密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5-10

見習記者 王月文

社會救助作為社會保障體系中兜底性、基礎性的制度安排,對于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至關重要。

鹽湖區鳳凰金秋老年公寓的護工在扶著老人散步。

近年來,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民政廳的有力指導下,堅持“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以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不斷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逐漸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不斷織密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確保每一名困難群眾都能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

我市綠絲帶公益志愿者協會志愿者們,在平陸縣曹川鎮崖頭村低保戶家打掃衛生。

截至目前,我市城市低保納保人數達到5640人,發放資金809萬元;農村低保納保人數達到62446人,發放資金7637萬元;特困供養對象9106人,發放資金2716萬元;臨時救助達到1803人次,發放資金351萬元。

鹽湖區第一時間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在為鹽湖區席張鄉南賈村的困難群眾義務理發。

精準化救助感人心

67歲的鹽湖區市民馮增管因身患尿毒癥而喪失勞動能力,每月需進行十二次透析治療。除了藥物費用,光每月透析費用就將近4500元,高昂的醫療費用給其家庭帶來了沉重負擔。

在得知馮增管的情況后,鹽湖區民政局迅速啟動社會救助程序,不僅為他辦理了低保,還根據其家庭實際救助需求,分層分類施保,使其享受到醫療救助。

“剛得病的時候,生活真的沒有盼頭。”馮增管說,“但現在,我每個月透析費用可報銷4000多元,我自己只需承擔不到500元的費用,這大大減輕了我的就醫負擔,我的基本生活也得到了保障,非常感激國家的好政策。”

馮增管只是我市在完善專項社會救助、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中的一個縮影。分層分類救助是根據群眾的困難程度和致困原因,有針對性地提供分層次、差異化的精準救助。近年來,我市致力于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為困難群眾提供精準、高效的救助服務。

市民政局始終立足困難群眾的“急難愁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方案》《最低生活保障審核確認辦法》《特困人員認定辦法》《低保邊緣家庭認定實施辦法》《因病致貧重病患者認定辦法(試行)實施細則》《關于進一步強化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等,全面推進救助擴圍增效,為救助幫扶對象提供精準化鎖定、精細化服務、精確化遞送,實現社會救助高質量的分層分類。

在救助工作中,如何精準識別困難群眾是關鍵。為此,市民政局通過完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和對困難群眾入戶排查探訪,確保及時發現并救助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

去年10月和今年1月,市民政局分別在臨猗縣和平陸縣召開了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聯席會議,旨在健全完善分層分類救助體系,加強各部門間的交流和信息互通。截至目前,全市低收入人口信息已錄入10898戶,涉及20332人。同時,市民政局積極推進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建設,共核對252批次,比對11965戶28833人,有效提升了救助對象認定的準確性。此外,市民政局還開展了社會救助領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兜底保障政策落實情況“回頭看”行動,對殘疾人、易地搬遷安置點困難群眾等群體進行了全面排查,確保符合條件的對象及時納入低保、特困供養范圍。此次行動共排查23586人次,累計納入低保范圍2133人,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109人。

個性化服務暖人心

王富有是平陸縣曹川鎮崖頭村村民,全家3口人享受農村低保,他本人患腦梗后遺癥后行動不便,其兒子長期在外務工,其妻子還將河南籍母親和患有輕度智力障礙的兄弟接到家里長期照看。搬遷到新居后,王富有無心無力改善居家環境,農具家具混雜,生活起居無序,面子里子“不一”。

今年4月8日,市民政局工作人員通過實地走訪,詳細了解了王富有家的情況后,對接了我市綠絲帶公益志愿者協會上門幫扶。在王富有家,志愿者們清洗床單、被罩、衣服等,擦拭窗戶、家電,清理全屋衛生,歸類收納各種雜物,科學擺放屋內家具、物品等,使王富有家的居家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看到“新”家,王富有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滿臉都是笑容。

4月28日,鹽湖區民政局引導社工站的社工們回訪了近期被集中供養的王振江、王江海、王改性3位困難群眾,為他們提供了理發、剪指甲等日常服務。據了解,王振江、王江海、王改性三兄弟,均未婚且無兒無女,因年齡過大或殘疾而喪失自理能力。經過評估,鹽湖區民政局決定將三兄弟納入集中供養范圍,以確保他們能夠得到妥善的照顧和保障。目前,三兄弟被安置在鳳凰金秋老年公寓,并接受專業社工的回訪和日常服務。

這樣的溫情故事還有很多。隨著社會救助對象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個性化,市民政局在新絳縣民政局開展服務類社會救助試點工作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物質+服務”的社會救助模式。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市民政局引導社會力量以創辦服務機構、提供志愿服務等方式參與社會救助工作,不斷拓展社會救助服務范圍。”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建庭說,“這種新模式不僅關注困難群眾的物質需求,更重視他們的心理、情感和文化需求,讓社會救助工作更加人性化、精細化。”

11歲的困境兒童小家(化名),其父親多次入獄,出獄后無法聯系,其母親離婚后回到陜西老家生活,小家與癱瘓臥床的奶奶生活在一起,每天既要上學,還要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奶奶。

為了給小家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鹽湖區民政局將其奶奶安置在仁德養護院,由專業人士進行照護。同時,鹽湖區民政局對接到鹽湖區第一時間志愿者協會的“陽光之家”,并安排小家在“陽光之家”生活。此外,鹽湖區民政局還聯合“陽光之家”為小家提供心理疏導、能力提升等服務,幫助他逐漸擺脫心理陰影。

“小家剛來的時候,學習成績不好,也不愛說話。”鹽湖區第一時間志愿者協會負責人上官衛校表示,“在鹽湖區民政局和‘陽光之家’的聯合幫扶下,小家的不良行為習慣得到了糾正,生活技能和學習成績都有了顯著提高,自信心也在不斷增強。”

下一步,市民政局將聚焦救助對象的需求,引導社會組織開展“物質+服務”的社會救助服務,為困難群體提供主動、精準、高效的社會救助服務,讓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更有保障,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元化幫扶得人心

芮城縣南磑鎮的王大爺夫婦,年逾八旬且無兒無女,生活面臨困境。2月初,他們收到了來自市民政局和市慈善總會的500元慰問金。收到慰問金后,王大爺開心地說:“有了這500元,我到集市上割點肉、買點菜、辦點年貨,我們老兩口一人再添一雙新鞋,美美地過個年。黨和政府一年到頭關心著老百姓的事,太感謝了。”

慈善事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為了加強社會保障、增進民生福祉、實現共同富裕,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正被有效銜接起來,以滿足困難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個性化救助需求。

去年入冬后,面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動“送溫暖送關懷”活動,全市民政部門積極行動,聚焦重點群體救助幫扶和重點民生保障需求,及時發放御寒物資8萬余份、探訪各類服務對象57234人。在活動中,市民政局攜手市慈善總會、慈善義工聯合會等公益組織、助餐企業和愛心人士,為各類困難人員送餐500余份,為241戶城鄉高齡、失能低保戶送去了精心制作的“福滿多年夜飯”,用實際行動傳遞了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

此外,全市民政部門還組織開展2024年春節前“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市民政局接收捐款100多萬元,集中救助735名困難群眾;各縣(市、區)民政部門接收250多萬元愛心捐款,集中救助6583名困難群眾,引導支持各類慈善組織、愛心企業、社工團體等開展取暖救助39人次,發放資金6萬元,送去御寒物資100余份。

4月29日,為進一步兜牢民生底線,暢通公益慈善力量參與社會救助渠道,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市民政局與市總工會等多部門聯合出臺了《強化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有效銜接實施方案》。該方案圍繞建立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工作銜接機制、打造特色慈善活動和品牌項目、加強公益慈善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的激勵支持等方面,為慈善力量參與政府救助提供了政策依據和制度保障。

“社會救助工作在共同富裕中承擔著兜底保障職責。”楊建庭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對社會救助有明確要求,全市要緊盯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通過‘大數據比對+鐵腳板摸排’,對可能出現返貧情況及時掌握、及時推送、及時幫扶,兜住兜準兜好民生底線。市民政局將持續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充分運用鄉、村兩級民政助理員、社會救助協理員等基層力量,按照困難程度和困難類型,及時給予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其他救助幫扶,全力推動我市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

攝影:記者 金玉敏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