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4-23
記者 楊洋

4月19日,在運城市老干部活動中心(運城市老年大學)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幾位老人正圍坐在一起,專心聽老師講解書畫藝術的精髓。他們的臉上流露出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熱愛,手中的毛筆在紙上輕輕舞動,一幅幅精美的書畫作品出爐。
不遠處的舞蹈教室里,樂曲悠揚動聽。一群身著鮮艷舞蹈服的老人正在老師的指導下翩翩起舞。她們雖然不那么靈活,但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對美的追求。她們的笑容燦爛如花,仿佛回到了年輕時的美好時光。
4月16日,在市區一處河東書房的角落里,幾位老人正靜靜地翻閱書籍。他們時而低頭沉思,時而抬頭交流閱讀心得。書籍的芳香和他們的氣息交織在一起,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祥和的氛圍。在這里,他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用書籍滋養著心靈。一間模特隊的排練室里,燈光閃爍,鏡子映照出老人們優雅的身姿。她們穿著漂亮服裝,在音樂的節拍中邁出堅定的步伐。每一次轉身、每一次亮相,都透露出自信與魅力。她們的表演不僅是對美的追求,更是對生活的尊重。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養老的需求也在日益變化。從傳統的家庭養老到社區養老,再到現在的“文化養老”,養老方式在不斷變化,以滿足老年人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其中,“文化養老”作為一種新興的養老方式,正逐漸受到眾多老年人的青睞,成為一種時尚的養老選擇。
在老年大學這樣的場所,我們可以看到“文化養老”的生動實踐,市民孫文潔就是其中一位。自從退休后,她走進了這個充滿活力的場所,開始了新的求學之旅。從唱歌、跳舞到攝影、朗誦,再到彈電子琴、吹葫蘆絲,每一項課程都為她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窗戶”,讓她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作為一名退休教師,我深深體會到什么是學無止境,在這里,我不僅學到了新的知識,還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過了許多歡樂的時光。”孫文潔說。
在老年大學,市民許鳳梅不僅發現了自己的興趣,還找到了一個自己的精神家園。“如今的我,已經不再是那個只會用手機隨意拍攝的老人了。在老年大學的熏陶下,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攝影技能,還學會了如何用心去感受生活、品味人生。”許鳳梅說。
除了老年大學,還有很多市民自發組織了民間舞蹈隊、模特隊,馬艷紅的故事就展示了“文化養老”在模特隊中的獨特魅力。在模特隊,她煥發出自信與美麗,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我幾乎每天都會來參加模特隊的練習和表演。剛開始,是朋友介紹我加入模特隊的,沒想到后來我對此產生了極大的熱情,現在經常和隊伍一起外出表演。”馬艷紅說。這種變化讓她自己感到驚喜,也讓周圍的人看到了老年人的無限可能。
這些場景只是“文化養老”的冰山一角。在更多的地方,更多的老年人正在以各種方式參與文化活動,享受著文化帶來的樂趣。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文化養老”的內涵,讓晚年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文化養老”不僅是一種養老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它讓老年人在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也能得到精神生活的滿足和提升。在這樣一個充滿文化氛圍的環境中,老年人不僅能夠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還能更好地融入社會,與年輕人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