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5-10
記者 郭 華 通訊員 武詠梅
春夏之交,惠風和暢。近日,記者走進河津市僧樓鎮小張村民俗園,但見寫滿時代記憶的馬車、風車、木犁鏵等各色生活用具琳瑯滿目,讓人應接不暇。游客徜徉其間,拍照打卡,留下美好瞬間。
“你猜猜這是什么工具?現在的小朋友都沒有見過,這是以前用來碾麥子的工具。”一位媽媽耐心地向孩子講解。
連日來,隨著小張村民俗園、德孝園開園,游客、市民紛紛前來參觀庭院展區、窯洞展區等,近距離感受編織柳活、紡線織布、盡孝侍親等場景,全面領略古村落民俗文化的魅力,喚醒美麗鄉愁記憶。
小張村民俗園、德孝園已經成為一處旅游打卡新地標。
小張村是“萬企興萬村”山西行動典型村。民俗園、德孝園屬于該村“一街三中心”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于2020年5月啟動,“一街”即一條寬25米、長2500米,綠化、美化、亮化到位的具有鮮明河東民俗文化風格的主街道;“三中心”即政治文化活動中心、德孝文化活動中心、民俗文化活動中心。
該項目在建成“一街”和黨群服務中心、中心廣場的基礎上,立足傳承歷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融入生態文化,依托小張村古堡及古建文物遺存較多的優勢,挖掘全國“最小古堡、最小城門、最小四合院”歷史文化特色潛力,將獨具特色的古堡文化、德孝文化、晉南民俗文化、天澗花園景觀及高標準游樂場融為一體,將文化、故事、人物、傳統手工藝、特色農產品有機結合,建設德孝園、民俗園、明清商業一條街、天澗游樂園等,全力打造配套完善的河東民俗特色文化小鎮,形成具有較強區域影響力的綜合性文化旅游景區。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以上。
小張村民俗園、德孝園的開園,標志著該村“一街三中心”項目在主街道貫通和政治文化活動中心投用后取得又一建設成果。這是河津市積極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深入挖掘晉南民俗文化潛力,高質量創建文旅融合發展精品村取得的豐碩成果,奏響農文旅融合發展“交響樂”,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據介紹,“一街三中心”項目全部建成后,將由小張村集體創辦的旅游公司經營,年可為村集體增收50萬余元。
下一步,小張村將繼續踐行“千萬工程”經驗,深挖晉南民俗文化資源,補齊基礎設施短板,開發特色文創產品,發展特優產業,努力走出一條黨建興、產業旺、生態優、鄉風美、群眾富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