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我市政務服務從“能辦可辦”向“好辦易辦快辦”快速轉變

?“好運辦”,讓事情更好辦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3-14

記者 陳永年

商事登記“四級幫辦體系”經驗做法受到省政府通報表揚,被列為“中國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市級“即來即辦審批改革”、鹽湖區“全域幫辦體系”、垣曲縣“審批全流程提醒服務”三項行政審批改革舉措入選全國政務服務軟實力“小切口”改革優秀案例并獲得表彰;

全市推進“一業一證”改革,破解“不準營”難題的做法被選定為全省第一批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示范案例;

山西省企業登記注冊便利化改革暨基層便民服務中心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現場推進會在我市召開;

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服務機制構建“全代辦”標準化服務體系被省商務廳列為開發區優化審批服務和“全代辦”服務典型案例;

……

以2022年運城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印發《關于開展政務服務品牌化建設的實施方案》為起始,我市在全市范圍內推進“好運辦”政務服務品牌建設工作。經過兩年來的努力,以“好運辦”為牽引的政務服務創新成果獲獎不斷,在推動全市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的同時,已經成為我市促進招商引資、增加區域競爭力的重要加分項。

我市是如何謀劃、推進、打造“好運辦”政務服務品牌的,有哪些創新性突破,下一步發力方向在哪里?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日前進行了采訪了解。

27條措施撐起“好運辦”

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全面提高政務服務質量與水平,更好滿足企業和群眾辦事需求,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決定持續在全系統開展政務服務品牌化建設。

為此,實施方案明確指出,要緊扣企業和群眾需求,對接國際、國內先進理念,與企業和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服務,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由“能辦可辦”向“好辦易辦快辦”快速轉變的工作目標,打造企業、群眾滿意的“更高標準、更高效率、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政務服務升級版。

“好運辦”政務服務品牌的背后,是27條具體的措施,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

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共3項,包括建立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實施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標準化,開展政務服務事項地方標準制定;

推進政務服務規范化共8項,包括政務服務窗口設置規范化,網上辦事指引規范化,審批服務行為規范化,審批決策層級規范化,審批監管銜接規范化,政府采購規范化,中介服務規范化,政務服務評估評價規范化;

推進政務服務便利化共有16項,包括推進7×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開展商事登記全幫辦代辦服務,開展投資項目幫辦、代辦服務,開展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幫辦、代辦服務,推行企業開辦注銷極簡審批,持續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持續推進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深化涉企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制改革,深化企業投資建設領域改革,全力推進“跨省通辦”“全省通辦”,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辦”集成套餐服務,推行“一業一證”改革,全面推行電子照章綜合應用,推行視頻勘驗服務,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效能,實行涉企證照材料免費郵寄服務。

品牌化和信息化是營商環境的“一體兩翼”,開展政務服務品牌化建設對營商環境優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實施方案印發后,市縣兩級行政審批服務管理部門強化政務服務品牌化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按照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統籌推進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健全制度,有序開展工作。

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的政務服務品牌為“好運辦”,各縣(市、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結合自己地域特色和本地實際,制定了各自的政務服務品牌化建設方案,陸續推出了“好運辦·鹽e辦”(鹽湖區)、“好運辦·永心辦”(永濟市)、“好運辦·耿小二”(河津市)、“好運辦·猗滿意”(臨猗縣)、“好運辦·榮易辦”(萬榮縣)、“好運辦·稷刻辦”(稷山縣)、“好運辦·貼新辦”(新絳縣)、“好運辦·聞迅辦”(聞喜縣)、“好運辦·涑愿辦”(絳縣)、“好運辦·舜心辦”(垣曲縣)、“好運辦·禹悅辦”(夏縣)、“好運辦·虞快辦”(平陸縣)、“好運辦·魏民辦”(芮城縣)、“好運辦·開心辦”(運開區)等政務服務品牌,形成了百花齊放、滿園爭春的喜人景象。

市縣兩級行政審批服務管理部門還充分運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介,積極宣傳在品牌化建設工作中的好的經驗做法、典型事跡和亮點工作,積極營造全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系統開展品牌化政務服務的良好氛圍。

“這27條搭建起了‘好運辦’的四梁八柱,也是我們落實和推進‘好運辦’政務服務品牌化的具體抓手和實際載體。目前,以‘好運辦’為指代的我市政務服務品牌基本成型,為我市優化營商環境、提高城市競爭力提供源源不斷的推動力。”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總工程師原和平說。

改革創新“繁花似錦”

創新服務是政務服務品牌化建設的靈魂所在。一年來,市縣兩級行政審批服務管理部門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用敢想、敢干、敢闖、敢試的勇氣和精神,結合工作實際,創新性提出政務服務的新方法和新舉措,在不斷豐富“好運辦”內涵的同時,也有效提高了我市政務服務的質量與水平。

實際推進中,我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部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總抓手,聚焦企業和群眾的實際需求,創新舉措、靶向攻堅,以“小切口”改革置換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一個個蘊含著換位思考和細節創新的“小切口”中,滿是服務百姓的“大民生”和服務質效的“大提升”。

比如,以往如果要辦理“經營性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證”,需要辦事群眾到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預審資料,然后轉后臺業務科室具體辦理,再轉交出證科室制證、蓋章,最后再交給辦事群眾。辦理一個事項,需要涉及多個關口、多名工作人員,還要數次登記。遇到特殊時段,不僅工作人員壓力大,辦事群眾也會出現排隊等待現象。

而如今,市政務服務大廳開辦“即辦區”,在一個小窗口、一名辦事員處完成收件、受理、審查、決定、制證、出件等全部程序,讓群眾即來即辦、即辦即走,不用往復跑、多時等。“經營性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證”等60項業務被劃入“即辦件”,在即辦窗口辦理。辦事群眾再辦“經營性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證”,只需提供駕駛證和身份證原件、復印件以及一張標準照,剩下就等簽字領證了。幾分鐘,證就拿到手了。

打造政務服務品牌,改革創新是最重要的核心,這也是提高辦事效率和群眾滿意度的最大紅利來源。

一年來,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以深化“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為核心,圍繞“便民服務如何更高效”“群眾辦事如何更滿意”“營商環境如何更優化”“審批改革如何落地生根”持續探索,讓群眾辦事更快捷、更省力、更方便——

積極構建商事登記四級幫辦體系,在市縣兩級政務大廳,鄉鎮便民服務中心,農村便民服務站,市場監管所,“政銀合作”銀行網點、商貿集聚區設置商事登記幫辦代辦服務點,為經營主體免費提供登記注冊、年報、涉稅等幫辦代辦服務。截至目前,全市幫辦代辦網點達到700多個,2023年各網點幫辦代辦達到17萬次。我市的商事登記四級幫辦體系經驗做法受到省政府通報表揚,被評為“中國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持續深化工建改革。通過工改審批系統網上審批1216個項目,辦理審批事項2717件,實現全市市政網上報裝全覆蓋;

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市增加告知承諾事項7項,全市辦理“證照分離”4種改革方式累計總量28098件,惠及企業27029戶;

鞏固拓展“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全市12個開發區開展“承諾制+標準地(廠房)+全代辦”項目數量共223個,總投資513.7億元,累計提供領辦代辦服務事項2237個;

深入推進“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服務。全面推動17項企業、個人、項目“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河津市已被確定為全省“一件事一次辦”試點縣(市、區)。“一業一證”改革持續推進,全市已發放行業綜合許可證701個;

持續推動“跨省通辦”改革。探索“跨省通辦”合作新模式,加強與京津冀地區、關中平原城市群、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協作交流,146項事項已實現“跨省通辦”;

推動商事登記全幫辦體系標準化建設。2023年8月,運城市商事登記全幫辦服務規范被省市場監管局確立為省級地方標準正式立項,全市商事登記幫辦網點累計幫辦戶數175248戶;

……

在全市上下的系統推進下,我市各縣(市、區)結合實際,在不同方向和領域進行改革創新和重點突破,一有好經驗、好做法,很快便會在全市行政審批系統復制和推廣。一域創新、全域得利,有效競爭、互相分享的局面,已經形成。

通往“好辦易辦快辦”

圍繞政務服務品牌化建設,無論是制度架構的完善,還是創新改革的推進,都是為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打造更加高效、便民的政務服務。

我市在推進“好運辦”政務服務品牌化建設時,一批制度被完善,一批堵點被打通,企業群眾辦事不僅越來越高效便利,還越來越有體驗感——

全市“7×24小時不打烊”的政務服務超市。全市實行“5+2”政務服務模式,率先在全省實現“7×24小時不打烊”自助政務服務超市市縣兩級全覆蓋。目前,市縣兩級及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7×24小時”政務服務自助區均已投入使用,15個“7×24小時”政務服務自助區共配備自助辦稅一體機、不動產自助查詢機等12個種類87臺智能設備,可辦理事項共313項,有效解決群眾“上班沒時間辦事,下班沒地方辦事”的難題。據統計,2023年全市“7×24小時”自助服務區累計辦理業務25620件;

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委托各縣辦理普貨資格證。按審批權限,各縣近10萬名從事普通貨物運輸駕駛員的從業資格證均需要到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辦理,極大地增加了從業人員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為方便申請人就近辦理相關業務,市局將道路普通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證核發、換發、變更、注銷等業務委托至各縣(市、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運城戶口的機動車駕駛員持身份證、機動車駕駛證可就近在所在地政務中心交通運輸窗口申請辦理。此舉極大地方便了普通貨運駕駛員,每年共可為他們節省2000余萬元的經濟成本;

設立項目審批超市、會客廳等,推動項目審批“快速通關”。臨猗縣設立“項目一站式審批超市”,將涉及項目審批的立項、環評、規劃、建設等審批事項集中統一辦公,推動審批流程減環節、壓時限、少材料、優服務。垣曲縣設立投資項目會客廳,實行局長陪審制、局長坐班制、全員幫辦代辦制、批前輔導等“三制一輔”工作機制,通過保姆式、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有效解決重點項目前期手續辦理難問題。稷山縣采取局領導班子+股室負責人+首席代表+2名工作人員的“3+2”工作模式,推動重大事項即刻辦、跨區域事項跟蹤辦、特殊人群幫著辦、急難愁盼協調辦;

……

隨著“好運辦”政務服務品牌化建設的深入,我市的發力點已經逐漸從架構式的建章立制,向更細微處的如何提高辦事體驗發力。如何更簡便地獲得辦事地點、流程等信息,辦完事證件如何領取更方便,不小心忘記證照換發期限怎么辦……一系列隱性需求被察覺、被發現、被滿足——

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與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運城市分公司簽訂了《快遞送達服務合作協議》,通過郵政EMS為企業免費寄遞行政審批證(照、材料)服務。同時,在政務大廳設立免費復印點,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免費證件、材料復印服務;

鹽湖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立足企業群眾實際需求,率先推出“政務服務路標”。“政務服務路標”涵蓋了個人、企業常辦事項300余個,進入“怎么辦”頁面后,群眾可按需求查詢辦理事項所需要的材料清單、辦事流程、所需時間、后臺審查要點、現場勘驗要點等內容。推動政務服務公開透明,實現群眾“足不出戶”即可一次性準備好辦事材料,真正做到“最多跑一次”;

垣曲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在實際工作中發現,一些群眾會因為各種原因忘記網辦時限要求,或者忽略證照的有效期限,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為此,該局去年推出了“審批全流程提醒服務”改革,變“坐等被動”服務為“超前主動”服務,提前介入、提早提醒,為辦事群眾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該縣目前的提醒服務主要有4個方面,分別為“一業一證”聯辦提醒服務、項目手續流程提醒服務、網上辦理超時提醒服務、證照到期主動提醒服務。

“我們通過推進‘好運辦’政務服務品牌化建設,取得了方便群眾辦事、釋放企業活力、優化營商環境、提高城市競爭力的明顯成效。下一步,我們將以群眾和經營主體的‘急難愁盼’為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不斷豐富‘好運辦’品牌內涵,持續提高政務服務效能,確保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辦事更加便捷高效,更加舒心滿意,為全市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局長王建斌說。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