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凝聚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臨猗縣2023年組織工作綜述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3-13

記者 蘇黎原 通訊員 張文青 梁 苗

前行路上,必須凝聚發展的力量。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強則事業興。主題教育有力有序,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郇陽大講堂”加油充電,高校培訓蓄力賦能,“抓黨建促集體經濟發展”擂臺賽戰鼓聲聲,優秀科級干部儲備計劃“土沃稻香”,“我是黨員我帶頭、立足崗位作貢獻”實踐活動彰顯初心,“四個一”考核評價加壓奮進……這是2023年臨猗縣委組織部傾力書寫的高質量“組工答卷”,生動詮釋了組織部門、組工干部踐行黨的組織路線服務黨的政治路線,舉旗鑄魂、賽場選馬、集聚人才、大抓基層的辛勤汗水和顯著成績。

舉旗鑄魂,打造“火熱課堂”

時代孕育思想,思想指引航程。

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是我們這個百年大黨永葆生機活力的關鍵所在。一年來,臨猗縣高舉思想之旗、精神之旗,以主題教育為牽引,以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黨性教育和專業化能力培訓為重點,引導黨員干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使郇陽大地成為“學思想”的“火熱課堂”。

——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堅持實施“以上率下帶頭學、創新載體靈活學、組織生活扎實學、下沉聯絡指導學”等措施,各級黨組織書記講黨課1154節,宣講600場次;建立縣級領導聯村、聯企、聯戶、聯小區等機制,征集建言獻策283條,成果轉化運用56項;以“建清單解民憂、建制度化積案、建規劃創特色、建賽道強項目”破題,領導包案下訪、化解積案52件,218個項目競相趕超;抓實“3+5+2”專項整治,消除隱患123個,縣級40條、基層263條問題全部銷號,干事環境更加清朗。

——黨性教育入腦入心。充分挖掘焦家營、東堡、安昌等紅色資源、黨性教育基地的精神特質、教育價值,不斷創新理論教育、實踐鍛煉、正反面典型教育、紀律約束教育等手段,加強方向指引,強化組織引領,規范制度管理,引導黨員干部補足精神之鈣、筑牢信仰之基。郇陽大地時時、處處涌動著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熱潮,廣大黨員干部思想認識更加統一、行動更加自覺,干事創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干勁明顯增強。

——理論教育提質提效。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深入實施“鑄魂賦能強基”工程,全覆蓋完成黨的二十大精神培訓輪訓,扎實舉辦主體班、普通黨員進黨校等班次18個,科級干部專題班4期、村(社區)干部提能班兩期,受眾21400人次,在“臨猗黨員”微信平臺發布專題測試7期,線上答題67000余人次,黨員干部“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進一步增強,忠于核心、看齊緊跟的步伐更加穩健。

賽場選馬,激勵“萬馬奔騰”

為政之道,惟在得人。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臨猗新篇章,干部是關鍵的少數、決定的因素。一年來,臨猗縣認真落實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堅持事業為上、賽場選馬,通過一線考核、蹲點調研、擂臺比武、專項評議等手段,全鏈條全周期抓好干部選育管用,以高素質隊伍保障高質量發展。

——把好“首關前站”,確保“用準”。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縣委“轉作風、提效能、抓落實”學習教育活動,對全縣領導班子運行情況和干部能力作風開展兩輪實地調研,調查問卷3462份,個別談話1900余人次,深化分析研判,掌握“一手資料”,為縣委選人用人把好“首關前站”,各級領導班子結構持續優化、整體功能進一步增強。

——看重“實干實績”,確保“用好”。樹牢重品德、重才干、重擔當、重實績、看口碑等“四重一看”用人導向,調整交流干部11批次157人;出臺《優秀科級干部儲備實施方案》,儲備干部15名,提拔重用12名;持續發揮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正向激勵作用,晉升公務員事業職級94人,晉升執法勤務、警務技術職級211人;綜合考慮干部承擔急難險重任務、應對重大考驗、工作業績及一貫表現等情況,對勇挑重擔、實績突出的干部優先晉升,以選用導向引導干事導向,更好激發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嚴格考核評價,確保“用穩”。創新實施“半年一觀摩、半年一問政、半年一考核、半年一評比”“四個一”考核評價辦法,深入開展重點工作常態化考核、現場觀摩、擂臺比武等活動,激勵全縣干部比學趕超、擔當干事。加強對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出臺《臨猗縣公務員平時考核工作實施方案(試行)》,構建“五維聯動一評一加”考核評價體系;結合主題教育,持續抓實不擔當不作為專項整治,對躺平式干部、拖沓式干部、老好人式干部,用好教育提醒、通報批評、組織調整等措施;突出抓早、抓小、抓預防,先后約談違規抽借調到村工作大學生兩人,讓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集聚人才,放大“磁場效應”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

臨猗縣緊抓人才這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深入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實施“內用、外招、上請、下挖、近補、遠育”12字策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持續增強臨猗人才“磁場效應”,加快建設創新人才集聚高地。2023年,臨猗縣采用各種辦法引進人才321人,全縣人才總量達28800人。

——強化頂層規劃。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修訂完善以人才引進暫行辦法為總綱,黨委聯系專家、招商引資、鄉村人才振興、人才工作專項考核等政策為支撐的“1+N”人才新政,組織修訂人才培養、使用、激勵、儲備等11項機制;指導鄉鎮成立人才工作專班,編制《臨猗縣人才政策匯編》,出臺《人才蓄力 助推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重構以工作機制、機構編制、人才政策、目標任務“四個清單”為基礎的人才工作體系和推進機制,確保有章可依、規范運行。

——拓寬引才渠道。通過考錄招聘、校園招聘等方式,全職引進321人(研究生學歷80人),柔性引進45人,吸引250余名高校畢業生來臨猗實習實訓,關注臨猗、服務臨猗;采取師徒幫帶、專家授課等方式,教育、衛健等領域銀齡返聘15人,強化智力支撐;持續開展省校合作,找準縣域發展與高校資源契合點,對接高校(院所)84所,簽訂協議46個,落地項目33個,特別是深化“西農—臨猗”合作,共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民發展學院臨猗分院,開設現代農業技術、園藝技術、動物水產等專業,110余名學員入學。

——優化人才生態。開展國情研修系列活動,為“三晉英才”“百人計劃”等專家人才,訂閱《中國人才》雜志、進行健康體檢;為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實習實訓大學生發放20萬余元津補貼;開展“共敘郇瑕情、同心話發展”等活動,走訪慰問在外人才300余人,開展優秀企業家座談問政50余次,聚力打造人才樂業興業創業沃土。同時,探索建立全縣各類人才信息庫,動態管理、實時更新、資源共享。

大抓基層,夯實“發展底盤”

根深則葉茂,本固則枝榮。

臨猗縣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堅持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補短板強弱項、創特色樹品牌,不斷夯實加強黨的領導、推動事業發展的基層基礎,各領域黨建工作質效進一步提升。

——建強戰斗堡壘。構建“覆蓋全面、引領有力”的組織架構體系,新設立黨組織36個,提檔升級黨群服務中心40個,整頓提升軟弱渙散黨組織14個,整頓“三個一批”重點村兩個,成功創建市級“五面紅旗”示范黨組織12個。舉辦集體經濟擂臺比武、項目評審、產品展銷、高校推介等活動,全縣13個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萬元,43個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0萬元,經營性收入占比達45.8%,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煥發勃勃生機。

——鍛造過硬隊伍。緊盯治理能力短板,舉辦8期“郇陽大講堂”,邀請中央黨校等專家來臨猗授課;組織300名干部,赴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雙一流”高校,開展6期“賦能發展 蓄力啟航”脫產培訓,開闊思路、換腦充電。嚴格“十部門”聯審,發展黨員302名,35歲以下190人,占比62.91%。全市數字鄉村建設、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到村工作大學生管理座談會在臨猗召開。

——提升治理效能。常態化開展抓黨建促基層治理專項行動,創新開展“我是黨員我帶頭、立足崗位作貢獻”等實踐活動,全縣772個基層黨組織,劃分黨員責任區1356個,18000余名黨員組建353支黨員突擊隊,開展志愿服務1130余次,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項1350余件。高標準建設“猗頓驛—貨車司機之家”。創新推動快遞搭乘公交進村,減輕快遞配送壓力、增加公交運營收入、豐富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實現“一舉多贏”目標。目前,臨猗縣快遞站點已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