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3-14
張建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兩個健康”不僅是重大經濟問題,也是重大政治問題,指出“非公有制經濟要健康發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健康成長”,并寄語民營企業家“弘揚企業家精神,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在山西調研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更是3次提到晉商精神和晉商文化,賦予晉商精神“誠實守信、開拓進取、和衷共濟、務實經營、經世濟民”的新內涵新要求,也為我們培育“新晉商”、擔負“新使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市民營經濟體量大、態勢好、動力足,是運城高質量發展的特色所在、潛力所在、優勢所在。2024年上班第一天,我市舉辦“晉商精神在運城”2023年度民營企業家典范選樹典禮,24名民營企業家走上臺,接受檢閱、受領榮譽、收獲致敬,推動弘揚企業家精神、晉商精神成為運城廣大民營企業家的共識、責任和行動。
2023年以來,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聚焦“非公經濟人士健康成長”這個關鍵要素,開展歷時一年的“晉商精神在運城”2023年度民營企業家典范選樹系列活動,以“五講一樹”為牽引,引導民營經濟人士聚焦主業、練好內功,在全社會營造了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
一、講政治,凝聚思想共識。持續聚焦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先后舉辦年輕一代企業家能力素質提升培訓班、企業家“沿著黃河看運城”、“聚焦二十大、民企話心聲”、企業家理想信念教育等主題活動,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家自覺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全市建立健全了民營經濟人士思想狀況綜合分析研判機制、民營經濟統戰工作協調機制等,通過集中座談、走訪懇談、個別談話等多種形式,及時了解掌握民營經濟人士思想動態,解答民營企業家思想困惑。積極參與和支持民營企業黨建工作,推動市級工商聯執委企業黨組織全覆蓋,更好發揮黨組織在民營企業中的思想引領、組織凝聚等作用,不斷夯實民營經濟人士“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根基。
二、講信心,凝聚發展動能。持續聚焦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先后舉辦河東民營經濟大講堂、民營企業家座談會、民營企業集中觀摩學習等活動,傳遞黨中央關于“兩個毫不動搖”的大政方針,解讀黨和政府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舉措。積極推薦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列席參加黨委、政府的重要會議和各類重大活動,圍繞市委經濟工作、經濟運行情況等,建言獻策。搭建具有運城統戰特色的金融惠企、法律助企、同心聯企、責任引企等平臺載體,全力打造晉商晉企“貼心計劃”運城樣板,推動我市助企紓困40條、優化營商環境43條等一系列惠企政策精準對接、落地落實,讓民營企業家在“雙向互動”“雙向奔赴”中切實感受到惠企的強度和扶企的力度。主動對接企業的高頻需求,開展大走訪大談心活動320余次,和民營企業、民營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共同算好高質量發展的政治賬、經濟賬、責任賬,引導企業家把健康發展的“金鑰匙”掌管好。
三、講理念,凝聚改革動力。持續聚焦守法合規建設,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形式,定期組織民營企業家到知名高校開展專題培訓,分行業分批次組織民營企業負責人赴先進地區和對標企業實地調研考察學習,加強對民營企業家的專業化培訓,提升企業家把握產業態勢、提升營銷策略、主動管控風險等能力。加強與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等部門聯系,建立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民營企業發展常態化溝通聯絡協調機制,成立法律維權服務中心、啟動“百名律師進民企”活動、開展涉案企業合規工作,從普法、維權、訴訟、治安等方面,為民營企業提供“一站式、低成本、訂單式”的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以“四個一”為牽引(完善“一套體系”,細化“一個范式”,優化“一套服務”,選樹“一批典型”),強力推進清廉民企建設,在全市高標準打造清廉民企示范企業23家,引導企業家樹牢誠信經營、依法經營理念,助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四、講責任,凝聚同心合力。持續聚焦民營企業社會責任,支持引導民營企業在鄉村振興、穩崗就業、公益慈善、科技創新等領域擔責出力,做到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在“萬企興萬村”運城行動中,先后有181家民營企業參與,共實施“興村”項目266個,惠及268個行政村,實際到位資金31.89億元。其中,實施投資經營類項目107個,實施公益捐贈項目159個。在城鎮社會從業人員中,私營企業和個體的從業人員占比60%以上。其中,私營工業企業吸納就業占私營企業吸納就業比重40%左右。在科技創新中,現有高新技術企業25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數量為346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47戶,全市省級鏈主企業數量達到7戶,占全省近五分之一。在助力發展中,以鄉情鄉誼為紐帶,依托商會資源,持續推進“運才興運”專項行動,2023年市縣兩級召開“運才興運”活動279場,簽約項目293個,簽約金額999.36億元。
五、講傳承,凝聚精神力量。持續聚焦民營企業家代際傳承,啟動實施企業家培訓工程、年輕一代成長計劃,建立年輕一代企業家數據庫,舉辦年輕一代企業家“父輩們的故事”講述,“弘揚企業家精神,重塑企業家形象”企業家講述等活動,通過優秀企業家談、年輕一代企業家談、專家學者談等多種形式,讓“企二代”“創二代”拋棄后發優勢帶來的全能視角,認真了解父輩們的創業經歷,達到情感上的共鳴、選擇上的理解、精神上的共情、價值觀上的認同,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企業家精神、晉商精神,在企業發展這個大舞臺施展才華抱負、開創天地。
六、樹典范,強化示范引領。緊扣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民營企業家“爭當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的重要論述,在各縣(市、區)、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等推薦的基礎上,通過非公經濟人士綜合評價、征求紀檢部門意見、專家評審等,在全市選樹12名民營企業家為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四大類典范,12名民營企業家為提名典范,并舉行隆重的選樹典禮,通過新聞報道、文藝作品、網絡傳媒等多方式多平臺給予褒揚,切實以企業家形象展示“崇文、厚德、敬業、拓新”運城精神,以企業家精神助推運城高質量發展。
通過開展為期一年的“晉商精神在運城”首屆民營企業家典范選樹系列活動,我們探索了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引領新路徑,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應,也獲得了深刻的啟示。啟示一:要牢牢把握“兩個健康”的主題,以民營經濟人士的健康成長推動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啟示二:要牢牢把握“自己人”的定位,在換位思考、回應關切和積極共情中實現引領。啟示三:要牢牢把握民營企業家這個主體,引導企業家增強主人翁意識,將自身的形象和口碑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展示對外形象的重要窗口,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中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
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信任、團結、服務、引導、教育的方針,以進一步增強黨對民營經濟的領導力和民營經濟人士的凝聚力為己任,充分發揮在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建設中的引導作用、在民營企業改革發展中的服務作用,積極引導廣大民營經濟人士扎根實業、深耕主業,在更大的坐標系中謀劃發展,在做大做強中勇當先鋒,在推動運城高質量發展中干出精彩、拼出未來,全面奏響與新時代同頻共振的最強音。
(作者系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