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以宇宙做教室 奉自然為恩師

——探訪修福第研學旅行基地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4-24

記者 李婉玉 荊毅萍 見習記者 孔雄

陶行知先生倡導“生活即教育”,他認為生活與教育密切相關,平時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餐一飯,都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只要靈活運用,便能夠讓我們潛移默化地學習知識、獲得成長。

4月17日,記者在萬榮縣的修福第研學旅行基地,就找到了這一理念更具象化的表達。

該基地位于萬榮縣孤峰山西麓,占地3000余畝,風景秀美、空氣清新,一步一景,山水花草互為映襯,舒適恬靜。置身其中,純凈的大自然氣息撲面而來,令人心情愉悅。

而它的魅力,并不止于此……

耕讀結合 尋根溯源

“耕讀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耕”,即農業生產生活;“讀”,即知詩書懂禮儀提修養,兩者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代表著古人的生存與處事智慧。

在該基地,孩子們可以在二十四節氣教學區、土文化教學區、男耕女織家道教學區、五百園教學區等區域,切實體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家日常,體驗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的農事規律,回歸到最本真的原生態生活。

你瞧,孩子們通過觀看老式的織布機、上手體驗棉線制作的艱辛,對“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有了更深刻的認知;你瞧,小朋友趴在土山上看一個個形狀不同的洞穴,對“穴”字有了直觀的了解;你瞧,同學們走在田園里,被上百種水果蔬菜所吸引,現場詢問老師這些農作物的特點、種植方法……

辛勤勞作收獲農耕知識,誦讀經典豐富內在底蘊。當天,運城博奧·明德幼兒園90余名師生正好到此研學。書院里傳來朗朗讀書聲,孩子們身穿漢服,面朝孔子雕像,認真誦讀國學經典《論語》。

在這里,孩子們還可以像古代學子一樣,學茶道、練書畫、品古樂等,不斷增強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提升文化自信。

育養一體 健康生活

“我很喜歡這里的飯菜,太好吃了。”當天中午,博奧·明德幼兒園大二班學生焦浚豪高興地說。

孩子們所吃的食物,大多取材于基地種植的綠色有機蔬菜。特別是孩子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自己采摘新鮮的、無公害的茄子、西紅柿等,并和同學們在干凈整潔的廚房里進行烹飪。洗菜、切菜、炒菜……一套流程下來,孩子們玩得開心、吃得放心。

該基地運營負責人王強說:“養育孩子不僅僅停留在知識的傳授上,更應該表現在日常的點點滴滴,從孩子的衣食住行抓起。”

王強告訴記者,目前,該基地可同時容納800人就餐,為600人提供住宿。

不少孩子在三五天或一周的研學時間里,放下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每天與大自然為伴,看蘑菇生長、聞野花芳香,和山里的小狗、小貓、小馬、小羊做起了朋友……

從最初的不適應到后來“愛上”這里,孩子們的生活作息逐漸規律,生活方式也更加健康。

貫穿古今 形式多樣

從2012年至今,修福第研學旅行基地已經走過了12個年頭。依托有利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當地的文化資源,該基地逐步探索開發出了多形態的教育方式,現在基本可以滿足大中小學生不同年齡段的研學需求。

除了深刻感悟中國古代的農事生活,在這里,孩子們還能夠在信仰與夢想紅色教學區,觀看上千幅影像資料,并通過唱革命歌曲、穿紅軍衣服、模擬重走簡易版長征路等方式,進一步了解中國近代革命史,增進愛黨愛國之情。

在被學生們稱為“鄉村迪士尼樂園”的習武場教學區,孩子們可以參加攀巖闖關、高空滑索、投壺、射箭等各類趣味運動,強身健體,磨煉意志。

植物科考、中草藥研究、古物考察、叢林探秘等形式的現代化研學,如今也吸引了高年齡段學生包括外國學子的興趣,這里儼然成為越來越多人開啟新生活的“樂園”。

當然,研學之余,人們還可以到附近的圣母懷生態幸福村,游覽古村落遺跡,住窯洞民宿,于寧靜質樸的小院里,看書、賞景,享受如陶淵明一般的詩意田園生活。

培養祖國需要的優秀人才,推動每個孩子全面而有個性地成長,需要學校、家庭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雙減”政策的共同推動下,去農村里研學,在大自然中發現真善美,已然是大勢所趨。目前,隨著我市研學熱的迅速升溫,相信文旅與教育的聯結將走向深入,如“修福第”一樣更有價值、更具特色的旅游景點也將被大眾所熟知。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