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從三個市級特優農業領域專業鎮看我市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

特優農業好風景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4-22

本報記者 朱 姝

在鹽湖區泓芝驛鎮的梨園里,一個個如棗大小的梨果開始爬上枝頭;在臨猗縣廟上鄉冬棗大棚里,農戶為冬棗整枝、嫁接,一片繁忙景象;在垣曲縣皋落鄉的羊肚菌大棚中,菇農在抓緊收獲羊肚菌,喜迎豐收……

人間最美四月天。四月的河東大地,既揮灑著播種的熱情,也充盈著收獲的喜悅,這里孕育出最早的農耕文明,河渠橫貫,沃野千里,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和悠久的人文歷史,描畫出豐富瑰麗的農業圖景。

近年來,我市堅持“特”“優”戰略,強化地理標志培育、管理、運用與保護,有力支持和推動地理標志與特色產業、鄉村振興有機融合,助推區域經濟發展。尤其是近期發布的我市第二批重點專業鎮名單中,鹽湖酥梨專業鎮、臨猗冬棗專業鎮和垣曲食用菌專業鎮作為3家特優農業專業鎮上榜,為我市依托資源稟賦、面向市場需求,全力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吹響了集結號。

加速品種培優

構建特優農業產業體系

走進位于鹽湖區泓芝驛鎮百畝丹霞紅標準示范園,“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勝景過后,一顆顆如棗般大小的梨果已掛在枝上、藏在葉后。在梨樹邊,工作人員在忙著剪枝,為梨樹“造型”。

“這個果園里種的都是新品種丹霞紅,這個品種顏色呈現紅色,口感更好,在市場上屬于中高端水果。今年春節期間,我們通過禮盒裝的形式開始銷售,一個10斤裝的禮盒售價98元都供不應求,這讓我們對這個品種的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鹽湖區瑞國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國斌告訴記者。

鹽湖區泓芝驛鎮百畝丹霞紅標準示范園內,工人在剪枝。本報記者 陳方斌 攝

丹霞紅梨是2019年鹽湖區從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引進的新品種,經過3年的種植管理,2023年首次大面積掛果。在去年運城市開展的果業“五最”評選活動中,種植丹霞紅梨的鹽湖區瑞國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丹霞紅種植基地被評為運城果業“最好果園”。

新品種,要培新,更要培優。在丹霞紅品種培育的過程中,果園的養護十分關鍵,也是品種培優的重要支撐。

“我們這個果園采取全新的種植模式,提倡農家肥和有機肥。你看果園的地里采用全園生草的方式,滿園種草覆蓋讓整個果園保持濕潤小氣候。果園里還安裝著好幾臺防凍風機,讓果園盡量避免寒潮侵害。”李國斌說道。

據悉,瑞國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與一高端水果經銷公司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已進入其采購名單。下一步,李國斌還計劃投資1500萬元建設無塵無菌數字車間,通過科學種植管理,智能化挑選分級包裝,產業化營銷,充分利用合作社的管理和營銷優勢,增加梨農收入,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實現梨農得實惠、合作社得發展、區域產業壯大的多贏目標。

“入選市級重點專業鎮,是為泓芝驛鎮酥梨品牌‘背書’,也為我們品種培優帶來更大信心。”李國斌說。

鹽湖酥梨種植面積約12萬畝,年產梨40.8萬噸,產值16億元,品種主要為玉露香、紅香酥、丹霞紅等近10個品種。素有“酥梨之鄉”美名的泓芝驛鎮,立足“王過酥梨”品牌,修建梨文化主題公園,打造獨具特色的“梨花節”,萬畝花海成為央視常客,年接待游客10萬人次。

泓芝驛鎮現有酥梨產業相關的主導企業33家,其中省級以上龍頭企業7家,帶動泓芝驛鎮關聯配套的梨果合作社60余個、收購代辦點近百個、恒溫冷庫7個、果筐廠1個,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銷儲產業鏈條。帶動農民就業人數約3000人,全鎮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萬元,比全區平均水平高30.5%。

李國斌的酥梨品種培優,是鹽湖區泓芝驛鎮酥梨產業向特優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更是全市特優農業產業體系改良的一個生動注腳。

聚焦品牌質量

擴大特優農產品知名度

臨猗縣廟上鄉冬棗種植基地。本報記者 陳方斌 攝

冬棗是臨猗縣的傳統特色產業,已有3000多年栽培歷史,是全國冬棗四大主產區之一。全縣冬棗種植面積20萬畝,其中設施冬棗面積11萬畝,為全國第二、全省第一。臨猗冬棗以個大、型好、肉厚、甜度高而聞名,臨猗素有“中國鮮棗之鄉”之稱,被河北農業大學中國棗研究中心認定為“鮮棗生產4.0先行先試示范區”。

該縣品牌有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臨猗冬棗”和山西省著名商標維博、脆康等。冬棗銷售涵蓋上海、廣州、武漢、深圳等20余個省市,出口遠銷美國、泰國、越南等。年產量3億公斤,占全國市場的25%以上,年出口量約為300萬公斤,2022年總產值21億元。

臨猗縣廟上鄉張莊村是較早開展冬棗種植的村莊。種植冬棗20多年來,張莊村經歷了從露天種植到設施大棚、從單打獨斗到規模化發展、從追求產量到打造品牌三個發展階段。

冬棗市場日漸飽和,好果子也不一定能賣出好價錢。看到其他冬棗產地商超訂單不斷,冬棗種植戶開始著急:“村里沒有品控體系,無法滿足高端市場需求。”

打造冬棗品牌,聚焦品牌質量,建立嚴格的品控體系成為當務之急。由此,山西旭日如宏棗業有限公司應運而生。旭日如宏棗業建設的檢驗檢測中心是臨猗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在廟上鄉建設的快檢中心,功能就是為冬棗做“體檢”。

“我們為棗農提供產前產后全生命周期的檢測服務。在冬棗成熟之前,通過實時監測,給出用藥指導和技術指導,幫助棗農精準進行棗樹管理。”該企業工作人員表示,在冬棗成熟之后,服務對象就轉變為客商,可為其提供冬棗的感官特性分析、營養成分分析、功能性成分分析、食品安全分析等服務,通過經驗以及具體的參數指標,幫助客商采購品質最好、價格最優的產品。

旭日如宏棗業的定位可以說是一家專門為棗業服務的涉農企業。公司建立的鮮棗銷售服務中心項目,占地面積約8畝,建設了大型棗業文化知識宣傳培訓綜合室、檢驗檢測中心、一體化包裝車間、1000噸高標準冷庫。當好服務者為客商提供第三方咨詢,是為客商“把關”,也是為廟上冬棗“把脈”。

通過高位推動、夯實基礎、搭建平臺、擦亮品牌等一系列舉措,“萬榮蘋果”“臨猗冬棗”“絳縣大櫻桃”……我市一個個“叫得響、信得過”“運味十足”的地理標志產品脫穎而出。

特優農業專業鎮將繼續深入聚焦質量品牌,擴大特優農產品知名度。強化質量管控,推動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兩個“三品一標”協同發展,強化農業生產過程管控,建立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體系。打造知名品牌,培育區域公用品牌,創建特優農產品品牌目錄庫,搭建“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的品牌矩陣。

延長產業鏈條

提升特優農業效益

垣曲縣皋落鄉羊肚菌種植基地內,工人正忙著采收羊肚菌。本報記者 陳方斌 攝

“天下有奇珍,金堂羊肚菌。朵朵勝黃金,一鳴天下聞。”日前,在垣曲縣皋落鼎諾種養專業合作社羊肚菌種植大棚里,一朵朵形如雨傘、鮮嫩無比的羊肚菌錯落有致地擠滿了菌壟,長勢喜人。采訪時正是羊肚菌的收獲季節,合作社社員都在大棚內手持收割小鐮刀,將一朵朵羊肚菌從地上割下。

“像這樣的一個大棚占地面積有4畝左右,羊肚菌收成在2500公斤左右。目前羊肚菌干菇的市場價格在每斤600元,我們合作社一共31個羊肚菌大棚,純收入能達到700萬元。”鼎諾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劉生說道。

“羊肚菌具有生長周期短、產量高等特點,可以在三四個月內完成種植采收,還可以通過錯峰種植,拉長羊肚菌的收獲時間,讓大棚生產‘不斷檔’。但是,羊肚菌對種植環境和種植技術要求很高,需要時刻注意大棚的溫度、濕度,適時通風,嚴格控制水量。”該合作社技術員袁曉華介紹道。

距離羊肚菌大棚不遠處的一處辦公場所,是鼎諾種養專業合作社的生產場地。剛進入這里就看到兩臺菌菇烘干機正在加緊運轉,再往里走,還有好幾條菌種營養袋生產線在高速運轉。

“我們這個生產車間每天加工菌菇達7500公斤,具備3萬袋菌種營養袋的生產能力。在旁邊,還建有4個冷庫。目前,我們合作社的經營范圍覆蓋了菌種培育、營養袋制作、種植管理、后期烘干分揀及包裝各個環節。”張劉生說道。

產業鏈條的打通,為特優農業效益帶來極大提升。

目前,垣曲縣皋落鄉緊緊圍繞全縣“一城一帶五基地”的戰略規劃,立足實際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成功申報運城市食用菌專業鎮,積極創建省級食用菌專業鎮。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的發展思路,確定“龍頭帶動、基地聯動、庭院齊動、典型推動”的四條發展路徑,實施“五金”“六統一”“鄉村旅游+”三種模式,全力推動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構建農文旅融合新業態,蹚出一條食用菌產業發展新路徑。目前,皋落村有食用菌龍頭企業3個,種植基地5個,種植羊肚菌238畝、香菇123.7萬棒、木耳52萬棒,庭院食用菌種植20戶。2023年,食用菌年產值0.39億元,菇農年收入達3萬元。

經過幾年的發展,皋落鄉已形成以羊肚菌、木耳、香菇為主,其他菌類為輔的食用菌種植格局,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目前,投資970萬元的香菇醬深加工項目、投資50萬的菌棒生產基地項目建成投用,總投資371萬元的食用菌加工車間已完成主體建設,32個木耳菌棚項目加快建設,食用菌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2023年,龍頭企業為村集體經濟創收24.3萬元,帶動近200人就業,人均每月創收2500元。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