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4-22
本報記者 董戰軒 通訊員 曹文娟
“我們3個保潔員都有自己的保潔區域,每天早上7點半開始工作,角角落落都要打掃干凈,給村民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一大早,河津市樊村鎮古垛村的專職保潔員楊紅珍就像往常一樣,拿著清潔工具,出了家門,開始一天的工作。除了負責巷道、小游園等公共區域的日常清掃和常規保潔,專職保潔員還需要監督、制止其他村民亂扔亂倒、亂堆亂放等行為,積極引導村民養成愛衛生、護環境的好習慣。
今年以來,古垛村不斷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緊盯農村人居環境薄弱環節,持續開展環境整治,在配足人員和設施的基礎上,聚焦村民自治中的熱點、難點及堵點問題,在征求群眾意見的前提下,制定了符合村情的《村規民約》,把全村劃分為4個片區8個網格,成立4個黨小組,細化網格員責任,圍繞清理“五堆”、治理“三亂”、美化“三口”,廣泛動員村民積極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對村內的垃圾雜物作了全方位清除、清運,對村內主干道的柴堆、土堆、垃圾堆等進行全面清理,對亂堆亂放等亂象進行了整治,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我們村子小,老百姓習慣把柴、煤、雜物堆放在門口,村干部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村委會專門找地方給大家伙放東西,這才逐步解決了‘五堆’問題。”古垛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郁昌介紹說。
在大力開展環境治理的同時,古垛村還堅持因地制宜、貼近群眾的原則,積極開展上下水改造、黨建文體廣場改造,并利用村中閑置土地精心打造小游園,設置了休閑涼亭、假山等各類配套設施,用于村民平時運動健身、休閑娛樂。隨著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的深入推進,在人居環境整治齊抓共管下,古垛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人居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群眾幸福指數也在不斷提高。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