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又一支“90后”文創團隊的“走心”之旅——

看“之云造物”怎樣為運城“圈粉”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3-28

記者 牛嘉榮

“咚,咚,咚”,3月26日下午4時許,隨著三下清脆的敲門聲,快遞小哥推門而入,“您好,是這里要寄件吧?”小哥簡短詢問一下,很熟悉地走進房間拿起放在桌子上的快遞,“10件,沒問題吧。”

這間30多平方米的房間,就是山西之云造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之云造物”)的“大本營”。在這里,“90后”成了絕對主角,文創產品便是他們對這個時代的表達。

永樂宮文創書簽

“如果文創產品不能傳播出去,那對我們而言,將毫無意義。”“之云造物”創始人周柯講述他們對文創產品的理解,這也是他們這個團隊的共識。“每天都會有不少單快遞發往全國各地,這是市場對‘之云造物’的肯定與認可,亦是對運城文化、河東故事的欣賞與癡迷。”周柯說。

解構,從“運”開始

“之、云,合在一起,就是運城的運。”周柯滿懷欣喜介紹品牌的價值理念,“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宣傳運城。”

2023年8月,“之云造物”剛剛成立,在外灘國際寫字樓316,一群年輕人滿懷憧憬,開始解構他們眼中的運城。

通關文牒、書簽、帆布包、水杯、雨傘……辦公室內,隨處可見文創產品,每一件都蘊含著他們的心血。

“比心血更重要的是我們真正挖掘了文化、表達了文化,并將其傳播出去。”周柯拿出通關文牒,“這是我們與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合作出品的一件文創產品,也是目前我最喜歡的一件。”這一切,離不開市文旅局對這個“90后”文創團隊的“偏愛”,尊重他們的“腦洞”,支持他們的創意,讓靈感充分表達。

永樂宮文創通關文牒

2023年10月,通關文牒正式立項。籌備謀劃之初,如何展現河東大地豐厚的文化遺產,成為一件頭疼的事情。設計團隊給出兩種方案,一是沿黃河呈現,二是沿中條山呈現,可不管是哪一種方案,都沒有辦法將13個縣(市、區)完全容納。可如果換一種角度,從設計之初,就將自己“代入”消費者的視角,這樣一本通關文牒,除了精美的插畫展示,還能為消費者提供些什么呢?

“線路!一條來自運城本地人推薦的游玩線路!”周柯將自己對“游運城”的理解加入通關文牒,才有了最后如畫卷一般鋪展開來的河東名勝集錦。

“一開始的草圖,是真抽象啊!”設計師看到草圖,眼前甚至于一黑,對于一個沒有什么美術功底的人來說,一條孤零零的主線,延伸出幾條支線,河東名勝分布其間,倒也能從這粗糙中看出幾分細膩的情感。第二版草圖,青山、大河占據了一部分空間,又經過無數次溝通、碰撞、調整,一幅“像樣”的概念圖誕生了。

很難想象,這樣一本制作精良、色彩豐富、元素齊全、情懷滿滿的通關文牒,其濫觴竟只是一張白紙上的潦草幾筆。

大道至簡,萬物歸一,他們的解構收獲了認可。“運城歷史本就厚重,哪怕只是將眾多文物古建羅列上去,都足夠精彩。可我們不想做這樣簡單的‘復制粘貼’,我們要做自己眼中的‘運城’。只有當我們自己認可它、理解它、熱愛它,才能在萬千可能中找到一條讓游歷者愿意選擇的路。”周柯說,“這條路,也是真正將運城宣傳出去的最便捷的門徑之一。”

幸好,他們做到了。

2023年12月23日,通關文牒一經上線,便引爆全網,線上線下準備的2500冊通關文牒,不到一個月就銷售一空。一段時間以來,來運城博物館購買通關文牒以蓋章打卡,成為一種“來運城,絕不能錯過”的風尚。

問心,無愧熱愛

“設計的意義,不是畫照片,是加入創新想法。”“之云造物”“90后”設計師王藝崢說,作為創始人之一,她常常坐在電腦前,拿起畫筆為文創產品勾勒、描摹、填色,工作忙碌時,加班到凌晨是常態。

同王藝崢的態度一樣,這個年輕的團隊不認為加班忙碌是一種痛苦,“畢竟,我們加班加點是為了按時完成任務,哪有創業不艱辛。更何況,我們熱愛這份工作。”

熱愛這個詞,多少有些夢幻。可這些蘊含著豐富情感的文創產品,確實是在夢幻中誕生的。

王藝崢本科畢業后,留在杭州創立自己的服裝品牌。是的,一開始,她主業是服裝設計。2023年9月加入“之云造物”,于她而言,也是一次夢幻的跨界之旅。

“別看都是設計,服裝設計與平面設計還是有很大不同。”王藝崢說,“但好在,這是我熱愛的事。”

王藝崢將她的熱愛定在3個維度:繪畫、擅長畫、責任感。

通關文牒線稿

事實上,通關文牒內頁上的幾十幅插圖,就是她的作品,七彩鹽湖、運城博物館、解州關帝祖廟、永樂宮、龍門景區……

繪畫,也沒那么容易。“一些著名的古建筑是能找到清晰照片的,可以比對參考。可一些沒那么知名的景點,連一張合適的照片都難找。”王藝崢說。

因此,70余幅插圖,她的足跡也幾乎遍及插圖中的這些地方。“光看照片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實地采風。親眼見到古建,置身其中,收獲的感受與冰冷的照片是完全不同的。”王藝崢回憶起自己去棲巖寺塔林的那天,作為一處她從未踏足過的文保單位,除過“惡補”的前期歷史文化背景知識,剩下的,她一無所知。

2023年11月,一個普通的冬日黃昏,王藝崢來到棲巖寺塔林。幾道斜陽打在塔林上,光與影之間,一半滄桑一半朝氣,就好像歷史的回音在這一刻終于有了聽眾。后來,塔林上的這片光影,也留在了通關文牒上。消費者可以透過色彩繽紛的插圖,窺見那日王藝崢眼中的古建,窺見屬于河東之子眼中與文化相關的難忘回憶。


飛云樓線稿


飛云樓效果圖

除此之外,永樂宮上的鴟吻、飛云樓上的卯榫結構,王藝崢也都一比一還原出來。線稿的復雜程度,就好像復刻了古建筑的設計圖,在她花費一周時間埋首繪制線稿的同時,運城古建的深厚內涵也留在上面。

“我最喜歡的文創產品,是關帝廟畫扇金屬藝術書簽。”王藝崢回憶,她跟隨導游的步伐游覽解州關帝祖廟,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于牌坊之后看到了傳說中的古柏飛龍,她也通過畫筆將其記錄下來。

畫扇書簽上,祥云、琉璃、牌匾、飛龍,靈動鮮活。“消費者可以‘看’到我眼中的運城文化,我的工作,將運城宣傳出去了,這是難得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她說。

出發,腳步無歇

3月26日,通關文牒也進入最新一版的印刷階段。

這不是普通的再版,而是再度調整與更新。

對細節的重視與把握,這群“90后”格外認真。第一版與最新一版通關文牒放在一起比對,可以明顯發現不同。第一版通關文牒左右兩邊厚度不一,最新一版已經解決這一問題。

“翻開內頁,我們也會陸續豐富插畫內容。更重要的是,通關文牒的印章是不斷更新的。”周柯深知他們是年輕的團隊,年輕意味著敢想敢做的沖勁,更意味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才能創作出更加精良的文創產品。

2023年12月23日、24日,“之云造物”準備了雨傘、書簽、文化衫、帆布包、明信片、水杯、通關文牒等5000余份文創產品,在線上抖音直播間與線下米雷運城博物館見面會同步售賣。兩天時間,無數包裹飛往全國各地,他們的庫存也已告急。

“之云造物”創意團隊在博物館參觀學習。(資料圖片)

截至目前,每周兩次的線上直播都能獲得不錯的銷量,一次超過百單的數據足以“支撐”起他們的成就感。“我們的訂單來自全國各地不是吹牛。后臺數據顯示,最遠的訂單是在西藏、新疆,最多的訂單來自浙江、上海等地。”周柯說。

市場的認可,讓這個團隊產生了莫大的信心。

“之云造物”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后續的文創產品設計與制作上,信奉“出品即精品”的他們,通過市場反饋,定會將文化“軟植入”這一概念貫徹到底。

講述運城文化的“走心”之旅,仍在繼續。“之云造物”即將推出的新品文創文化茶具,會再一次向大眾展示“90后”眼中的歷史。這套茶具以永樂宮《朝元圖》壁畫為藍本進行創作,同之前一樣,簡單將壁畫內容“復制粘貼”的事,設計團隊是不屑去做的。

觀摩、研究、解構《朝元圖》是他們創作的必經之路。“茶席用永樂宮祥云紋裝飾,茶杯上點綴永樂宮山水元素。”周柯介紹,這些文化元素,不是簡單“扒”下來的,而是解構壁畫上的特有元素,將祥云、服飾紋飾融入文創產品本身,再讓文創產品融入生活,真正使河東文化成為可視、可玩、可用的實物認證。

“這套預計4月底上市的文創茶具,還有待市場檢驗。”周柯說,他們對產品質量,有絕對的信心。

這群“90后”講述自己眼中的歷史,在這之中,他們也將青春鐫刻在文化的軌道上。這一次次靈感迸發的創意與精益求精的堅守,讓他們的創造,無可替代,也勿需替代!

(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