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運城時空>

對中心城區再生水循環利用的思考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4-17

周登峰

再生水是指廢水或雨水經適當處理后,達到一定的水質指標,滿足某種使用要求,可以進行有益使用的水。由于其水質要求介于自來水(上水)與排入管道內污水(下水)之間,也被稱為“中水”。再生水根據無害化處理后達到的特定水質標準,可替代常規水資源,用于工業生產、市政雜用、居民生活、生態補水、農業灌溉、回灌地下水等,這對優化供水結構、增加水資源供給、緩解供需矛盾和減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中心城區再生水循環利用的發展機遇

一是發展和供求需要。加快推進我市中心城區污水資源化利用,有利于促進解決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水生態損害問題。加強再生水循環利用、實現節水保供的可持續發展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兩山”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政策和環保支持。污水資源化利用是節水開源的重要內容,國家已經將再生水利用納入水資源的統一配置。2021年1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等10個部門制定印發了《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發改環資〔2021〕13號),明確表示,在黃河流域地級及以上城市建設污水資源化利用示范城市,規劃建設配套基礎設施,實現再生水規模化利用。《指導意見》還提出,加大中央財政資金對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投入力度。支持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于符合條件的污水資源化利用建設項目。鼓勵地方設計多元化的財政性資金投入保障機制。鼓勵企業采用綠色債券、資產證券化等手段,依法合規拓寬融資渠道。2021年12月24日,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決策部署,做好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工作,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頒布《關于印發〈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環辦水體〔2021〕28號)。根據《實施方案》要求,生態環境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印發《關于公布2022年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環辦水體函〔2022〕502號),明確了首批納入試點范圍的19個城市,我市名列其中。

三是資源和價格優勢。我市中心城區的城東和城西兩座污水處理廠每天處理18萬噸的生活污水(城市周邊村鎮的污水目前尚未納入處理管網),一年總共處理生活污水量達到6570萬噸。我們目前的自來水價格是按照階梯價格計算,一級價格是每立方米4.25元,二級價格是每立方米5.95元,三級價格是每立方米7.55元,以上價格都包含每立方米0.95元的污水處理費。而《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發改環資〔2021〕13號)明確規定,放開再生水政府定價,由再生水供應企業和用戶按照優質優價的原則自主協商定價。目前,我們的再生水價格是每立方米2.3元左右,價格僅為自來水價格的一半。如果說工業生產和生態補水都用質優價廉的再生水,群眾家里都用再生水沖馬桶,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將明顯減少,生態環境將明顯改善,家庭生活成本將明顯下降。

當前中心城區再生水循環利用面臨的主要挑戰

一是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不完善,管網鋪設不到位。城市節水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較為突出,部分城市空間布局和規模與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承載能力不相適應,城市水系統建設的整體性有待提高,城市供排水基礎設施仍需補短板,再生水循環利用的管網鋪設還不到位。

二是水質處理不理想,脫鹽效果不達標。經過中心城區城東和城西兩座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水質僅輸送給了運城關鋁熱電有限公司、公園和街道等,其余大部分排放到了姚暹渠、鴨子池作為生態補水,在園林綠化澆灌上由于水中含鹽量高無法使用,因此在水質脫鹽“提標升級”上還需努力。

三是部門協作不緊密,齊抓共管不協調。目前,根據職能劃分,各級政府擔負污水資源化利用工作的主體責任,發展改革委是綜合協調部門,水利部門承擔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職能,生態環境部門承擔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保護職能,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承擔污水資源化利用以及相關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職能,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承擔城市建設布局、生活小區、工業格局的規劃職能,科技部門承擔污水資源化關鍵技術攻關職能等,在污水資源化利用工作上,還難以形成協調解決問題的工作合力。

關于提升中心城區下一步再生水循環利用工作的意見

一是整體規劃和配套建設再生水循環利用的基礎設施。堅持從實際出發,根據試點城市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科學合理規劃布局再生水生產、調配和利用設施。在推進城區污水管網全覆蓋、消除收集管網空白區基礎上,在條件成熟的老城區和新建城區結合生產生活條件,因地制宜地對再生水管網建設進行整體規劃布局,并付諸實施,真正將再生水納入城市供水體系。要積極有序地推進和完善工業園區內污水資源化循環利用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市政再生水作為園區工業生產用水的重要來源,重點圍繞火電、石化、鋼鐵、造紙、印染等高耗水行業,組織開展企業內部廢水利用培訓,加快實現企業間用水系統集成優化,實現串聯用水、分質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級利用,真正實現工業廢水循環利用。

二是加大科技創新,提高再生水深度脫鹽技術和工藝。國家將污水資源化關鍵技術攻關納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十四五”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專項規劃,部署開展污水資源化科技創新。要增強科技支撐,依托技術實力強、基礎條件好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持續深化“政產學研用”融合,針對再生水循環利用全過程中存在的再生水含鹽量升高、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植物種植養護、再生水調蓄庫塘水體富營養化等難點問題,進行科技攻關,提升再生水循環利用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同時,完善價格機制,探索放開再生水政府定價,實行按需定供、按用定質、按質定價,試行由再生水供應企業和用戶按照優質優價的原則自主協商定價。對于提供公共生態環境服務功能的河湖濕地生態補水、景觀環境用水使用再生水的,鼓勵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推動污水資源化利用。

三是加強部門協作,創新工作機制,真正形成工作合力。政府要制定計劃,完善政策措施,統籌研究重大問題,明確重點任務,加強工作督導,充分調動各部門的工作積極性。相關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政策協調和工作銜接,強化對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污水資源化利用、相關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的統籌,形成工作合力,協調解決污水資源化利用中遇到的問題,確保中心城區再生水循環利用工作取得實效,有效推動我市污水資源化利用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市人社局)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