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3-30
近年來,我市深入挖掘根祖文化、鹽文化、德孝文化、關公文化和善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并大力弘揚其間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推動傳統文化與城市發展、現代生活相結合,展示了本土文化之美。
如何讓這些優秀傳統文化“開口說話”,更好地傳承下去?市政協委員、運城市古中國文化研究會會長李軍建議,在市、縣、校三級教育系統增設專職傳統文化教研員崗位,更好地指導老師開展傳統文化教學工作,幫助學生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在教育部公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國家課程中的勞動、綜合實踐活動,以及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占9年義務教育階段總課時的14%至18%,這4種課程有相當一部分與傳統文化有關。另外,教育部發布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提出,加強對青少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李軍認為,應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優化傳統文化教學,設置專職崗位持續推進該項工作。
“要激發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不斷增強文化自信,讓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長大后,他們就會成為傳統文化的弘揚者、宣傳家鄉的‘主力軍’,不斷助力家鄉建設發展。”李軍說。 (記者 郝麗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